
北语17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作业1参考资料.doc
4页北语17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作业1 一、单选题 1、C 2、B 3、C 4、B 5、A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V 1. 历史上出现的最早劳动法规是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的( ) A. 《劳资关系法》 B. 《劳工仲裁条例》 C. 《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D. 《暂行工厂规则》 正确答案:C 2. 我国《劳动法》颁布的时间是( ) A. 1994年1月1日 B. 1994年7月5日 C. 1995年1月1日 D. 1995年7月5日 正确答案:B 3. 我国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 )的未成年人 A. 14周岁 B. 15周岁 C. 16周岁 D. 18周岁 正确答案:C 4.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 A. 事业单位 B. 用人单位 C. 企业 D. 团体 正确答案:B 5. 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公布适用的劳动法令是( ) 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B. 《陕甘宁边区劳动保险条例》 C. 《翼鲁边区劳工保护暂行条例》 D. 《劳动法案大纲》 正确答案:A 6.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20世纪年代末30年代初颁布了一系列现在意义上的劳动法律,下 列不属于该时期颁布的法律是( ) A. 《劳动争议处理法》 B. 《团体协约法》 C. 《工厂法》 D. 《劳动基准法》 正确答案:D 7. 北洋政府于1923年公布了( )。
A. 《劳动立法原则》 B. 《劳动力法大纲》 C. 《劳动法案大纲》 D. 《暂行工厂规则》 正确答案:D 8. 1944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上通过了( ) A. 《国际劳动宪章》 B. 《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公约》 C. 《费城宣言》 D. 《劳动法典》 正确答案:C 9. 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 ) A. 14周岁 B. 15周岁 C. 16周岁 D. 18周岁 正确答案:C 10. 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 ) A.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B.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C.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D. 劳动法律关系变化的原因 正确答案:C 1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B. 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C. 劳动法的劳动,是指一切劳动 D. 劳动法都是和劳动有关的法律 正确答案:C 12. 我国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 调整劳动人事法律规范的总称 C. 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 调整管理劳动力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正确答案:C 13. 1918年,苏维埃政府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法,这部法律的名称是( )。
A. 《劳动法典》 B. 《苏俄劳动法》 C. 《劳动立法纲要》 D. 《劳动法案》 正确答案:B 14.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组织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成立了全国总工会,这次劳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 A. 1922年 B. 1923年 C. 1924年 D. 1925年 正确答案:D 15.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 ) A. 《工会法》 B. 《合同法》 C. 《劳动法》 D. 《宪法》 正确答案:D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区分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并由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因素有( ) A. 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 B. 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 C. 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 D. 这些关系不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 E. 这些关系与劳动关系有逻辑联系 正确答案:ABC 2. 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标准有( ) A. 劳动法基本原则应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念性 B.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具有统一协调性 D.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具有全面的覆盖性和高度的权威性 正确答案:ABD 3.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A. 两者的对象不同 B. 两者的内容不同 C. 两者产生的前提不同 D. 两者所属的范畴不同 正确答案:BCD 4. 从工人运动角度,可以将劳动关系分为( ) A. 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 B. 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 C. 利益分配型劳动关系 D. 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E. 利益分裂性劳动关系 正确答案:ABD 5. 初期劳动法的特点是( ) A. 多数是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 B. 适用范围很小 C. 有较多的监督条款、责任条款D. 一般缺少监督条款、责任条款 E. 适用范围较广 正确答案:ABD 6.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有( ) A. 劳动保障原则 B. 社会正义原则 C. 劳动自由原则 D. 三方合作原则 正确答案:BCD 7.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 A. 劳动法律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 B. 劳动法律主体双方具有从属性 C. 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 D. 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正确答案:ABCD 8. 在我国,《劳动法》和《工会法》均确认了( )制度 A. 集体罢工 B. 集体合同 C. 失业保险 D. 集体协商 E. 集体仲裁 正确答案:BD 9. 根据劳动权的内容,劳动权体系主要包括的具体劳动权为( )。
A. 工作权和团结权 B. 集体协商权和集体行动权 C. 社会保险权和工作环境权 D. 集体劳动权和个人劳动权 正确答案:ABC 10. 劳动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理由是( ) A. 劳动法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B. 劳动法有特定的主体 C. 劳动法有特殊的地位 D. 劳动法有独立的内容体系 正确答案:AB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