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PPT课件.pptx

4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8620233
  • 上传时间:2018-07-18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5.02M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C O N T E N T S目 录职业卫生概述01职业病的种类02职业病与危害因素的关系03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04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控制05个体防护06热电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07职业卫生概述1职业卫生概述m职业卫生什么叫职业卫生?职业卫生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研究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的一门预防医学学科只有创造合理的劳动工作条件,才能使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在体格、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健康只有防治职业病及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才能 降低伤病缺勤,提高劳动生产率职业卫生概述m职业病什么叫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如下: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卫生概述m职业病的特点u病因明确u群体发病u疾病发生与劳动条件密切相关u很难治愈u可以预防性职业卫生概述m职业病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如下:1、对个人的危害:一旦患上职业病,往往很容易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 至致残、致死,慢性职业病往往需要终身治疗,治疗和康复费用昂贵2、对企业的危害:职业病人逐年不断累积的医疗和康复费用会给企业造 成严重的负担,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企业必须承担职业病患者的治疗康复费 用,甚至被罚款)。

      3、对国家的危害:由于职业病患者绝大多数是青壮年,直接影响到我国 人口素质和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比较普遍,特别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或病故的农 民工,其家中老人和孩子无人抚养,极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职业病的种类2职业病的种类m职业病的种类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组织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最新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 目录》中共列出法定职业病十类、132种职业病的种类m职业病分类(1)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9种(2)职业性皮肤病 9种(3)职业性眼病 3种(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4种 (5)职业性化学中毒 60种 (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7种 (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1种(8)职业性传染病 5种 (9)职业性肿瘤 11种 (10)其他职业病 3种职业病与危害因素关系3职业病与危害因素关系因 果自身的原因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其他疾病内因外因职业病与危害因素关系m1.危害因素与职业病是因果关系m2.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与发病率发病程度密切相关标准值超标1倍超标10倍超标100倍1%50%100%职业病发病率%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4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m识别的涵义和作用判别危害因素的种类、形态、发生源、扩散途径、侵害人体的途径、造成的损害,以及影响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m危害因素的形态 1、物质形态:固、液、气态和烟尘、雾以及生物体2、能量形态:机械能、热能、电磁能m危害因素的分类1、生产工艺中的危害因素2、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3、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m生产工艺中的危害因素1、化学因素(1)生产性粉尘(2)生产性毒物2、物理因素(1)不良气象条件及异常气压、气温、湿度等(2)噪声与振动(3)电磁辐射电磁波波长越短、即频率越高,生物学作用就越强,危害越大3、生物因素:使人致病的病毒、细菌、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体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m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1、过大的劳动强度;2、过长的劳动时间;3、不合理的作业方式;4、不合理的工具、设备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m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2、工艺环境中的;3、人工环境中的;4、不合理的厂房设计和设备布置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m识别危害因素的基本方法1、了解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识别有毒有害物料;2、分析工艺过程、识别存在或产生有害作用的工序、中间产物;3、了解设备、工具结构性能,分析其工作状况,识别设备工具产生的危害因素;4、了解操作方法,分析作业方式是否合理;5、了解生产环境状况,分析厂房设计、生产布局、设备布置是否合理。

      识别环境中的有毒危害因素;6、了解工时与人力安排,分析劳动组织是否合理,识别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m危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1、危害物质和生物体侵害人体的途径:(1)呼吸道吸入;(2)皮肤吸收;(3)消化道食入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m危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2、有害因素侵害人体后产生的症状和后果了解早期症状有利于及早发现(1)出现职业病特征;(2)体质变弱、抵抗力下降;(3)官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引起职业病;(4)死亡;(5)潜在性损害;(6)胎儿损害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m危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3、危害因素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条件(1)人与危害因素有接触机会,危害因素侵害了人体;(2)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剂量超过了人的耐受能力;4、影响耐受力的主要因素(1)年龄(2)性别(3)健康状况(4)营养状况(5)遗传缺陷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m危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5、影响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1)作用人体的剂量(2)体力劳动强度(3)危害因素形态(4)进入人体的途径与作用部位(5)危害因素固有的危害性(6)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7)人对危害因素的耐受能力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控制5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控制m控制的含义和作用采取职业卫生工程技术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卫生保健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消除、减弱、限制有害因素,使作业人员不受其害。

      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控制m控制的对象、措施、对策1、控制对象(1)控制作业环境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2)控制直接作用人体的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3)控制接触时间(包括单次接触时间和累计接触时间)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控制m控制的对象、措施、对策2、控制的基本措施(1)优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2)辅以个人防护措施3)配套卫生保健措施4)采取组织管理措施,强化职业病防治管理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控制m控制的对象、措施、对策3、控制的基本对策(1)消除,使作业环境不存在危害因素,实现本质安全2)减弱,部份消除作业环境的危害因素,使危害程度降低3)限制,将危害因素局限在作业环境中的特定空间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控制m控制的对象、措施、对策限制形式有:①限制在一个全密闭(屏蔽)的系统;②限制在一个半密闭(屏蔽)的系统内;③限制危害因素进入隔离操作室;④限制危害因素与人接触;⑤限制危害因素与人接触的时间个体防护6个体防护m国家有关防护用品法规1、《劳动法》第54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2、《职业病防治法》第20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个体防护m个人防护用品1.个人防护用品,又称劳动保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2.个人防护用品的作用,是使用一定的屏蔽体,采取隔离、封闭、吸收、分散等手段,保护机体或全身免受外界危害因素的侵害个体防护m个人防护用品分类1.按照用途分类:(1)以防止伤亡事故为目的的防护用品A、防坠落用品:如安全带、安全网等;B、防冲击用品:如安全帽、防冲击护目镜等C、防触电用品:如绝缘服、绝缘鞋、等电位工作服等D、防机械外伤用品:如防刺、割、绞碾、磨损用的防护服、鞋、手套等E、防酸碱用品:如耐酸碱手套、防护服和靴等F、耐油用品:如耐油防护服、鞋和靴等G、防水用品:如胶制工作服、雨衣、雨鞋和雨靴、防水保险手套等H、防寒用品:如防寒服、鞋、帽、手套等个体防护m个人防护用品分类(2)以预防职业病为目的的防护用品A、防尘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尘服等;B、防毒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毒服等;C、防放射性用品;如防辐射服、铅玻璃眼镜等;D、防热辐射用品;如隔热防火服、防辐射隔热面罩、电焊手套、有机防护眼镜等;E、防噪声用品;如耳塞、耳罩、耳帽等个体防护m个人防护用品分类2.以人体防护部位分类:(1)头部防护用品:如防护帽、安全帽、防寒帽、防昆虫帽等;(2)呼吸器官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面罩)、防毒口罩(面罩)等;(3)眼面部防护用品:如焊接护目镜、炉窑护目镜、防冲击护目镜等;(4)手部防护用品:如一般防护手套、各种特殊防护(防水、防寒、防高温、防振)手套、绝缘手套等;(5)足部防护用品:如防水、防油、防滑、防高温、防酸碱鞋(靴)及电绝缘鞋(靴)等;(6)躯干防护用品:通常称为防护服,如一般防护服、防油服、放电磁辐射服、隔热服、防酸碱服等。

      个体防护m一些常见劳动防护用品的简单介绍1.防尘口罩:劳动者在工作中接触粉尘的生产作业产所,可以有效预防尘肺等个体防护m一些常见劳动防护用品的简单介绍2.防噪耳塞:插入耳道后与外耳道紧密接触,以隔绝声音进入中耳和内耳(耳鼓),能防止机器发出的声音导致的耳膜不适,达到隔音的目的,从而保护工人听力个体防护m一些常见劳动防护用品的简单介绍3.防护手套:可以防多种油类,漆类和有机溶剂及其他化学物质,具有良好的耐寒耐热性能,可以有效防止有毒物质引起中毒和皮肤病变热电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7热电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热电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1、生产性粉尘2、有毒化学品 3、物理职业危害 热电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m生产性粉尘热电分厂的粉尘主要是煤尘、粉煤灰,其主要有害成分是游离二氧化硅1、煤尘:在制粉系统,在煤的破碎、研磨过程中,由于系统泄漏,可产生大量煤尘煤粉泄漏可弥漫在整个锅炉房内而且经过研磨,煤尘粒度更小,呼吸尘 含量更高,危害性也更大操作人员和巡检人员在超过规定容许浓度的环境下, 由于长期吸入煤尘,可能会患煤肺2、粉煤灰:煤在锅炉中经过燃烧,主要可燃物质跑掉,形成灰和渣如果锅炉及其除灰设备系统密封不严,或不处在负压状态,会产生粉灰泄漏。

      粉煤灰浓度 高的地点主要有:除灰区域及灰库区域热电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m生产性粉尘预防措施:1、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2、采用湿式作业3、加强通风措施4、加强个人防护5、定期的健康检查热电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m有毒化学品热电分厂的主要有毒化学品有:联氨、氨、硫和氮的氧化物等1、联氨:用于锅炉给水处理有强腐蚀性,能侵蚀玻璃、橡胶和皮革等接触蒸气可能有眼、鼻、咽喉明显刺激症状;直接接触液体,引起皮肤和眼的严重灼伤;误服后引起恶心、呕吐,持续数小时以后出现暂时性中枢性呼吸 抑制、心律紊乱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病人有肝功能损害,长期接触者, 有的出现神衰征候群,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可疑致癌物!热电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m有毒化学品2、氨:用于锅炉给水处理和烟气脱销系统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溅入眼睛内可造成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口服灼伤消化道;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热电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m有毒化学品预防措施:1、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制度,减少直接接触2、采取有效的通风系统,将有毒化学品局限化并及时排出。

      3、加强有毒化学品浓度监测4、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5、定期的体检检查热电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m物理职业危害因素热电分厂的主要物理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1、噪声噪声会引起人的听力损伤,早起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最终导致感音性耳聋听力损伤还可以引起:头痛、头昏、失眠、烦躁不安、高血压、心电图改变、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预防措施:1、改造声源、降低噪声2、采用吸声、消声、隔音材料3、加强 个人防护,戴耳塞、耳帽4、定期进行健康监护体检热电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m物理职业危害因素2、高温高温下作业会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改变造成机体严重缺水和缺盐,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增加、血压下降,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严重导致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