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内科学课件-绪论课件

62页
  • 卖家[上传人]:超****
  • 文档编号:88233801
  • 上传时间:2019-04-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30KB
  • / 6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中医内科学总论,学习指导,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含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 任务,熟悉中医内科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熟悉中医内科病证发病学、证候学、治疗学 的特点。 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病证分类、研究 现状与发展趋势。 了解中医内科学与西医内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学习内容,1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与范围 2中医内科学发展史 3中医内科学疾病的分类及其依据 4中医内科学疾病发病学要点 5中医内科学疾病症状学要点 6中医内科学疾病的治疗学要点 7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与范围,定义: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 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 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 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 性质:临床学科。 范围:,中医内科疾病,外感病,内伤病,伤寒 温病,脏腑病,肺病证 心脑病证 脾胃病证 肝胆病证 肾膀胱病证,气血津液病证 经络肢体病证,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理论,截止于是1911年,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殷商,

      2、清末,3000多年,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充实阶段,成形阶段, 早在殷代甲骨文中已有心病、头痛、肠胃病、蛊病等内科疾病的记载,,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1中医内科学的萌芽阶段(殷商时期), 殷商时代已发明用汤液药洒治病, 周朝就有了分科,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等分工不同的医师,疾医就是最早的内科医师。, 周朝时代就建立了自己的医疗制度,医师是负责主管医药政令官,下设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分管王室的饮食配膳,治疗邦中的内外科疾病和兽病,建立年终考核制度,制定考核标准,即:“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春秋战国时期,有了以下几部医学著作:脉法、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足臂十一月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2中医内科学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始于战国成书于西汉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该书在内科方面已有对病因病机、病症诊断和治疗原则的记载。如“咳论篇”、“风论篇”、“痹论篇”、“痿论篇”、“厥论篇”等都从发病原因、病机、症状对内科病进行了论述。, 后世(汉代)医家张仲景的巨著伤寒杂病论为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对尸注(结核病)、病癞(麻风病)、沙虱(恙虫病)等传染病在发病病因上也有较深刻的认识,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金元时期),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与发展,病因学:,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1739 种证候的病因作了具体的阐述,认识到“寸白虫候”(绦虫病)的感染是饮食不当,食生猪牛肉引起,瘿病(甲壮腺肿大)的发病与水土和情志有关。,南宋. 陈无择.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上首先提出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3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金元时期),隋代.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叙述了病候 784 条,如对胸痹病(冠心病)的发作疼痛的性质以及部位与预后已非常详细、准确。,唐朝. 孙思邈. 千金要方认识到消渴病容易并发疮痈。,唐朝. 王焘. 外台秘要认识到消渴病“每发即小便至甜”,症状学:,葛洪 .肘后备急方记载用青蒿治疗疟疾,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许多方剂是治疗内科病的。,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金元时期),治疗学,学术理论的创新,金元时期内科学术理论百家争鸣,出现了四大家名

      4、医:,刘完素:倡火热学说,而主寒凉法。,张从正:倡攻邪学说用“汗、吐、下”法治病。,李东垣:重脾胃,多用补脾升阳法。,朱丹溪:主“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滋阴降火法。,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3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金元时期),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到了明. 清时代中医内科已基本成形,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明代 . 薛 己 . 内科摘要是首先使用“内科”一词命名的著作。,明.王 纶 . 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对内科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总结概述。,证治准绳,又名六科证治准绳 分为杂病证治准绳 伤寒证治准绳 杂病证治类方 疡医证治准绳 女科证治准绳 其中杂病证治准绳共八卷, 一至六卷为内科疾病。,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王肯堂,杂证谟九卷至三十七卷记述了内科杂病70余种的证治,每证均引录古说,参以己见其温补学说,在这部分结合病证充分地进行阐明。,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张介宾 .景岳全书,在证因脉治中认为,众多医家多凭脉而寻求其病因与治疗,各

      5、人对脉的体会不一,主张以症为主,据症而寻因,参以脉象,定其治法,其观点是重视病人症状表现,脉象仅作参考,当时已有此认识,说明其看病是很客观的。,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秦景明,医宗必读:此书是中医径书之一, 共十卷其中卷五至卷十以内科杂病、 伤寒为主, 论述了三十六种病证的诊治和医案, 是李氏的代表作之一。,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李中梓,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是我国历代以来最大的一部医学类书,全书内容包括医经注释、诊断、各科疾病的理论与经验。全书五百二十卷,其中(卷二百一十七至卷三百五十八)是介绍内科各种疾病的证治的,分风、寒、暑、湿、咳嗽、呕吐、泄泻、霍乱等五十二门。,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清代 .陈梦雷等,医宗金鉴:是以清政府组织编写的一部综合性医书。 共九十卷,其中杂病心法要诀(卷三十八至四十三)是内科杂病,有中风、虚劳、黄胆、失血、诸气等四十余种病证。,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吴 谦等,张 璐.张氏医通:介绍了内、外、妇、儿、五官各种疾

      6、病的证治。,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叶氏是清代名医,临床经验极为丰富,以介绍内、外、五官、妇科、儿科病证为主。,沈金鳌.杂病源流犀注:以杂病为主,每病证有源流一篇,是较有影响的杂病著作。,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王清任.医林改错 王清任是一个有求实精神的医学家,对古代一些解剖学有质疑,亲临刑场,观察尸体脏腑的解剖位置。纠正了关于脏腑记载的不少错误。对血瘀证,中风半身不遂的证治有独到之处,他的“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在中风病治疗上至今还在使用。,是一部论血证治疗的专著,论述的病证很全面,上有吐血、咯血,下有便血、尿血,还介绍血瘀证的治疗,如瘀血、蓄血、血臌等的治疗。他提出的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是通治血证的大纲。,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唐容川.血证论,叶天士.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辨证,至今仍在使用。,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清代温病学发展的成就,吴鞠通.温病条辨:指出三焦辨证,使内科热病学术进一步

      7、完善。,中医内科学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医学的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三、中医内科学疾病分类及依据,(一)病因分类 1外感疾病 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 2内伤疾病 七情、饮食劳倦、气血津液输布 失常及病理产物。 (二)病机分类 1热病 2杂病 (三)脏腑分类 .脏病 .腑病 .脏腑同病,四、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病因、 条件及其发病规律的一门学科,(一)体质因素 1体质特殊性 对某些致病因素或疾病的易感性。 2体质差异性 对某些疾病发展变化的多变性。,四、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二)病邪因素 1影响病证属性 阳邪易致实热证。 2影响发病形式 感受风燥暑热或疫毒之邪,或食 物中毒,或强烈精神剌激多发病较急;饮食失调, 情志抑郁或失精失血多发病较缓。 3影响发病部位 六淫之邪致病多从皮毛而入,由 表及里;饮食所伤多从气血和脏腑开始。,(三)情志因素 1突发性情志失调 可使气血及脏腑功能暴乱而 发病。 2持续性情志失调 可引起气血失和、脏腑功能 紊乱而发病。,四、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四)行为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方式可诱发许多疾病。 (五)时间因素 内科疾病

      8、的发病和演变与年、季节、月、日、 时的阴阳盛衰消长变化和五行生克规律有着一定内 在联系。 (六)地域因素 不同地域的的自然环境可影响某些疾病的发病。,四、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体质、情志、行为”为发病的内部因素,“病邪、时间、地域”为发病的外部因素。,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症状学是描述疾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研究症状组合、鉴别及演变规律,为确定证候、分析病机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中医内科疾病有以下主要症状: 发热、咳嗽、气喘、口渴、腹痛、胸痛、饮食异 常、汗出异常、头晕、乏力、呕吐、大便异常、小便 异常、水肿、神昏、抽搐、出血。,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一)发热 是机体正邪相争、阴阳失调的表现 发热恶寒:发热与恶寒同时存在,为外感表证的表现。 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为邪在少阳,枢机 不利的表现。 身热夜甚:发热以夜间为甚,一般无汗,舌红降,为 邪热传营劫烁营阴的表现。 长期低热:发热2周以上,一般体温在37238之 间,多为气血阴亏,脏腑功能失调。,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二)咳嗽 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致。 临证时应了解咳嗽的时间、节律、性质、声音、

      9、伴随症状以及加重因素,还需注意痰的有无,痰量多 少和痰的色、质、味。,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三)气喘 主要与肺气上逆,肾气失纳有关。,病 史,实证:青壮年气喘;既往健康。 虚证:中老年气喘;既往常有气喘发作,遇劳遇寒 则发,重病、大病或产后失血而突发气喘,实证:喘而呼吸深长,面赤身热,舌红苔黄腻或黄 燥脉浮大滑数。 虚证:呼吸微弱浅表,呼多吸少,慌张气怯,面色苍 白或青灰,额有冷汗,舌淡无苔或苔白滑或黑 润,全身消瘦或浮肿,脉浮大中空 微弱。,症状体征,气喘之寒热当辨痰之色、质,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四)口渴 津伤之象。 分为口干、微渴、大渴引饮和数饮而不解渴,其性质应结 合口味之苦、淡、甜、粘、咸及喜热、喜冷等辨别 口干或微渴:津伤不甚。 口渴多饮:津伤较甚。 渴喜凉饮:热盛伤津。 大渴引饮:阳明热盛伤津。 口苦而渴:胆火内炽。 口酸而渴:肝火伤津。 夜间口渴:阴津不足。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瘀血内阻,津不化气。 数饮而不解渴,小便不利:饮停阻津,气化不利。 渴喜热饮或渴不欲饮:阳不化津或湿郁不化。,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五)腹痛 与气机失调、湿阻、积滞、血瘀有关 胃气壅滞:脘腹胀满不舒,甚或胀满而痛。 肝气犯胃:脘胀连胁或痛。 肠有燥屎,腑气不通:腹胀或胀痛拒按,伴大便不通。 肝郁血瘀,脾虚不运:腹胀夜甚,大便稀溏。 湿热挟滞,阻于肠道:腹痛阵作,便溏不爽。,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六)胸痛 气滞血瘀所致,为心肺病、肝经病的共有症状。 肺病:胸部疼痛,伴有咳嗽咯痰,咳甚胸痛更甚。 胸痹:胸闷憋气,当胸而痛,或心前区疼痛,甚 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安卧。,五、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七)饮食异常 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脾胃气虚:食少纳呆

      《中医内科学课件-绪论课件》由会员超****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课件-绪论课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