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析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

7页
  • 卖家[上传人]:郭**
  • 文档编号:572374
  • 上传时间:2017-04-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试析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摘要通过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处于低效率状态。这与人为的产品差别化、研究开发投入低、产业资源整合不力等因素有关。加快汽车产业资产重组,改革国有汽车企业、优化零部件工业组织结构、建立汽车厂商退出机制等是优化汽车产业规模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汽车产业;产业规模效率;低效率 一、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一般理论分析 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是指在汽车产业内由于不同规模企业的构成和数量形成了合理的比例关系从而导致良好的经济效率。它既反映产业内单个企业规模经济效率的实现程度,同时又反映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水平的实现程度和效率。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第一,用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的比例来反映产业内经济规模的实现程度;第二,用实现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的产量占流程各阶段产量的比例来反映经济规模的纵向实现程度;第三,通过考察产业内是否存在企业生产能力的剩余来反映产业内规模能力的利用程度。由于不同产业规模结构构成,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通常表现为三种状态:第一,低效率状态,即产业市场上未达到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所必须的经

      2、济规模的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给者,这种状态表明该产业未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存在着低效率的小规模生产;第二,过度集中状态,即市场的主要供应者是超过经济规模的大企业,由于过度集中,无法使产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降低;第三,理想状态,即市场的主要供应者是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这表明该产业已经充分利用了规模经济效益,产业的长期平均成本达到最低,产业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达到最优状态。 二、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实证检验 (一)从产业内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的比例来看 表 11999 年我国按汽车生产量划分的企业数 合计 100 辆以下 100以下 500以下 1000以下 2000以下 5000辆以下 1 万辆以下 2 万辆以下 5 万辆以上 118 26 16 14 11 17 13 4 5 12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0),第 315 页。 表 2中外轿车产业规模比较 中国 美国 日本 韩国 值 0 100 量(万辆) 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1997),第 502 页;中国汽车市场展望(1999)。 由表 1 可以看出,年生产量为 5 万辆以上的汽车厂商的数量占我国

      3、汽车产业全体厂商数量的比例刚好过 10%,比例极其低,而且,有资料显示这 12 家厂商没有一家产量超过最小最优经济规模 30 万辆。也就是说,中国汽车产业市场供给者全部是未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小企业。 再看表 2,是指一家工厂最小最优经济规模,即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的最小产出。轿车的最小最优规模为年产 30 万辆。值是指达到的厂商的总产量占全部总产量的百分比。美、日、韩三国的值都非常高,达到或接近100%,而我国的值却为 0。由此可以看出,汽车强国无一例外表现为产业市场供给者均是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厂商。而我国无论汽车产业总产量还是单个企业的规模,与发达国家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二)从汽车产业规模与利润率之间关系以及产业规模经济差异值来看 由于汽车产业是一个外协率较高的产业,特别是像我国这样无论整车厂商还是零配件厂商数量都非常多的情况,测度实现垂直一体化企业的产量与流程各阶段产量的比例将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本文试着以汽车产业规模与利润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规模经济差异值来测定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国外已有的研究或实践均表明汽车产业规模与利润率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规模越大的厂商群

      4、组将占据更大份额的产业利润,而大规模企业群组与中小规模企业群组之间规模差异值也将会非常大。 表 31999 年我国汽车产业销售收入和利润集中度 销售收入(万元) 占 该行业比重(%) 利润总额(万元) 利润占有率(%) 最大的 9 家企业 11383767 568982 10企业 5087025 65700 42企业 14675944 994912 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0),第 252 页,第 357 页。 从表 3 可以看出,前 9 家最大企业的利润占有率集中度(39 93%)稍高于销售收入集中度(36 54%);第 10企业的利润占有率集中度(9 30%)却比其销售收入集中度(16 33%)低 7 03 个百分点;而其余企业的利润率集中度却高于其销售收入集中度(高 3 64 个百分点)。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利润率存在平均化倾向,我国汽车产业企业规模与企业利润率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另外,假设汽车产业规模经济差异值为,前 9 位企业的利润占有率为,前 9 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北方经贸为,其余企业的利润率占有率为1,市场占有率为1,则11=,根据以上数据

      5、计算,得出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差异值为 39 9336 5460 0763 46=1 15,即该产业最大企业与其它企业规模经济差异值为 1 15。这一数值清楚地表明,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极不显著。 (三)从汽车产业剩余生产能力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5 年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综合行业卷)资料计算,到 1995 年已形成的汽车生产能力为3285365 辆,而 1995 年实际汽车产量为 1452691 辆,当年生产能力利用率为 44 22%;其中 1995 年底已形成的轿车生产能力为 518976 辆,而实际产量为 337024辆,生产能力利用率为 63 01%。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7)认为 1996 年我国80 种主要工业品中,汽车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 50%。另据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显示,截至 1999 年底,国家已经验收或建成的轿车厂生产能力为 91 万辆,而 1999 年轿车实际产量为 566105 辆,生产能力利用率为 62 61%;1998 年汽车生产能力为 267 56 万辆,而实际产量为 1629026 辆,生产能力利用率为 60 88%。由以上三个方面

      6、的实证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处于低效率状态。 三、影响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主要因素 (一)人为的产品差别化限制了汽车厂商规模生产的能力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在一个规模经济效率显著的产业,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实行产品差别化。小企业通过有效的产品差别化,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标市场,即使价格比较高,顾客也会愿意购买自己所喜欢的特色商品。我国汽车产业内众多中小厂商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并保有一定的利润,所靠策略也是产品差别化,但它并非上述的产品差别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文魁教授(2001)认为,由于进入限制和目录管理等行政规制政策,造成了我国各汽车企业的产品具有高度的差别化,而且这种差别化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企业很难通过市场行为来自行消除这种差别,比如在位企业不能进入超出其目录的产品领域,因此无法获得范围经济。所以,各产品门类竞争主体的数量、竞争行为的强度都受到极大的约束,加之政府对汽车产品特别是一些主要的汽车产品存在价格约束,这也使得企业不能随便进行价格竞争,更多的却是价格政策方面的相互合作,即各厂商均愿意维持一个较高的价格和较大的利润空间。所以,这种人为的产品

      7、差别化,既弱化了厂商追求规模生产的动机,又限制了厂商规模生产的能力。 (二)汽车产业研究开发投入低以及低劣的产品质量转嫁了小规模生产所导致的成本上升 汽车产业本是资金密集型产业,研究开发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因此,汽车厂商如果要在价格方面占据优势,通过规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便成了最优选择。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我国实行分散的工业化政策,加之汽车产品需求旺盛,所以各地纷纷上马汽车项目,如果遇到技术障碍,可以通过兄弟省市之间的帮助以及中央的直接干预加以解决。江小涓博士在 1999 年出版的体制转轨中的增长、绩效与产业组织变化一书中以我国轻型车的技术转移为例对此做了详细的考察。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建成的轿车生产基地都是采用的方式生产的,客车和货车主要也是以装配或改装为主。因此,研究开发费用在我国汽车产品成本中的比重非常低,这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汽车厂商追求规模生产的动机。 改革开放前,公车在中国占绝对主导地位,“缺重少轻轿车空白”的历史长期存在。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我国私人汽车需求占市场总需求的比例已从 1991年的 15%上升到 1996 年的 49%,但是私车中轿车仅占 20%

      8、,说明私人购车的绝大多数目的是作为经营用车,即使是私人购买的轿车,其大部分也是作为出租车,用于经营的目的。因此,在整个汽车市场需求中,真正由私人购买用于个人消费的比重仍然很低。这种以公用车和经营用车为主导的消费结构,决定了对汽车款式、车型的要求并不高,主要集中于价格和质量,有些公用车甚至对质量的差别也不在意,这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国产车低劣的质量,转嫁了由于小规模生产所导致的成本上升。 (三)高退出壁垒导致汽车产业资源无法有效整合汽车产业由于资产专用性强,产业关联度高,就业量大,天生就是高退出壁垒产业,加之我国现阶段的一些体制性因素的作用,汽车业厂商退出障碍极高,因此,很难在产业内形成合理的规模结构。现阶段体制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改革理念指导下,各级政府对于像汽车企业这类高就业量的企业的重组、破产都保持谨慎的态度,因而提倡少破产、多兼并。但实际上是从法律途径上“堵死”了企业通过破产而退出的正常路径。第二,财政“分灶吃饭”和市场分割阻碍了资本存量的调整。改革开放后实行的财政体制和财政包干制度,只有所在地的企业有产值,所在地政府就有财政收入,使得地方政府不

      9、但没有积极性支持非盈利企业退出转产,反而有积极性搞地方保护和“诸侯经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千方百计扶持本地落后企业。第三,资本市场发育滞后。我国落后的资本市场,无法为汽车产业资产重组提供平台。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大企业强不了,弱企业死不了,形成了畸形的产业规模结构。 四、提高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途径 (一)加快汽车产业资产重组 纵观汽车产业发达国家,汽车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无一不是通过产业资产重组来实现的。目前,汽车产业资产重组已经越出了国界,全球形成了六大汽车厂商。因此,我国有史以来形成的摊子多、规模小、企业专业化协作力差的汽车产业规模结构,如果不尽快通过资产重组得到改善,不要说获得产业规模结构效率,恐怕生存都困难。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提出了汽车产业资产重组的目标。即到 2005 年形成 2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70%,并有部分出口。培育 5初具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大型企业集团,关键零部件前 3 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70%,零部件出口产值占其总销售额的 20%。形成 3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摩托车企业集团。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追求这一目标,排除各种干扰,以资产为纽带,实施以企业购并为核心的重组,以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二)加快重点国有汽车企业改革 第一,对国有企业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汽车产业是需要充分竞争的行业,国有资本必须从这一产业领域中退出,使企业真正从国家投资转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由目前的国有企业逐步向股份制过渡,真正构建企业做大做强的产权基础。从理论上讲,这一点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从实践上看,回避这个问题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劳。第二,改革企业的组织体制和管理方式。与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制度

      《试析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由会员郭**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结构效率》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