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筑总平面设计》PPT课件

49页
  • 卖家[上传人]:资****亨
  • 文档编号:156119426
  • 上传时间:2020-12-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74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建筑精选课件,1,第三章:建筑总平面设计,3.1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3.2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3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建筑精选课件,2,第3章 建筑总平面设计,我们知道,一幢建筑物或建筑群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处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他在基地上的位置、朝向、体型的大小和形状、出入口的位置及建筑造型等都受到总体规划和基地条件的制约。由于地基条件、基地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使建筑物既满足使用要求又能与基地环境协调一致,必须做好建筑总平面设计。 建筑总平面设计是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结合城市规划、场地的地形地质条件、朝向、绿化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总体布局,确定主要出入口的位置,进行总平面功能划分,在功能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单体建筑,建筑精选课件,3,的布置、道路交通系统布置、管线及绿化系统的布置。 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使用的合理性 合理的功能要求,良好的日照、通风和方便的交通联系是总平面设计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2)技术的安全性 总平面设计在满足正常情况下的使用要求外,还应当考虑某些可能发生的灾情,如火灾、地震和空袭等偶然因素,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技术措

      2、施,防止灾害的发生、蔓延,减少其危害程度。,建筑精选课件,4,(3)建筑的经济性 总平面设计要考虑与国民经济水平及当地经济发展条件相适应,力求发挥建筑投资的最大经济效益;并尽量多保留一定的绿化用地和发展空间,使场地的生态环境和建设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4)环境的整体性 任何建筑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总平面设计只有从整体关系出发,使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才有可能创造便利、舒适、优美的空间环境。,建筑精选课件,5,因此,建筑总平面设计时,应正确处理建筑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建筑与场地的关系,这也是进行建筑总平面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3.1 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为保证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同时也为确保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协调,建筑总平面设计必须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订制的设计标准、规范、规定,这是设计的前提条件。,建筑精选课件,6,3.1.1 城市规划的要求 城市规划对于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一般包括: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对于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方面指标的控制;以及对交

      3、通出入口的方位规定等等。他们对总平面设计尤其是布局形态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1) 对用地性质的控制 城市规划对规划区域中的用地性质有明确限定,规定了它的适用范围,决定了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建筑精选课件,7,(2) 对用地范围、建筑范围的控制 规划对用地范围的控制多是由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来完成的。另外,限定河流等用地的蓝线以及限定城市公共绿化用地的蓝线,也可以限定用地的边界。红线所限定的用地范围就是用地的权属范围,除了某些特殊项目(比如公共建筑物或构筑物),经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可突入道路红线建造以外,其他项目不允许超越红线布置。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边界线,一般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条件图中标明。,建筑精选课件,8,建筑红线也称为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使基地中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基线。一般建筑红线都会从道路红线后退一定距离,用来安排广场、绿化及地下管线等设施。 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 城市绿化线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里绿地的边界线。 (3) 对用地强度的控制 规划中对基地使用

      4、强度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的。通过上述指标将基地的适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建筑精选课件,9,容积率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建筑密度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它表明了场地内土地被建筑占用的比例,即建筑物的密集程度,从而反映了土地的适用效率。 绿地率是指基地内绿化用地总面积与基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4) 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的控制是为保证城市整体的综合环境质量,创造地域特色、文化特质、和谐统一的城市面貌而确定的,主要针对文物保护地,建筑精选课件,10,段、城市重点区段、风貌街区及特色街道附近的场地,并根据用地共能特性、区位条件及环境景观状态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限制要求。 除了上述几方面的要求外,城市规划对建筑高度、交通出入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要求,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足。 3.1.2 相关规范的要求 设计规范对总平面设计也会有大的影响,他们是场地设计前提条件的另一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一些具体的功能和技术问题的要求。,建筑精选课件,11,在民用建

      5、筑设计通则中,对于场地内建筑物的布局、建筑物与相邻场地的边界线的关系、建筑突出物与建筑红线的关系,基地内的道路设置、道路对外出入口的位置、绿化及管线的布置、场地竖向设计等方面有比较具体的规定;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场地内的消防车道、建筑物的防火间距等消防问题有很严格的要求。对规范中的规定和要求在设计中予以遵守和满足。 如场地中建筑物的布置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其具体要求见教材表3-1、3-2所示。,建筑精选课件,12,3.2 建筑与周围环紧的关系 任何一幢建筑物都必须处在具体的环境中,因此周围的环境状况必然影响建筑物的布局。在建筑总平面设计时,要处理好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便于使周围整体环境和谐有序。 建筑的周围环境主要包括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建筑周围的建设环境两部分。 3.2.1 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 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等。,建筑精选课件,13,(1) 地形与地貌 地形条件对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从经济合理性和周围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设计时对自然地形应以适应和利用为

      6、主,深入分析地形、地貌的形状和特点,使建筑布置经济合理。 根据建筑物与地形等高线位置的相互关系,坡地建筑一般有以下两种布置方式。 1) 建筑物平行于等高线的布置 一般情况下,坡地建筑均采用这种布置方式。,建筑精选课件,14,流水别墅 (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建筑精选课件,15,这样布置通入房屋的道路和入口容易解决,房屋建造的土方量和基础造价都比较省。当房屋建造在10%左右的缓坡上时,采用提高勒脚的方法,使房屋的前后勒脚调整到同一标高(如教材图3-2a所示);或采用筑台的方法,平整房屋所在的基地(如教材图3-2a所示) ;当坡度在25%以上时,房屋单体的平、剖面设计应适当调整,采用沿进深方向横向错层的布置方式比较合理(教材图3-2c所示),这样的布置方式节省土方和基础工程量。 2)建筑物垂直或倾斜与等高线的布置,建筑精选课件,16,当基地坡度大于25%,房屋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对朝向不利时,通常采用垂直或倾斜于等高线的方式布置。这种布置方式在坡度较大时,房屋的通风、排水(优点)问题比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容易解决,但是基础处理和道路布置(缺点)比平行于等高线布置要复杂的多。 (2)地质与水文条件

      7、地质、水文条件关系到建筑物位置的选择和地下工程设施、管道的布置方式及地面排水的组织方式。,建筑精选课件,17,建筑总平面设计时需要掌握的基地地质情况包括: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土壤特性;土壤和岩石的种类及组合方式;土层冻结深度;基地所处地区的地震情况以及地上、地下的一些不良地质现象等。基地的水文情况包括河、湖、海、水库等各种地表水体的情况和地下水位情况。 (3)气象与小气候 气象条件的依据是各地的观测统计资料和实际气候状态。影响总平面布置的气象要素主要有常年主导风向,冬、夏季主导风向,风力情况,,建筑精选课件,18,,日照、气温、降水情况等。 1)气象特点 从建筑节能、生态环保出发,建筑布局应适应所处地区的气象特点,建筑物采用的布局形式和平面的基本形态要考虑寒冷地区的保温或炎热地区通风散热的要求。一般寒冷地区的建筑物以集中式布局为宜,利于冬季保温;炎热地区的建筑物以分散式布局,利于夏季散热。,建筑精选课件,19,2)日照因素 (A)朝向 由于我国地理纬度的不同,南北方日照情况差异显著。在总平面设计时,寒冷地区冬季应尽量争取日照,炎热地区则主要考虑夏季避免接受过多太阳辐射。不同朝向的建筑可以

      8、获得不同的日照效果,因而有不同的适应性。南北向的建筑是我国大部分采用的,这是因为南向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的原因。北方寒冷地区用房应避免北向;东西向的建筑,在温带和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不适宜的。对于北纬45度以北的亚寒带和寒带地区,,建筑精选课件,20,主要争取在冬季有大量日照,可以采用;东南向的建筑在北纬40度一带,冬季需要大量日照的建筑可以采用;西北面不宜布置主要卧室等。 (B)日照间距 日照间距,是为了保证房屋内一定的日照时间,建筑物彼此互不遮挡所必需具有的距离,即保证后排房屋在底层窗台高度处,在冬季能有一定的日照时间。房间日照时间的长短,是由房间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来决定的,这个相对关系以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表示,它和建筑物所在的地理纬度、建筑方位以及季节、时间有关。,建筑精选课件,21,通常以当地冬至日或大寒日正午12时太阳的高度角作为确定房屋日照间距的依据(如教材图3-5b),日照间距的计算式为: 式中L为房屋间距,H是前排(南侧)房屋檐口和后排(北侧)房屋底层窗台的高差,a为冬至日或大寒日房屋正南向时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日照间距通常是结合卫生

      9、要求和地区使用情况,各地做出日照间距L和前排(南侧)房屋的高度H1比值的规定。,建筑精选课件,22,我国大部分地区日照间距约为1.01.7 H1。 越往南日照间距越小,越往北日照间距越大,这是因为太阳高度角在南方要大于北方的原因。 (C) 风向因素 我们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南北气候差异过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华南地区,炎热天气持续时间较长,而且湿度较大,必须重视自然通风,建筑朝向应根据夏季主导风向布置,以获得“穿堂风”;,建筑精选课件,23,在冬季寒冷地区,则存在防寒、保温和防风沙侵袭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可借助当地风玫瑰图所示的主导风向来考虑建筑的朝向。 (D)小气候因素 小气候因素是指由于基地及周围环境的一些具体条件比如地形、植被情况、周围环境中的建筑物等具体情况的影响,基地内的具体气候条件会在地区整个气候条件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形成基地特定的小气候。,建筑精选课件,24,建筑布局应努力创造良好的场地小气候环境,比如北方地区应注意广场、活动场和庭院等室外活动区域尽量朝阳。进行建筑群体的布置时,充分利用地形和绿化等条件,可以提高基地的自然通风效果。 3.2.2 建筑周围的建设环境 (1)建筑周围的外部环境条件 建筑周围的外部环境条件包括区域位置状况、周围的道路交通状况、市政条件、相邻环境状况及附近已有的一些城市特殊元素,这些,建筑精选课件,25,建设现状是用地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总平面设计起着制约作用,设计时应充分重视。 相邻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建筑总平面设计,建筑物能否与环境形成良好的协调关系,关键在于是否能处理好于周围临近建筑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总平面设计时采用与相邻环境的布局模式、基本形态以及其他环境要素相同的处理办法;建筑周围的道路交通状况、市政条件,是影响场地分区、场地出入口设置和建筑物主要朝向的重要因素。,建筑精选课件,26,另外,基地周围还可能存在一些不利条件,比如噪声源、污染源等,这时在建筑总平面设计时则应针对这些不利条件采取一些措施,减弱或降低其干扰。 (2)建筑场地的内部环境条件 建筑场地的内部环境包括场地原有的建筑物、原有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场地中的文物古迹的状况等等。这些场地内原有的建筑条件,

      《《建筑总平面设计》PPT课件》由会员资****亨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总平面设计》PPT课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收藏店铺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