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政策与绿色能源发展
23页1、,主讲人:,时间:,Powerpoint,环保政策与绿色能源发展,Powerpoint design,目录,CATALOGUE,绿色能源发展的现状与趋势,02,绿色能源发展对环保政策的反馈与协同,04,环保政策的演进与目标,01,环保政策对绿色能源发展的推动作用,03,未来展望与建议,05,Powerpoint,环保政策的演进与目标,Powerpoint design,01,新时期政策的深化与拓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环保政策向系统化、协同化转变,涵盖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领域,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政策更加注重源头预防、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2025年环保政策的新要求,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明确,要落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举措,推动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早期环保政策的探索,20世纪末,我国开始关注环
2、境污染问题,出台一系列污染防治法规,初步建立环保政策框架,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为环保工作奠定基础。这些法规主要针对传统污染源,以末端治理为主,强调达标排放,有效遏制了当时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蔓延态势。,政策发展历程,以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为导向,系统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深化落实机制。力争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实生态基础。,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明确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制定分阶段的行动方案与配套政策,如能源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型等。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市场机制,推动各行业减排降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修复,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完善生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安全,政策目标与战略导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印发生态环境分区管
3、控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强化成果应用。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特征、资源承载能力和发展定位,制定差异化的环境准入政策和管控要求,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环评审批与监管,实现全国环评审批信息系统四级联网全覆盖,对环评审批情况开展“穿透式”监管,严把“两高”项目环评审批关。强化重大项目环评服务保障,确保建设项目符合环保要求,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执法与督察,深入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推动地方政府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确保环保政策落地见效。,政策实施与监管机制,Powerpoint,绿色能源发展的现状与趋势,Powerpoint design,02,我国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0%以上,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风电光伏连续3年新增装机超过1亿千瓦、年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清洁能源跨省区配置水平显著提升,西电东送规
4、模超过3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增长,坚持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推动用能方式转型升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深入推进,80%以上的煤电机组实施了节能改造,平均供电煤耗10年累积下降23克标准煤。90%以上的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污染物排放水平与气电相当,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近90%,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国家持续出台政策鼓励绿电消费,并提出对高耗能行业强制绿电消费比例的要求,极大促进了绿电交易规模的显著提升。2024年我国绿电市场交易、绿证核发与交易规模均实现倍速增长,智能电表通过内置算法实时核算用户用电的碳排放量,为碳税、碳交易等政策提供数据支持。,绿色能源消费市场兴起,绿色能源发展现状,加快能源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加强前沿性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聚焦大容量风电、高效光伏、大容量储能、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等重点领域。例如,陆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突破10兆瓦,单机18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顺利下线,高效晶体硅、钙钛矿等光伏电池技术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加强“大云物移智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积极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智
5、能化转型,推动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协调运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全景可感知、全局可控制、主配电网有效协同、各类电源实时调控,提升电力资源配置效率和系统安全运行水平。,能源系统智能化转型,多元能源协同发展,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能源系统集成优化,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例如,在工业领域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等技术,探索绿氢炼化、氢冶炼等新模式,推动能源消费向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技术创新突破,绿色能源发展趋势,01,部分绿色能源技术仍处于研发或示范阶段,如大规模储能技术、氢能“制储输用”等,面临技术成熟度不高、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例如,储能系统的成本较高,影响了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了新能源项目的投资成本和运营风险。,技术瓶颈与成本制约,02,绿色能源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如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调整、碳市场与绿证市场衔接不畅等问题,影响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政策协同性有待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政策衔接不够紧密,存在政策碎片化现象,降低了政策的整体效果。,市场机制与政策协同不足,03,绿色能源发展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消纳能力不足等问题,如电网建设与新
《环保政策与绿色能源发展》由会员在路****3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政策与绿色能源发展》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