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管理体系认证基础》思考题总结

22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99764282
  • 上传时间:2025-03-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82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01什么是管理?它有哪些属性?【参考答案】管理是指在特定的时空中,通过策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来协调一切可运用的资源,实现个人或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这个定义包含以下丰富的含义:1)特定的时空是管理的必要条件;2)实现目标是管理的根本目的;3)协调资源是管理的本质管理的属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3)管理的动态性和创新性。02管理的职能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参考答案】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所涉及的管理功能。不同的管理学家对管理职能有不同的划分,但基本上都包括策划、组织、领导、控制四项基本职能。策划职能是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的谋划,包括研究活动条件、决策、编制计划;组织职能是规定组织成员在工作中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包括设计组织结构、人员配备、组织运行、组织监督;领导职能是管理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包括指挥、协调、激励;控制职能是保证组织各部门各环节能按预定要求运作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工作活动,主要是拟订标准、寻找偏差、下达纠偏指令。管理者通过执行策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项基本职能实现组织

      2、目标。03简述古代中西方的管理思想。【参考答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萌芽于夏、商、周,兴起于先秦时期,繁荣于春秋、战国,定型于汉、唐,止步于宋、元,盛行于明、清,衰落于清末。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1)顺“道”;2)重人;3)人和;4)守信;5)利器;6)求实;7)对策;8)节俭;9)法治。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管理思想阶段。其产生于19世纪末以前。第二阶段是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时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形成了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管理理论,其代表人物有泰勒、法约尔、韦伯等。第三阶段是行为科学理论阶段。行为科学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群关系理论或人际关系学说,逐渐发展成行为科学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中叶,又发展成组织行为学。其代表人物有梅奥、巴纳德等。第四阶段是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时期管理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管理学派,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这些理论和学派相互影响,被形象地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04泰勒所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参考答案】泰勒的科学管理理

      3、论从管理人员、对工人的要求和管理体制与制度的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概括:(1)从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来看,科学管理理论体现为科学管理四原则: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与工人亲密地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资方和工人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相等的。(2)从对工人的要求来看,科学管理理论体现为作业管理原则。作业管理原则包括定额管理和作业标准化两个内容。(3)从管理制度建设看,科学管理理论体现为职能化原则、激励工资制度和例外原则。05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管理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和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1)企业活动。企业的全部活动由如下六项基本活动组成: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2)管理的五大职能。具体如下:计划:对有关事件进行预测,并以预测结果为根据,拟订出一项工作方案。组织:为各项劳动、材料、人员等资源提供一种结构。指挥:使组织为达成目标而行动的领导艺术。协调:连接、调和所有的活动和

      4、力量,使组织的各个部门保持一致。控制: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对计划和指示进行检查。(3)管理的一般原则。法约尔提出了如下14条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合理报酬、集权与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创新精神、团队精神。06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论点。【参考答案】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各种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保障需要,社交、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大类,并且按照其重要性和先后次序排列成一定等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激励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他只是揭示了需求、动机与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提出激励人们行为的具体方法;对人的需求层次也仅是作了一种机械性的排列,并没有考虑其多样性。07简述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和当代管理理论新发展两个阶段的主要管理理论。【参考答案】现代管理理论丛林:(1)管理过程学派。该学派主要致力于研究和说明管理人员做些什么和如何做好这些工作”,侧重说明管理工作实务。(2)经验主义学派。它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经验,通过

      5、对管理人员在个别情况下成功和失败经验教训的研究,会使人们懂得在将来相应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管理问题。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管理的定义、对管理任务的界定、重视组织结构、提出目标管理方法。(3)决策理论学派。其学派的主要观点如下: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的过程,包括4个阶段:收集情况阶段、拟订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和评价计划阶段。决策的原则,用“满意”原则替代了“最优”原则。决策的分类,根据决策的性质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4)系统管理学派。它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应用于工商企业等组织的管理之中,并且吸收了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和决策理论学派的某些理论,其主要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活动的理论。(5)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该学派认为,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是一个技术系统,并且非常强调技术系统的重要性,认为技术系统是组织同环境进行联系的中介。(6)管理科学学派。也称为数量学派,管理科学学派认为,解决复杂系统的管理决策问题,可以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用各种数学方法对管理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寻求最佳计划方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7)信息中

      6、心学派。信息中心学派主张把管理人员看成一个信息中心,并围绕这一概念来形成管理理论。这一学派认为,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接受、储存并发出信息。(8)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和方法。当代管理理论新发展:(1)战略管理理论。其中三大流派:战略规划学派、环境适应学派、产业组织学派。(2)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由三部分组成:企业精神文化(核心层)、企业制度文化(中间层)、企业物质文化(最外层)。(3)核心竞争力理论。具有三大特征:独特性、价值性、延展性。(4)企业再造理论。包含了三方面的内涵:1)企业再造是一项战略性的进行企业重构的系统工程;2)企业再造的核心是面向顾客满意度的业务流程;3)企业再造的要素包括目标、技术和人。(5)学习型组织理论。该理论核心是“系统动力学”。08简述管理学七大基原理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1)系统原理。主要有6大要点: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综合性原理、层次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2)人本原理。主要观点: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3)责任原理。分工合理、职

      7、责明确,职位设计和授权要合理。(4)能级原理。需要从组织结构上划分好合理的层次结构,然后经过科学有效地评估组织和成员的能力后对其运行能级进行划分,最后通过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去选人用人,做到人尽其才。(5)效益原理。现代管理的基本目标在于获得最佳管理效益,实现更好的社会效益。这就要求各项管理活动都要始终围绕系统的整体优化目标,通过不断地提高效率,使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时间等资源得到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从而产生最佳的效益。(6)信息原理。企业要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善于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组合信息、利用信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就是管理的信息原理。(7)适度原理。组织在业务活动范围的选择上既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在管理宽度的选择上,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在权力的分配上,既不能完全集中,也不能绝对分散,必须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最恰当的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适度组合。09管理体系起源和发展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管理体系起源于近代产生的质量管理的概念,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专职检验的特点是“三权

      8、分立”:检验活动与其他职能分离,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即有人专职制定标准,有人负责生产制造,有人专职按照标准检验产品质量。(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把以前质量管理中的“事后把关”变成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并开创了把数理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新局面。(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科学技术进步加速,使产品的复杂程度和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质量及可靠性要求,对品种、质量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服务业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服务质量及服务质量管理的新问题。只有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全部纳入质量管理的轨道,并保持系统、协调的运作,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10管理体系核心术语和常用术语的内涵。【参考答案】管理体系认证基础P52-59。核心术语22个,常用术语19个。核心术语:组织、相关方、要求、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有效性、方针、目标、风险、能力、成文信息、过程、绩效、外包、监视、测量、审核、合格、不合格、纠正、纠正措施、持续改进。常用术语:组织环境、客体、程序、文件、规范、记录、可追溯性、基础设施、顾客、供方、输出、产品、服务、质量、特性、验证、确认、检验、测量设

      9、备。11管理体系核心理念包括哪些内容?每个核心理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管理体系核心理念包括: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建立风险管理思维、追求持续成功、关注绩效、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循证决策、关系管理。(1)运用过程方法。管理体系倡导在建立、实施管理体系以及提高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在实现其预期结果的过程中,系统地理解和管理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此种方法使组织能够对体系中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以增强整体绩效。(2)采用PDCA循环。P策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D实施: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处置: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3)建立风险管理思维。为使风险管理变得有效而需要组织遵循风险原则,其目的是将风险管理过程整合到组织的整体治理、战略和规划、管理、报告过程、方针、价值观和文化中。为了使风险管理有效,组织宜在各个层次中遵循以下原则:风险管理创造和保护价值,风险管理是整合所有组织过程中的部分,风险管理支持决策,风险管理有助于解决不确定问题,风险管理具备系统性、结构化和及时性,风险管理基于最可用的信息,风险管理是量体裁衣的,风险管理要考虑人文因素,风险管理是透明和包容的,风险管理是动态、选代和应对变化的,风险管理可以实现组织的持续改进。(4)追求持续成

      《《管理体系认证基础》思考题总结》由会员小****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体系认证基础》思考题总结》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收藏店铺
    相关文档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