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LNG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指南

13页
  • 卖家[上传人]:职**
  • 文档编号:597862263
  • 上传时间:2025-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9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指南目 次目 次I前 言II一、总则1二、规范性引用文件1三、术语2四、基本规定24.1 建设原则24.2 建设目标3五、基本内容3六、智能化系统应用46.1 设备完整性管理与预测性维修系统46.2 应急锚地智能管理使用系统56.3 智能航道管理系统56.4 防波堤结构监测预警系统66.5 结构稳定性监测系统66.6 船舶运动姿态监测系统76.7 船舶撞击力监测系统76.8 三维全景安全监管平台86.9 介质泄漏动态监测及定位系统86.10 智能巡检系统86.11 港口数字孪生系统96.12 船舶作业条件预报预警系统96.13 泥沙淤积在线监测预报预警系统96.14 登船梯自动识别与布放系统106.15 装卸臂自动对接系统10I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指南一、总则为规范和指导LNG接收站码头智慧化建设,提高LNG接收站码头建设应用水平,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建设LNG接收站智慧码头,制定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LNG接收站码头的设计,管理与控制系统的构建、集成与调试、运行维护等。LNG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除应符合本指

      2、南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规范性引用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31167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GB/T35274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T37721信息技术 大数据分析系统功能要求GB/T37722信息技术 大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功能要求GB/T38667信息技术 大数据 数据分类指南GB 50982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 JTS165-5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 JTS167码头结构设计规范JTS215码头结构施工规范JTS-T172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指南 JTS-257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TS-310港口设施维护技术规范JTS/T 198-2水运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JTS/T 198-3水运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应用标准JT/T904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9中共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发201939号,2019年交通运输部,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交规划发201989号,2

      3、019年交通运输部,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交海发201966号,2019年交通运输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交规划发202075号,2020年三、术语3.0.1 液化天然气 liquified Natural Gas无色低温液态天然气,主要组分为甲烷,并可能含有少量乙烷、丙烷、氮和其他组分,简称 LNG。在标准大气压力下,沸腾温度通常为-162-160。3.0.2 液化天然气船舶 LNG Tanker运输散装液化天然气的专用船舶。3.0.3 液化天然气码头 LNG Port and Jetty为液化天然气船舶、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和浮式储存装置提供靠离泊和装卸作业的码头。3.0.4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LNG Receiving Terminal液化天然气储存、转运和再气化外输的场所。3.0.5 锚地 Anchorage Area专供船舶或船队在水上进行停泊、避风、应急、编解队等作业的水域。3.0.6 应急锚地 Emergency Anchorage在恶劣自然条件或突发事件下,船舶处于严重困境时使用的锚地。四、基本规定4.1 建设原则a)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应满

      4、足可靠性、先进性、前瞻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要求,鼓励采用区块链、云计算、5G+、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BIM、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时为未来技术做好预留。b)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需兼顾考虑与执法管理、港口调度等系统的关联和支撑,围绕不同场景实现业务协同。c)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应依据发展需求和规划,结合区域特征、工程特点、码头特性,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快速迭代、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d)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应从项目前期筹划、建设、运营等阶段组织开展实施,已建设完成的 LNG 接收站码头应按照本建设指南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4.2 建设目标a) 建设数智化港口系统。加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加大港作机械(卸料臂、登船梯、快速脱缆钩)等装备关键技术、码头操作系统、远程作业操控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积极推进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升级,提高 LNG 接收站码头科学有序的管理与控制水平。b) 提高 LNG 接收站的服务质量。提高 LNG 接收站码头的接卸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排放;提高 LNG 接收站码头的生产安全;促进接收站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c)

      5、加快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建设基于区块链、云计算、5G+、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BIM、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港区自动化信息建设,深化港区联动,全面建成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d) 加快业务协同建设。完善信息服务系统,加快实现信息交换共享。实施“互联网+”战略,建立港口企业云服务数据中心,创新港口物流模式,促进与上下游产业的有效衔接、业务协同等。五、基本内容5.0.1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应根据建设目标、建设规模、建设条件和运营管理模式等,按照安全可靠、运营高效、数智化管理、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维护等原则开展实施。5.0.2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应具有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地震等基础资料;港外供电、通信、给水、排水及消防等外部配套设施条件应满足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生产运营的要求。5.0.3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应将区块链、云计算、5G+、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BIM、物联网及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与港口业务融合,构建智能、高效、自主可控的码头管理与控制系统。5.0.4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应贯彻绿色港口的理念,建设近零

      6、碳港区,码头布置应合理利用资源,用能体系应低碳高效,具备污(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等接收和处理的能力,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绿色环保理念。5.0.5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应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港口保安设施及安全监控设施,强化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和自动化设备与人工操作设备同场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保障LNG 接收站码头安全运营。5.0.6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应实现作业环节智能化,配备功能完整的码头生产管理系统、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建立动态感知、自主决策、全流程管控的生产运营机制,并构建码头与口岸监管、港航以及其他物流供应链相关服务方的自动业务协同。5.0.7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应根据港口发展规划、建设要求、场地条件、技术能力经济投入、人力成本等因素综合确定。码头建设应结合发展要求、经济投入、技术发展趋势等一次或分阶段规划、设计与建设。5.0.8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的信息传输技术、识别技术、定位技术等智能化应用技术应可靠稳定,与应用场景相适应,必要时设有冗余。5.0.9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生产管理系统、设备调度与远程控制系统、辅助系统等宜留有扩展、升级

      7、的空间。管理系统应建立或预留与船方、港口、引航、海事、卫生、消防和其他相关服务方等数据交互接口,实现码头生产与多方自动协同。5.0.10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单机设备控制系统应根据码头智能化水平层级、管理系统基本架构、装卸设备选型和运营管理要求等进行功能配置,单机设备控制系统与设备联动调度系统间应采用可靠、高效的通信方式。5.0.11 改建、扩建的 LNG 接收站码头智慧化建设宜充分利用码头既有设备和设施,应结合既有装卸工艺方案、设备技术状况、智能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和运营管理要求等,经综合论证后确定改扩建智慧化方案。5.0.12 LNG 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应兼顾地方能源保供教育培训,具备对上下游企业、学校等社会团体开展培训的能力。六、智能化系统应用6.1 设备完整性管理与预测性维修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完整性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设备分类分级管理、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绩效管理等方面。满足系统统计管理和计算分析数据需求,促进设备信息数据标准化和检修流程规范化,实现设备分类分级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与预测性维修。a) 设备完整性管理与预测性维修系统应具备卸料臂、脱缆钩、登船梯等主要设

      8、备的基础信息管理、在线监测、全生命周期管控、绩效管理等功能。b) 支持查看编辑、查询各码头设备的数据库信息,实时查看设备运行参数、设备状态、存在的安全风险等,设备实施分类分级管理。c) 建立从设备设计选型、订购、仓储管理、安装调试、在线监测、运行维护到退役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有效减少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服役期间安全可靠长周期运行。d) 满足统计管理和计算分析数据需求,促进设备信息数据标准化和检修流程规范化。6.2 应急锚地智能管理使用系统包含数据采集与处理、船舶管理、应急指挥、数据共享等模块,满足 LNG 船舶在港期间发生紧急或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置。a) 系统通过安装在锚地周围的传感器和图像采集等设备,实时获取锚地内的海洋环境数据、船舶靠泊情况、天气状况等信息,将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时感知锚地环境信息。b) 系统对锚地内的船舶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实时展示锚地船舶距离和位置。c) 系统满足应急指挥要求,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如台风、海啸等),系统将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并对锚地内的船舶和人员进行实时调度和指挥。d) 系统与其他港口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以实现港口之间的协同作业和资源共享。e)

      9、 未设置专属应急锚地的应结合现有港口锚地设置进行统筹建设。6.3 智能航道管理系统建设数字航道,利用智能传感、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电子围栏等前沿技术,自动获取航道要素信息,通过融合处理与深度挖掘,获取航道通航环境、航道通航运行状态、航道基础设施状态、助航设施状态数据,实现航道规划科学化、建设养护智能化、航道管理现代化。a) 航道通航环境要素应包括潮位、水深、波浪、潮流、能见度、降雨量、风、可视化环境等。b) 航道通航运行状态包括船舶感知、水上交通流量等,具体包括船舶身份、位置、速度、方向、船舶密度等。c) 航道基础设施运行状态应包括航道水下地形等设施的状态以及水上服务区、锚地的泊位动态,其中航道水下地形应根据航道养护管理的要求,定期进行扫测和清淤。d) 助航设施状态应包括航标等设施的运行状态。6.4 防波堤结构监测预警系统重点对防波堤堤头后方护底块石及地基易受复杂扰流条件影响和威胁防波堤整体稳定性的问题,开展复杂环境荷载作用下堤头后方扰流特征及对防波堤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建立防波堤结构 BIM 模型,结合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进行数值化孪生仿真,对防波堤健康状况进行评估预测。防波堤和护岸结构健康监测项目监测类别监测项目防波堤护岸直立式斜坡式直立式斜坡式安全性和适用性位移与变形监测垂直=水平=倾斜

      《2024LNG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指南》由会员职**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LNG接收站智慧码头建设指南》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