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路施工组织设计(天选打工人)(00002).docx

10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64443584
  • 上传时间:2023-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1.86KB
  • / 10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K0+000K0+728)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18目 录1.施工方案1.1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1.1.2工程地点1.1.3工程设计1.1.4主要工程量1.1.5工程地质、气象条件1.1.6气象条件1.1.7特别提示1.1.8施工条件1.1.9采用的规范规程1.2施工部署1.2.1施工管理目标1.2.2施工组织机构1.2.3施工总体思路及工作面安排1.2.4施工前期准备1.3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1.3.1施工部署1.3.2主要施工方法1.4路面基层施工方案1.4.1施工顺序1.4.2施工生产安排1.4.3施工准备1.4.4主要施工方法1.4.5侧平石施工1.4.6人行道及缘石施工1.5排水工程施工方案1.5.1质量标准1.5.2施工部署1.5.3施工准备1.5.4主要施工方法1.5.4.1施工工艺流程1.5.4.2测量放样与测量控制1.5.4.3基槽开挖1.5.4.4基槽排水1.5.4.5基槽支护1.5.4.6基槽软基处理1.5.4.7砼平基1.5.4.8安管1.5.4.9砼管座1.5.4.10接口抹带1.5.4.11检查井施工1.5.4.12闭水试验1.5.4

      2、.13管沟回填与管道保护1.6挡墙与护坡工程施工方案1.6.1施工顺序1.6.2测量放样及复核1.6.3边坡修整及基坑开挖1.6.4垫层砼浇筑1.6.5麻石墙身砌筑1.6.6预埋泄水管1.6.7墙身及预制块勾缝1.6.8伸缩缝处理1.6.9做反滤层及墙背回填1.6.10预制块垫层浇筑1.6.11预制砼块铺砌1.7管线综合协调施工2.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2.1施工进度计划2.2工期保证措施3.施工平面布置4.质量保证措施4.1质量保证体系4.2质量保证措施4.3工序质量控制方法4.4雨季施工措施5.安全保证措施5.1安全管理目标5.2安全保证措施5.3重点部位安全控制点的安全措施6.设备使用计划6.1主要机具使用量6.2主要施工机械进出场安排6.2.1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6.2.2配备本工程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7.劳动力安排及措施7.1作业层实行施工作业工长负责制7.2劳动力安排7.3劳动力保证措施8.主要材料、构件用量计划9.文明施工措施10.交通组织措施11.建议与要求11.1建议11.2要求12.附图1.施工方案1.1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1.1.

      3、2工程地点:位于*1.1.3工程设计: *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是一条南北向的城市I级次干道,设计车速为40km/h。它北起*,经*、止于*。随着长沙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省政府的2004年9月搬迁至湘府路北侧办公,*的建设已迫在眉睫。该路的修建,在社会效益上,对道路沿线的景观和该区域的交通状况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效益上,对促进道路两厢的土地开发和土地增值有重要作用。拟建的*从*至*,大约728米,是在天心生态新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一条城市I级次干道。该路规划基本路幅宽30米,局部路幅宽度为3037米。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大多为高切方区与高填方区,且拆迁较大。1.1.3.1道路设计:a.主要技术标准:城市I级次干道设计车速:40km/h路幅宽度:30-37m设计荷载:BZZ-100路面型式:柔性路面b.路面设计为了保持本道路顺畅、美观及交叉口的衔接平顺,该路从*至黑梨平面上基本按照“长沙市新井片分区规划(调整)”确定线路走向及交叉口的布置和路幅宽度绘制。本设计段起点为*,终点为*,全长为727.86m,平面设拐角一处,设平面线四处,最小平面曲线半径R-1

      4、00m。本设计段沿途分别与新姚冲路、支路一和*等三条主次道路相交,且均为“T”字型交叉口。*、*叉口进行了拓宽,宽度均为3.5m。本设计段设公交停靠站一组,标准的工交停靠站站台长度为40m,平均间距为400m。为了方便残疾人,沿线各交叉口、单位出入口、人行横道处均布置了轮椅坡道,沿线按要求设置盲道。c.纵断面设计路段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地形及沿线规划控制标高和填挖掘基本平衡等多方面因素,全线共设变坡点五处,最大纵坡为2.49%,坡长为259.39m,最小纵坡为0.20%,坡长为508.56m,最小曲线半径R=1000m。 d.标准横断面设计 *路面幅宽度为30m,路幅组成为4m(人行道)+9m(车行道)+4m(绿化带)+9m(车行道)+4m(人行道)=30m。 e.道路横坡机动车道采用1.5%;人行道横坡度为2.0%,方向见标准横断面图。超高横坡度采用2.0%。f.路面设计考虑到现在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故此路面采用噪声小,灰尘少的沥青路面,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成为:4m厚细粒式改性沥表混凝土(AC-15)+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6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I)+

      5、1.5cm封层透层+45cm厚的四合料稳定层,面层与基层之间设透层。沥青采用重交沥青AH-70。人行道采用15cm厚C15砼作基层,3cm厚1:2水泥砂浆生浆,面层由规格50*50*4cm的麻石板铺砌而成。1.1.3.2路基设计:路基施工标高为设计标高减去路面结构的厚度,道路外边坡按现有地形设计,在两厢未开发建设以前,填方高度小于8m时,填方边坡1:1.5,填方高度大于8m时,填方边坡为1:1.75;切方高度小于8m时,切方边坡为1:1,切方高度大于8m时,在8m处设1m的碎落石,再按1:1放坡。路基应充分夯实,填方区密实度:0-80cm范围95%,80cm以下93%,挖方区密实度0-30cm及零值区95%。如遇农田、菜地、池塘先挖除腐植土、淤泥,后填新土(也可用砂砾石回填)。对于沿线两厢规划保留绿化和暂不开发路段,高路堑边坡采用方格网草皮护坡处理,另在路堑边坡坡顶5m以外设置截水沟,坡脚设置排水边沟;路堤边坡坡脚设排水边沟。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应昼采用同类填料,且厚度不小于50cm。1.1.3.3排水设计:排水体系采用雨污合流制排水体系。管道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下

      6、,每隔80-120米布置一条预留管道,方便两厢污水就近接入。管道采用明挖铺设,最大管径1500、最小管径300。1.1.4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表序号分项工程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厚度)m219805.36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厚度)m219805.363厚粒式沥青混凝土6cm(厚度)m219805.364四合料(上基层)20cm(厚度)m2214555四合料(下基层)25cm(厚度)m2214556C15素砼15cm(厚度)m2531971:2水泥砂浆垫层3cm(厚度)m253198垫层15cm(厚度)m253199人行道麻石板50504cm(厚度)m2531910麻石侧石1535cmm1736.711麻石平石1540cmm1736.712麻石锁边石1025cmm163213麻石花坛石1235cmm163215麻石护坡m316清淤清表m2836017填方m35783518挖方m310239919钢筋混凝土排水管(I级)D300m493序号分项工程名称规格单位数量20钢筋混凝土排水管(I级)D600m18721钢筋混凝土排水管(I级)D800m6822钢筋混凝土排

      7、水管(I级)D1000m46023钢筋混凝土排水管(I级)D1200m23925排水检查井1000座1026排水检查井1250座427排水检查井1500座728矩形排水检查井15001100座429矩形排水检查井22001700座530矩形排水检查井27002050座231偏沟式双箅雨水口个3732木制井字脚手架座1233开挖土方外运(未含沟槽开挖)万m30.4834SH150透水管m86035回填土方(场内)万m30.2736球墨铸铁防盗井盖座3237回填砂砾万m30.211.1.5工程地质、气象条件1.1.5.1资料来源: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长沙市*(*-*)道路K0+00.00-K0+727.86岩土工程详细勘查报告。该院在K0+000-K0+727范围内布置了5个勘探点,探点主要沿道路中心线布置,全面、真实地反映工程地段的地质状况。根据报告、我方现场勘查、结合相邻道路的地质特征,对本项目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描述如下:1.1.5.2工程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本合同段(*-*路段)北起*南止*,全线长727.86m。沿线残丘、洼地广布,菜地、水塘错落其间,森森、植被茂盛。沿线地貌单元属湘江填积残丘地貌。地势高,地面起伏较大,黄海高程变化于76.39-99.50m之间(见设计图).(2)地层岩性根据勘察结果,将沿线路段内埋藏的地层按期限形成年代,由新到老描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Qh)a.填筑土:由粘性土、碎石类土、砂类土、混凝土块、砖块等组成,硬杂质含量25-55%,稍湿-湿,结构松散。一般厚度1.90-5.30m。主要分布于K2+110-K2+195处。b.种植土:褐黄色、褐灰色,夹少量植物根系。稍湿-饱和,呈松软状态。一般厚度0.8-2.4m。K2+070-K2+130及沿线广泛不均匀分布。c.高液限粘土:深灰色、灰黑色,含少量有机质,略有腐臭味,很湿-饱和,呈软塑状态。一般厚度2.05-3.96m。主要分布于沿线水塘所处地段(K1+490-K1+810)。d.残积粉质粘土Q4m1:褐红色,紫红色夹褐黄色、灰白色,稍湿,硬塑状为主,可塑状次之,系泥质砂岩风化残积而成,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局部含砂质及砾石少量。控制层厚3.00-12.00m,平均4.90m,沿线不均匀分布。第四系更系

      《道路施工组织设计(天选打工人)(00002).docx》由会员人***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施工组织设计(天选打工人)(00002).docx》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