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信息处理课后习题解答全.doc
11页1、教育信息处理作业 第二章 教育信息熵1试结合某一实际的教学系统,说明该系统中信息熵的意义。 熵的大小可用于表示概率系统的不确定程度。假设教师在安排座位时不了解学生的情况,那么每个同学被安排坐到第一组第一排的几率是相等的,对于这样的系统,我们很难预测那个同学会被安排坐到第一组第一排,这种系统的不确定性最大。该系统的信息熵具有最大值。但如果教师对这个班的学生非常了解,并且打算将较调皮捣蛋的学生安排一个坐到第一组第一排,那么该系统的不确定程度就会大大减少;而如果大家都知道会安排最调皮的那个学生坐在第一组第一排,那么这个系统就是一个确定系统,不确定度为0。2针对某一简单的教学系统,计算该系统的信息熵。 设某一系统具有四种状态A1、A2、A3、A4,其产生的概率分布为:p1=、p2=、p3=、p4=该系统中任一状态产生时所给予的平均信息量为:H=log2= log2 log2 log2 log2 =1.75(bit)3试说明熵的性质。 信息熵具有一下的基本性质: (1)单峰性;(2)对称性;(3)渐化性;(4)展开性;(5)确定性。6通过实例,计算测试问题的信息熵和等价预选项数。 设某一多重选择
2、题的应答分布实测值为(,),则该分布具有的熵为:H =log2= log2 log2 log2 log2 log2= 0.46+0.53+0.33+0.22+0.5=2.04(bit)与之熵等价的预选项数为: K= 2H = 22.04 = 4.1125第三章 教材分析1什么是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应基于怎样的基本思想对教材进行分析。对于设定的教学目标,学习要素的数量有一个最小的限度。将这些要素系统化、结构化,就构成了教材系统。反之,对于给定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教材内容的分析,找出教材的结构,即找出构成教材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层级关系,我们称这样的操作为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的目的在于,以一定的方法,基于教师的教材观,通过分析,向教师传递一定的信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实现有效地支援。教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1)教材是一种系统。教材分析中,系统的思想是一种最基本的思想。(2)教材中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在实现教材中各要素的系统化而构成教材的过程中,要素间的逻辑关系甚为重要。(3)决定教材分析的教材观。教材分析中,往往反映了每个教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反映了每个教师的思想方法、思维特点
《教育信息处理课后习题解答全.doc》由会员m****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处理课后习题解答全.doc》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