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二课时

7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82618708
  • 上传时间:2022-1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我们怎样使用自己的眼睛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方法;能比较熟练地使用这四种方法对作品实行具体鉴赏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从多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四种鉴赏方法的使用。教学过程:一、初步观察视频导入展示蒙娜丽莎图片介绍: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莱奥纳多达芬奇的作品,现存于法国卢浮宫,是镇宫之宝。师:你们喜欢这幅作品吗?说说你的理由。生回答。师:五百年来,蒙娜丽莎吸引着无数观看她的眼睛。至今还有人在不懈地研究她。五百年来,在人们头脑中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些习惯性的理解,比如说蒙娜丽莎很美或者她的微笑很迷人等等,这些单一的简单表述似乎已经成为这件作品的固定标签,实际上,一件美术作品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多种角度去欣赏。 一起看一看书本中对蒙娜丽莎的评价。引导学生看教材P7页上的图表。师总结:1、一幅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2、仅仅靠观察外表和浅层的思考并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一幅作品有很多内在东西需要你细细品味。师:怎么鉴赏美术作品?从哪些方面去鉴赏?其实鉴赏是有方法的,第三课内容就是协助大家了解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2、揭题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大家知道,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鉴赏美术作品,这会让我们对美术作品有相对全面的理解。而且要明白,每个人所获得的感受和理解都可能是不同的或者说一定是不同的,所以大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且,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每十年、每一年甚至每一天,我们都有可能有更新的方式去解读作品的内涵。分四种类型:一、感悟式鉴赏;二、形式鉴赏;三、社会学式鉴赏;四、比较式鉴赏。这几种方法之间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关系。现在我们一个一个来了解,了解了之后同学们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就能够套用这样的方式,举一反三。二、感悟式鉴赏展示中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1、问:这幅作品是具象还是意象?2、问:观察画面,画中有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生回答。3、配上潺潺的流水声,请学生感受这样的画面能使你联想到什么?生回答。 这幅画的高妙之处就在于用图像来表现声音,让人仿佛听到蛙声。得出:画看似没看头,其实画面很丰富,有丰富的墨色变化浓淡轻重干湿,泉水留白,虽只用淡墨勾几条水纹,但我们依旧能感受到潺潺的流水。石头峡谷幽静蝌蚪

      3、青蛙蛙声悠扬溪水潺潺流动流动感、线条优美画幅特别狭长峡谷悠长画面无限水流无限、溪水连绵持续3、师: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只画了几条蝌蚪顺流而下,而观众有如闻蛙声之感,齐白石巧妙地利用图像来表现声音,这是绝妙之至的构思。看着这画面,耳边响起的是悠扬的蛙声和潺潺的水声奏响了来自大自然的美妙乐曲。这种欣赏方式就是感悟式鉴赏。PPT出示文字4、介绍这幅画的来源问: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作于1951年,大家知道这幅作品的创作初衷吗?师:此图是白石老人九十一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择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用画来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要用静止无声的画面去表达动作和声响,确实有难度。蛙声该如何画?据说齐白石想了很长时间,但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终于把蛙声这个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他从诗句 “出山泉”三字得到启示,让人除了能联想到清脆的蛙声,还能让人随着狭长的画幅构图随着水流去联想峡谷下游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

      4、,高兴得拍案叫绝。三、形式鉴赏1、师:和感悟式鉴赏相比,形式鉴赏理性的成分要多些,侧重于形式要素分析。问:还记得美术语言要素图吗? 出示 “美术作品形式构成基本要素图”2、展示长江万顷、黄河逆流 马远 南宋问:使用什么元素表现水态?马远用线条表现了12幅不同天气和地方的水态。3、展示其他几幅水图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秋水迥波、云生沧海、湖光潋滟、云舒浪卷等。4、展示莲池 莫奈 法国师: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莲池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问:请同学们尝试使用可用的形式要素来分析一下这幅作品?(尝试从色彩,笔法等方面分析该作品。)生回答。色彩:斑斓、鲜明。似乎光线照耀的湖面就在眼前,有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笔法:用水平笔法表现出水的宁静,用垂直笔法表现柳枝的摇曳身姿。两种笔法结合使画面动静结合。5、介绍莫奈、印象派师:什么是印象派?生回答。师介绍: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兴起于法国。日出印象是莫奈于1872年在一个港口的写生画。首次出现在法国的一次展览中,作品没有标题,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只

      5、能给人一种印象。于是,莫奈就把作品取名为日出印象。这幅作品描绘的是晨雾笼罩中日出港口的景象,所有景物在晨曦中朦胧隐现,画中色彩丰富,画家要的就是想把雾气交融的景象表现出来,但对于当时一贯是正统学院派的艺术家来说这就是一种叛逆,他们无法接受。所以这幅作品在展览时遭到了诽谤和奚落,更有人按照画的标题讽刺莫奈为印象派,于是印象派就此诞生。起初,画家们都一味地表现着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要表现这些内容只能待在沉闷的画室,死板的刻画着传统的想象出来的神话、宗教人物、事件,画面大多是什么颜色偏褐色棕色。逐渐地,画家们意识到他们应该摆脱这种乏味的约束,而是应该走出画室,应该表现生活中的大自然的万象。他们提倡走近原野、乡村、街头、海边,把清新自然的万象表现出来,他们还特别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举个例子,阳光落在树叶上所发生的色彩变化,早晨的阳光、傍晚的阳光等落在树叶上会产生不同的光色效果。印象派就以观察的方式去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色彩变化,并把这种变幻莫测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是印象派的特点,在当时的社会来说,印象派的出现是一股清泉,

      6、他们让灰朦朦、褐色棕色的画面瞬间鲜亮、鲜活起来了。像莫奈,他会长时间坐在同一个地方刻画同一个景象,由此来表现不同时刻光线落在物体上所产生的光色变化。莫奈常常可以从普通的风景中挖掘其魅力。他对光线的变化十分敏锐。如草垛睡莲 师:一年时间内,对同一干草垛,画家分别对在不同季节的早、午、傍晚的阳光下,物体所呈现出的不同色彩,多达15次的描绘。(草垛给很多画家一个启示,原来画画不一定要写实逼真,还可以有个性有自己想法,这对之后各种画派的诞生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睡莲 莫奈(1840-1926),1883年他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他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植了一个大花园并在那里完成了他余生的绘画创作。这幅莲池描绘的就是他自家的院子。从1890年代开始,莫奈就持续专注以睡莲主题的创作,直到去世为止从不间断。莫奈的妻子在1911年去世,1912年医生确诊他的右眼患有退化性白内障。从此,莫奈开始了他那悲剧性的生命时期:他想以最大的毅力来画完睡莲,与即将到来的失明威胁相抗衡。他开始一连几个小时呆坐在这幢宁静的水上花园里,观察水面。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在离他家池塘不远处弥漫着,75岁的莫奈也全然不顾。他的睡莲,

      7、越画越大,越画越模糊,越画越无边际,也给人一种奇幻的色彩感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受到视力的影响。3年后长子也去世,相继的打击使得他的视力急速恶化。讽刺的是,莫奈到此时才算是成功画家,从那时开始作品才受到国家的收藏。在他余下的十几年中,莫奈尽管视力越来越差,已接近失明,莫奈仍持续创作,据说到后期眼睛实在看不见时,就凭感觉把眼睛凑得很近去画画,颜料管也需要做标记才能判断拿的是什么颜色的颜料管,但他还是坚持画到最后一刻,1926年12月5日去世为止。临终前,他嘱咐把他的多幅睡莲连作赠送给国家。 视频 4分 + 4分半3、思考交流:出示三幅作品:秋的节奏、九色鹿、红楼梦人物下面词语是从形式鉴赏的角度来描述三幅作品。请同学们尝试对号入座。人物结构比例准确、线条与色彩相互重叠与渗透、平涂。4、小结 感悟式鉴赏从观者经验出发,形式鉴赏理性成分更多,侧重于形式分析。尤其在抽象画欣赏中使用较多。四、社会学式鉴赏1、展示写生珍禽图黄荃 五代问:画家画了些什么?生:鸟,乌龟,知了等。问:这些动物之间有联系吗?问:画家为什么将这些动物如此排列在画面中?生回答。师:仅仅靠观察不能完全了解作品。感悟式、形式鉴赏可以

      8、靠观察。但如果问你:画家为什么要这么画,它有什么特殊意义?这种提问的方式就是社会学式鉴赏。师介绍:这幅作品是五代后蜀宫廷画家黄荃画给自己儿子的习画范本。作为摹本、练习用的,所以画中的动物没有形成整体的透视,所有动物都无序地排列在画面中。还有这些动物如今看似普通,但在当时是比较稀有的,也只有宫廷画院的画师才有机会接触到稀有珍禽类。这些细节需要我们通过深入了解作品及画家的背景才能了解到。2、 展示夜巡 伦勃朗 荷兰问:这幅作品表现了什么?给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创作这幅作品?师:这幅作品给人的感觉像是在一个舞台上,而中间打着灯光,整个舞台聚光灯聚焦在中间的人物上,他们是主角,其余人物都淹没、模糊在了黑暗中。这种画法使主题鲜明,欧洲的美术史家称之是“紫金色的黑暗”。问:画中人物是做什么的?生回答。师:他们是荷兰阿姆斯特丹一个射击手公会,就是一个武装保安队,受商行雇佣,他们自己组成一个职业公会。师:关于这幅夜巡还有一些故事,如果要深刻地理解作品,包括作品的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等等,就需要用社会学式的鉴赏方式了,通过上网、书籍等方式的查阅来了解。夜巡伦勃朗(1606.71669.10

      9、)是荷兰一家磨坊主的儿子,父亲让他上大学,想让他学法律。但天性爱好绘画的伦勃朗只上了六个月大学就休学了,进入一位很有名声的同乡画家的画室学画。荷兰风俗画 当时的荷兰风俗画非常流行,有钱有势的人们会雇佣画家给他们画肖像画,伦勃朗是非常受到人们欢迎的风俗画家。但是夜巡的出现,使得有名有地位的伦勃朗一下子跌落到了人生事业的低谷,给艺术家带来了悲惨的晚年。油画夜巡的事件经过是这样的:1640年,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请伦勃朗绘制一幅巡警生活的群像画,准备张挂在射击手同业公会的房间里。伦勃朗在画上把这批射击手巡警处理成以队长为中心,整个射击手连在白天要去执行一项紧急任务出发前的情景。为什么叫夜巡?画面涂上的一层亮油由于年久而呈现黄褐色,才被误认为是“夜巡”。画家没有按照订货者的要求,细致地画出每一个人,而是有节奏地处理这些巡警们,使画面成为一幕富有戏剧性的整体,从艺术的角度这也许是一幅很有价值的作品。但射击手公会的人却非常愤怒,因为他们出了同样的钱,但在画面上却没有得到清楚的刻画,于是巡警们提出抗议。而伦勃朗认为,夜巡无论从艺术性或思想性上看,都是无可指责的,于是伦勃朗坚持不修改。后来,画幅遭订货者的拒绝。为了索回画金,公会把此事诉诸法庭,对画家进行大肆攻击,毫不留情的污蔑伦勃朗,这使得伦勃朗遭到了人们的严重非议。伦勃朗很快蒙受事业上的严重挫折,从此,订画者疏远了他。不久画家妻子去世,他的妻子家里比较富裕,能给伦勃朗提供一些帮助,这使得他更是失去了有力的物质基础。虽经双重打击,画家没有动摇自己的创作道路,他就是不去迎合资产阶级的胃口。这等有骨气迎来的是晚年落魄潦倒的生活,因为画卖不出去,他只能靠变卖家产维生。这一幅画改变了他的人生。师: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二课时》由会员hs****ma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二课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