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共14页)

14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82521870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34M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1如图222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B)图222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解析】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是因为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当往钟罩外抽气时,钟罩内由于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而使我们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2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A)A铁管、水、空气 B水、空气、铁管C空气、水、铁管 D水、铁管、空气【解析】 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最快。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在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1_020m。4.图231是人耳的结构图,请读图填空:图231(1)是鼓膜;是听小骨;是鼓室。它们共同构成了中耳。(2)内有位觉感

      2、受器内有听觉感受器。这两类感受器神经纤维合在一起组成了听神经。(3)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听小骨传到内耳。(4)当飞机下降时乘客常要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咽鼓管开放,使空气由咽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5图232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填数字代号)(2)如果某人标号所示部分受损,则不能(填“能”或“不能”)产生听觉。(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填数字代号)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4)跳水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这与图中数字所示结构的调节有关。图232【解析】 此题考查识图能力,本图将耳的结构、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反射弧的结构综合在一起,要弄懂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功能,是大脑皮层上的听觉中枢;是脑干;是小脑;是位听神经;是耳蜗;是咽鼓管;是听小骨;是鼓膜。专心-专注-专业62012内江中考如图236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子时,两个

      3、杯子就会发出相同的声音。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图236A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不能发出 声音B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能发出声 音,产生了共鸣C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甲的音调较低D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乙的音调较低72011南京中考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谁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区分的。82011无锡中考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响度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9.2012株洲中考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C)A雨后彩虹B水中“月亮”C墙上手影 D海市蜃楼10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24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B)图241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解析】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11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在其他透明介

      4、质如水、玻璃等的传播速度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个速度。12在练习射击时,要“三点一线”才能射得准,即枪上标尺缺口、枪上的准星和射击目标要重合,这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13枣阳市素有“中国桃之乡”之称。那漫山遍野的桃花,在三月和煦的阳光中,显得妩媚令人陶醉。我们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桃花上反射红光的缘故。14太阳光通过玻璃后呈现红色,则玻璃是红颜色。一面旗子能反射全部黄光,则旗子是黄颜色。一张纸几乎将所有色光全部反射,则纸是白颜色。一块棉布几乎将所有色光全部吸收,则这块棉布是黑颜色。15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由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的,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C)A红橙黄 B红绿蓝C黄红蓝 D红白蓝16绿色植物的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B)A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有利B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不利C各种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的作用相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 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本身相同颜色的光,而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它吸收。17.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

      5、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解析】 迎着月光走,光线反射进入人眼,水面发亮,背着月光走,光线无法进入人眼,水面发暗。182012扬州中考如图257所示,有一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的方向射出,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图257【答案】 如答图所示第15题答图192012济宁中考小明同学用如图258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图258(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光屏与镜面垂直。20.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259所示,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高度下降(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图259【解析】 当液面下降时,入射点向右移,反射光线随着向右移。21.2011哈尔滨中考学校前厅竖立着一块平面镜。

      6、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像的大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可逆的。222012义乌中考魔术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如图2515甲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45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图2515232012哈尔滨中考小丽同学正在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着装,如图2516所示。她身高为1.6 m,她在镜中像的高度是1.6m;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4 m,像到她的距离是0.8m。24小明用半圆形玻璃砖研究光的折射。他让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到玻璃砖的圆心后,发现光线最终从玻璃砖射出,回到了空气中。下列哪幅图能正确反映实验时的光路(C)图2523【解析】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5如图2525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

      7、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OG(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30。图2525【解析】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也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262012安徽中考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2528所示),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60,折射角的大小为37。图2528【解析】 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则入射角为903060,则折射角180608337。27.2012梅州中考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2530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图2530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28完成光路图:图266【答案】 如答图所示第13题答图292011德州

      8、中考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268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凸透镜(或放大镜)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填“实像”或“虚像”)。图26830小明同学在玩放大镜时,当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时,如图269甲所示,会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269乙所示,他将会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图269【解析】 放大镜是凸透镜,观察手指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观察远处的房屋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图2616(1)我们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2)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如图2616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解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为了确保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及光屏的中心,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322011淮安中考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2617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像是虚像(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不在同一直线上)。图2617 33.2012扬州中考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2619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下(填“上”或“下”)调整。(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 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缩小(填“放大”、“缩小”或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共14页)》由会员博****1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共14页)》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