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浮力教学反思(集合15篇)

42页
  • 卖家[上传人]:工作****范文
  • 文档编号:349697975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53K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浮力教学反思(集合15篇)浮力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浮力这章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需要从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入手。如果学生从实验探究中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等无关,就不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了。所以本章的重点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也就可以突破难点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而本节所教授知识浮力的概念又贯穿全章,“称重法”测浮力又是本章各节的探究基础,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为本节重点。而本节的探究浮力影响因素比较多,开放性较强,因此为本节的难点。教学对象分析浮力对学生来说并不

      2、陌生,但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是片面的。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找真理。当然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总体来说比较差。因此,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探究活动,运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1本节课从观看录像引出学生生活中能感受到的浮力现象入手,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重现浮力的存在。然后在老师指导下的进行了一系列学生实验进行有关浮力存在和浮力大小决定因素的实验,为随后学习科学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做必要的知识铺垫。2进行科学探究:每4人一组,用教材中所展示的操作为主辅以发挥学生富有创意性的实验设想进行实验。本环节完成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确定测量的物理量、具体进行实验操作,得出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评估、交流等七个环节。其中教师需要在设计实验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学生一起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共同形成统一的探究步骤。3采用形象具体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水到渠成的理论讲解保持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巩固作用。4最后师生共同做一个简短的小结。5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教具学具乒乓球、

      3、大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铝块、铜块、橡皮泥、烧杯、水、酒精、浓盐水。教学媒体设计1. 利用网上资源录像,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 利用课件展示教学板书结论小结等环节。教学过程设计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1、观看录像: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想一想,为什么?2、演示:把石块、木块投入盛水的水槽中,石块下沉木块上浮那么石块受到浮力吗?教学设计说明:在教师引导下,从生活中观察到的大量浮力现象并提出与浮力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投影)板书:第五节 浮力二、实验探究过程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组交流、讨论: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2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等。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下面我们先探究:什么是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投影)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学生体验: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乒乓球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

      4、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投影)(板书:一、什么是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投影)二、浮力大小的测量演示:在弹簧测计的下面悬挂一个石块,把石块浸入水中,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读数。这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设计实验:(1)明确探究的目的,制定探究计划,明确以下问题:(2)明确探究所需的材料用具,如弹簧测力计、烧杯 等。(3)明确如何测定浮力的大小。(4)确定整个实验是否设置对照组及设置方法,是否需要重复及次数。(5)选择实验记录表格。参考表格:项目次数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 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石块所受浮力F0 小桶重G1 水桶和水总重G2 比较F与G0的关系123(投影)结论: 浮力的大小 F浮(GF)教学设计说明:让学生体验物体在液体中确实要受到浮力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寻求测量物体所受到浮力大小的简便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投影)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体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

      5、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可能猜想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深度等因素有关系。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并引导学生合并归类,引导各小组认领实验课题。按下列要求设计实验报告: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投影)(实验报告的格式)学生分组探究:(1)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2)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3)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4)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5)利用测力计、橡皮泥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各小组根据要探究的课题,设计实验。设计完毕,投影各小组设计的实验步骤,进一步修正完善。根据修正的步骤探究课题,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并交流,然后进行探究实验。教学设计说明: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体验并不断的思考,提出可能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进行因素归类,分成各个独立的可能因素让各小组认领课题。通过学生团队间的协作,进行方案设计,并对设计的方案从理论上的正确性、操作上的可行性进行全班交流讨论,思

      6、辨、质疑和完善。学生汇报实验过程与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最终推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投影)(板书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教学设计说明: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本节的重点,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经历知识建构过程,便于对知识的理解。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让学生分别来探究其中的一个因素与浮力的关系。由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到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还要经历一个思索、推导的过程。教师做好引导,这样才符合认知过程。(投影)完成课本上的例题。三、小结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并说明自己的收获和可能存在的在疑问:物体的浮沉与什么有关?教学设计说明:对整节课进行小结和评价,设置下节课应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课

      7、下继续探讨和研究。四、板书设计:第五节 浮力一、什么是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二、浮力大小的测量F浮(GF)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教学流程:教学反思这节课我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贯穿整节课,从而对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总结和教师的引导演示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定义、以及影响浮力的大小的因素。在浮力的影响因素的猜想上有学生很多分歧,但采用合并归类的方法保证了大部分学生的猜想都有所体现,所以得意保证大部分同学都积极的参与进入。合作性的操作进行顺利得当,并且对数据能有效快速进行分析的论证,得出了浮力的两个影响因素,对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都有了亲身良好的体验,自我感觉是一堂较成功的新授课,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本节知识良好。浮力教学反思2一、教学设计反思从新课程“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的理念出发,设计本节课时主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着手,例如:轮船、天鹅浮在水面、热气球和氢气

      8、球向上飘向空中,引出浮力的概念,进而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疑问进一步探究浮力的规律。在设计时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贯穿整节课,从而对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总结和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浮力的大小的因素;再通过实验测出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关系,最后由分析加表达式推导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这样层层推进,分散难点。 设计存的不足也有很多,本节未增加一些在生活中重要的应用,以产生学习浮力可服务于社会主意识。对浮力的概念理解可进一步深入,举例说明,增强对“浸入、向上”理解。对阿基米德原理的也可再挖掘,以突出浮力与被排开的液体的密度和排开体积的关系。在过程中应多点及时积极的过程评价。二、教学过程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边上课,边做实验,边进行观察。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眼、多动口。使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实际设计和实施实验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

      9、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潜在创造动因。2.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发挥协作的团队精神,分工合作,有序进行。采用新课-实验-观察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选用小组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发展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相互确认、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的团体性思考和创造等要求。同时,教师能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指导。3、亲切交流,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表情丰富、幽默,教学气氛轻松自然,力图使教学活动活泼,激起学生兴趣,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性评价,耐心启发引导,使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不足之处也很多: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时,教师应增强身的调动学生能力;学生声音轻时,没有很好消除胆怯;学生探究时间把握不够好,有待改善。浮力教学反思3浮力的概念是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建立起来的,浮力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常见的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标中物质世界内容标准中有关“运动与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浮力要求从学生的

      《浮力教学反思(集合15篇)》由会员工作****范文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教学反思(集合15篇)》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