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2023-2024学年浙江省义乌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题

收藏

编号:34569943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8.50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2-28
  
3.6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2023 2024 学年 浙江省 义乌市 初中语文 年级 下册 期末 提升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雾霭(ǎi)        缄默(jiān)       窥探(kuī) B.曲线(qǔ)        狩猎(shóu)       号角(jiǎo) C.香蒲(pú)        沼泽(zhǎo)       凋零(diāo) D.雉鸡(zhì)       黑鹂(lí)          迁徙(xǐ) 2、下列诗句,与原文书写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唇焦口躁呼不得 B.布衾多年冷似铁 C.心忧炭贱愿天寒 D.老翁逾墙走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B.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一提起小微,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D.纪录片《汉江一桥》,精美的画面与地道的襄阳话相得益彰,情趣横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政府为塑造济南市良好的城市形象,大力推行文明用语,此举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B.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了。 C.失业不能失志,只要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D.为了使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或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中国著名作家鲁迅的作品,出自他的散文集______ 。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_____战胜了伤寒,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在去基辅之前来到烈士公墓悼念战友。 ③但愿人长久,________ 。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 。 ⑤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 。 ⑦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⑧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_,一碧万顷。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马说》,回答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食: (2)临: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寄寓了作者对人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壶口瀑布 梁衡 ①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②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③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④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⑤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⑥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下面对文章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交待壶口的位置,开篇即扣题;“我曾两次到过那里”总领下文。 B.第②段引用临出发有人告诫的话,第③引当地人的话,是对雨季壶口的侧面描写,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 C.第一次去壶口是略写,第二次去壶口是详写。 D.本文由小小的壶口瀑布概括了黄河博大宽厚的伟大的性格,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由衷赞美。 2.从内容、写法、效果、情感等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3.结合内容,从表达方式、修辞、表现手法、结构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赏析选文写法。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诗作,完成下面小题。 【甲】 式微《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乙】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免翔我宇。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以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典范。 B.甲诗“式微式微”是运用反复的手法,在反复中强调天气不好,不宜劳动。 C.乙诗是诗人被贬后看到下层人民贫困生活,有感而发,写下的慷慨激愤之作。 D.乙诗的开篇写自然现象,其实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应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2.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来表达对老百姓的同情?请简要概括。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涌入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某“人气”农家乐有以下几项“特色”项目: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1)请你针对材料中这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向市旅游局局长说几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假设有一批游客计划来你的家乡度假,请你为他们写一段解说词,介绍一下你的家乡。解说词内容可以包括山水田园景色、民风民俗、饮食文化、特色游玩安排等。 七、作文(共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古人云:“万物贵其真。”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请将“______贵在真”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2024学年浙江省义乌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题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5699439.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