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2023年10月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试题及答案_

收藏

编号:34323042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1.94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2-07
  
25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2023 10 自考 00402 学前 教育史 试题 答案
资源描述:
A.京师慈幼局 B.京师育婴堂 C.举子仓 D.及幼堂 2.《礼记·内则》提出孩子在应答大人的招呼时的根本要求为〔 D 〕 A.男鞶革,女鞶丝 B.口不出恶言 C.男刚女柔 D.男唯女俞 3. 朱熹规定“小人之学”和“大人之学”的内容时依据的原则是〔 A 〕 A.量力而行,约其课程 B.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C.趋向鼓舞,中心喜悦 D.每日功夫,考德洗礼4.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成立的时间和名称分别是〔 C 〕 A.1825 年 宁波女塾 B.1837 年 中国女学 C.1844 年 宁波女塾 D.1837 年 宁波女塾5.民国时期三种并存的稚嫩园模式是〔 A 〕 A.日本式稚嫩园、宗教式稚嫩园、一般式稚嫩园 B.小学式稚嫩园、教会式稚嫩园、附属式稚嫩园 C.附属式稚嫩园、宗教式稚嫩园、一般式稚嫩园 D.日本式稚嫩园、一般式稚嫩园、机关式稚嫩园 6.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的名称是〔 D 〕 A.上海劳工幼儿园 B.上海大场农村托儿所 C.北平平民稚嫩园 D.南京燕子矶7.民国初年国家颁行教育方针的理论根底和指导思想是〔 C 〕 A.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世界观和美育主义并举 B.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四育并举 C.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D.全面进展儿童共性 8.陈鹤琴提出儿童哪项心理特点是儿童学问之“门经”,教育者完全可以利用? 〔 A.仿照心 B.奇异心 C.好动心 D.玩耍心9.1952 年,教育部颁发的为我国幼儿教育正规化进展供给了纲领性依据的文件是〔 A.《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和《关于改革学制的打算》 B.《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和《关于改革学制的打算》 C.《关于改革学制的打算》 D.《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 10.2023 年,被确立为全国园本教研工程试验点的城市是〔 B 〕 A.南京 B.上海 C.北京 D.南昌11.古罗马共和时期“农夫加军人”的教育的目的是培育〔 B 〕 2023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史试卷 (课程代码 004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 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的名称是〔 B 〕 稚嫩园 B 〕 D 〕 A.政治家 B.战士 C.思想家 D.雄辩家12.文艺复兴教育家们提出儿童是正在成长和进展的人,反对 〔 A 〕 A.原罪说 B.禁欲主义 C.性恶论 D.预成论13.伊拉斯谟斯于 1529 年写成的代表作是〔 B 〕 A.《儿童教育论》 B.《幼儿教育论》C.《大教学论》 D.《母育学校》14.英国保育学校的创办人是〔 D 〕 A.欧文 B.维尔德斯平 C.格雷斯·欧文 D.麦克米伦姐妹15.德国历史上最早的幼儿保育和教育设施是〔 A 〕 A.巴乌利美保育所 B.柏林托儿所 C.弗利托娜幼儿学校 D.福禄培尔幼儿园 16.对美国初期学前教育的进展作出了精彩奉献,开办了美国第一所英语幼儿园的是〔 B 〕 A.玛格丽特·舒尔茨 B.伊丽莎白·皮博迪C.玛利·曼 D.苏珊·伯罗 17.赤泽钟美夫妇于泻创立了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所私立托儿所的时间是〔 C 〕 A.1871 年 B.1876 年 C.1890 年 D.1896 年 18.为了使苏联的幼儿教育事业科学有序地进展,1938 年克鲁普斯卡娅拟定了〔 B 〕 A.《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 B.《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 C.《论儿童的学前教育》 D.《要更加重视学前教育工作》 19.皮亚杰认为反复地拍打拴在绳上的气球让幼儿重复着进展练习活动,这种玩耍类型是 〔 A 〕 A.练习型玩耍 B.规章性玩耍 C.象征性玩耍 D.构造性玩耍 20.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一般在政治家、思想家、教师和社会工作者身上有突出的表现的智能是〔 C 〕 A.语言智能 B.自我生疏智能 C.人际关系智能 D.自然观看智能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21.胎教:所谓胎教,是指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各种外界条件通过对母亲耳、眼、口、鼻等感觉器产生刺激, 影响母亲大脑的思维和心情,对胎儿发生间接的作用,使胎儿良好发育。 22.《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我国第-部全国性的近代学前教育法令,该法令公布于 1904 年 1 月,它的公布标志着清末蒙养院制度的建立,整个法令共分为四个大章,即蒙养家教合一、保育教育要旨、场屋图书器具 和治理人事务。其中的要点有三点,即蒙养院的根本性质和构成形式、师资以及保育的任务 和内容。 23. 儿童公育思潮:19 世纪末,康有为在写《大同书》时,曾以乐观乐观的态度设计了儿 童公养、公育的抱负王国。五四运动前后,以蔡元培、恽代英为主要代表,在批判旧家庭制度的根底上,提出了儿童公育的主见,形成了-股思潮。蔡元培试图从教育本身的特点论述儿 童公育的必要性;恽代英从唯物史观_上进一步阐述了儿童公育在教育上的价值。他们从不同 角度说明儿童公育的重要意义。 24. 奥柏林的“编织学校”:“编织学校”是法国教派-名牧师奥柏林于 1776 年在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这是一个在农忙季节收留 3 岁以上的幼儿和年幼学童为对象的保育场所, 一周开放两次。学校有两名指导教师,-名任手工技术指导,另一名任文化、玩耍方面的指 导,另选择一些年龄较大的女孩作为“助教”。“编织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标准法语、 宗教赞美歌、格言和童话故事、植物采集与观看、绘画、地理以及儿童玩耍等。另外学校还对学童进展缝纫、纺织编织方法的传授,教授历史、农村经济常识等方面的学问。奥柏林认 为,这些学习应当是完全玩耍式的,或者是消遣性。 25. 《学制令》:《学制令》是日本文部省于 1872 年公布的教育法令,它的公布标志着明治维后教育改革的开头。在《学制令》里规定了近代日本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其中对日本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开设稚嫩学校,招收 6 岁以下的男女儿童,实施入小学之前的教育。这是日本有关学前教育机构方面的最早规定。 26. 发生生疏论:发生生疏论是由瑞士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关于儿童心理 进展的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从诞生起他的心理进展与生理进展-样在不断地延长,这种进展是-前进的平衡过程,从较低的平衡状态向较高的平衡状态呈现,一般可以分为前后相连又各有特点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消灭一些创的认知构造区分于前一阶段,但前 一阶段的认知构造都会连续存在于以后的进展阶段之中,这种结合就构成了后一阶段所具有的特征,其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运算阶段(诞生~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 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6 分,共 24 分。 27. 简述崔学古有关儿童教育的具体方法。 答:(1)对于六七岁的儿童,以“好言劝谕”为主。 (2)对于八九岁的儿童,可以适当承受-些责罚措施。(3)主见“用善言警悟”,使儿童“自成”。 (4) 为人师表。 (5) 批判责罚要留有余地,讲究分寸。 (6) 除此之外,崔学古还提出了“分任”和“鼓舞”的主见。28.简述清末蒙养院制度建构的特点。 答:(1)初步表达了学龄前教育由家庭向社会化的转变,尽管实现这一转变的步伐迈得不大,体制也不够完善,但也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向近代化演进的必定性。 (2) 照旧以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为宗旨,其维护封建礼教的意图贯彻始终, 严峻制约了学制改革的成就。 (3) 清朝统治阶层对于妇女的卑视,以及剥夺妇女教育权利的种种举措,导致了清末蒙养院制度从一开头就残缺不全。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蒙养院师资的严峻缺乏以及优质蒙养院的极度稀有。 (4) 脱离中国实际,照搬日本学制和严峻依靠外国教习。29.简述 1989 年《学前教育设想》的根本思路。 答:(1)批判了 20 世纪 30 年月教育整顿后,人为地制造出很多无视儿童的做法;反对将童年仅仅看成是将来生活的预备,而无视童年期自身价值的观点。声称该设想中的“教育策略在其目标、手段和结果.上都不同于传统的教学纪律式儿童教育观”,要求使教育工作人道主义化。 (2) 要求依据当代世界尤其是苏联心理学及教育科学争论的成就,来改革学前教育体系; 教师应努力把握现代有关科研成果。 (3) 改善儿童的生活条件和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条件,保证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的协调性。(4)彻底转变培训教育工作干部的性质及学前教育单位和治理机构的财政条件。 (5)确立多种形式和类型的学前机构并存的原则,以进展学前教育。(6)实现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公共教育的协调全都。 30.简述蒙台梭利论教育环境。 答:(1)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诞生之后就不断从四周环境中吸取刺激和印象,而且在不同年龄阶段中,表现出对于某种外部刺激的特别敏感,这种敏感性在每个儿童身上各有差异,因 此进展教育需要与这种敏感性及其差异-致起来,个别施行,教育必需是自由的符合儿童内在的自发要求。 (2) 蒙台梭利认为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极其简洁。-个孩子诞生后要适应成人世界获得阅历, 需要得到成人们的帮助,要使成人的世界适合儿童的进展,使他能按自己的意愿生活,避开 患病挫折,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建立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环境-幼儿之家,这是蒙台梭利经过 认真地争论之后,认定的一种最为适合儿童身心进展需要的环境。 (3) 蒙台梭利要求“幼儿之家”的环境不仅要满足儿童体力和智力进展的需要,还必需有利于进展道德教育以及满足天赋的要求。她认为在适宜的环境下,教师的任务在于为儿童供给适合其进展水平的物质环境和教学材料,让儿童自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观看、了解,这种 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到自然表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13 分,共 26 分。31.结合杜威的有用主义教育理论述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答:(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 ①生活即教育。这是对杜威“教育即生活”改造而来的。二者都有反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 意义,但又不同。陶行知认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这个领域太褊狭了,应把它翻半个筋斗,变成“生活即教育”,以实际生活为教育源泉,教育领域才宽广。他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阐述了“生活即教育”包括以下含义: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与生俱来, 与生同去;是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 假的教育。 ②社会即学校。这是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改造而来的。陶行知认为杜威的“学校即社会” 是把社会生活组织到学校中来,使学生在学校里受到“大社会”所需要的“训练”。他认为 这种做法,照旧是鸟笼式的教育,就像为了让鸟儿有接触“大自然”的时机,把一两根树枝 或捉几只生物,放进囚鸟的笼中。但鸟笼到底不是鸟的世界,必需把鸟笼翻开,把受教育者 放到真正的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叫他们自由飞行。 ③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的教学理论,是对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改造。他说:“‘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一-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他认为,实际的学问,只有通过“做”,在解诀实际问题中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年10月自考00402学前教育史试题及答案_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3230421.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