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作业及答案(全套)

收藏

编号:34313646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34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3-02-02
  
10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中外历史纲要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课时 作业 答案 全套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1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选择题 1.西方学者从影响整个人类历史方向的标准出发,提出了所谓的“三次浪潮”的社会变革学说。他们认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先后出现了三次巨大的变革浪潮,即原始社会的农业革命、近代社会的工业革命、当代社会正在兴起的信息革命。其中对第一次浪潮表述准确的是(  ) A.农业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B.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C.人类对自然界加深了了解和认识 D.为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里强调了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  ) A.政治条件 B.经济条件 C.地理条件 D.思想条件 3.在古代早期文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早期国家,大多代表 (  ) A.氏族贵族的利益 B.氏族成员的利益 C.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封建地主的利益 4.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私有制的产生 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 D.国家开始形成 5.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6.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代埃及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 B.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 C.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 D.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 7.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现存世界上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该文明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两河流域文明 8.《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A.等级性 B.公平性 C.随意性 D.民主性 9.它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有关这一教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公元前8~前6世纪在北印度产生,是影响最大的派别 B.宣扬“众生平等”“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C.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 D.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10.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其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以上。它起源于婆罗门教,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据此可知(  ) A.印度的顶层大多来自普通劳动者 B.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 C.婆罗门是刹帝利的统治工具 D.印度教衍生出了种姓制度 11.“从苏美尔城邦到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两河流域先后经历了苏美尔城邦、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等主要历史时期”,这实质反映了两河流域文明(  ) A.稳定性 B.充满了刀光剑影 C.落后性 D.各部族共同创造 12.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有(  ) ①创造世界上古老文字 ②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掌握一定数学知识  ④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13.《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之一。它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形式是(  ) A.纸草文书 B.泥版文书 C.龟甲骨片 D.青铜铭文 14.有人说:“爱琴海区域海陆交错,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而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场。”这句话揭示了(  ) A.爱琴海区域的航海业发达 B.爱琴海地区的地形、地貌 C.地理环境对爱琴文明的影响 D.爱琴文明源于古埃及 15.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都需要有政治头脑、富有政治知识、拥有管理经验的人来承担,而不能把权力交到一个毫无政治知识的普通公民手中。这主要说明了古希腊(  ) A.直接民主的弊端 B.精英文化的缺失 C.人民主权的危害 D.城邦制度的衰落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电视台栏目组拍摄了专题片《文明之路》,让我们追随摄制组的足迹,共同见证人类的早期文明。 材料二 (1)图一是哪一大河流域文明的典型代表?图二石柱上雕刻的是哪一部法典?并指出这部法典的地位。 (2)图三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佛教的创始人在当时属于哪一等级? (3)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所示都是什么政治制度下的产物? (4)图四中的场景出现在古希腊哪个重要城邦?该城邦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17.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片段) 19.倘藏匿此奴隶于其家而后来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 21.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 22.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5.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196.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 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材料二 1901年12月底,一支法国考古队在古埃兰王国的首都苏撒城(在现在的伊朗境内)发现了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石碑),高225厘米,石柱的上半段是一幅精致的浮雕。有一位神端坐在宝座上,将一根象征帝王权力的标志——权标授予恭敬地站在他前面的一个帝王模样的人的手上。石柱的下半段,刻满了楔形文字。 经过全世界楔形文字专家的研究、解读,最后破解了石柱上的文字,知道这块石碑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1)据材料一,概述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哪些社会状况? (2)假如你是见证这根石柱的楔形文字专家,从其发现地到图文,最有可能得到哪些认识? 课时作业2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选择题 1.公元前8至前6世纪,是希腊历史上的“大殖民”时期,希腊殖民加强了城邦和海外各地的联系,为希腊接触并吸收什么文化直接提供了方便(  ) A.埃及、波斯和腓尼基 B.埃及、罗马和马其顿 C.罗马、巴比伦和腓尼基 D.埃及、巴比伦和腓尼基 2.据普鲁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这说明了(  ) A.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 B.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 C.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D.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 3.古巴比伦王国一度通过扩张盛极一时,但由于人口剧增,毁林开荒,结果造成水土流失,连年洪灾,土壤沙漠盐渍化,后终使该国成为一片废墟。这说明(  ) A.地理环境决定人类文明发展趋向 B.生态平衡是文明能否延续的关键 C.农耕社会无法根本解决人地矛盾 D.对外扩张最终必将导致文明衰落 4.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进行改革,让各行省的总督、将军、司税收的大员三权分立,各自对国王负责。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 A.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和制约 B.便于国王加强对官员控制 C.适应不同地区风俗的需要 D.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5.公元前4世纪晚期,灭亡波斯帝国的国家是(  ) A.赫梯帝国 B.埃及 C.亚述 D.马其顿王国 6.在苏萨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亲自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新郎新娘有1万对之多。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这说明亚历山大(  ) A.力推希腊人与波斯人的融合 B.试图消灭波斯民族 C.主张东西方民族平等 D.试图融入波斯上层社会 7.“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即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城,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中的“我”曾通过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由此说明(  ) A.暴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8.她在经历从共和国到帝国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大肆扩张领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她”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波斯帝国 D.孔雀帝国 9.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C.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10.伏尔泰的《风俗论》认为是“蛮族入侵和宗教纠纷”两重灾祸摧毁了罗马帝国。伏尔泰所说的“宗教纠纷”是指(  ) A.基督教内部纠纷 B.婆罗门教与印度教的矛盾 C.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纠纷 D.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纠纷 11.下图是腓尼基人发明的腓尼基字母,成为字母文字的源头,腓尼基人能够发明腓尼基字母的原因是(  ) A.腓尼基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B.腓尼基地处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商业发达 C.腓尼基字母书写简单,易于记忆 D.腓尼基地处丝绸之路的核心位置 12.海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在某史诗的注释中写道:“它是目前世界已知最古老的叙事诗,是一部关于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吉尔伽美什的赞歌。”“它”最早由什么文字写成(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甲骨文 13.一位西方学者说道:“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他们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这表明(  ) A.古埃及艺术功利目的性强 B.古埃及人宗教思想的具体体现 C.以来世为中心的宗教影响深刻 D.重视选材上对石料的偏爱 14.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西域大月氏使臣伊存来朝,在帝都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从此佛教正式开始传入中国。这表明(  ) A.阿拉伯人在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 B.佛教第一次传入中国始于丝绸之路 C.景卢在洛阳认真聆听伊存讲授佛经 D.甘英出使大秦奠定了佛教传入的基础 15.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西亚的神话曾传入希腊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罗马与秦汉帝国,都将广大地区组织于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中。但是罗马各地物产的交流,还是在地方性的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作业及答案(全套)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3136464.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