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重医大小儿外科学教案18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收藏

编号:34253622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3-01-05
  
5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重医大 小儿 外科学 教案 18 先天性 马蹄 内翻足
资源描述:
授课教案 第(8)次课 教学方法(大课) 学时 (1) 专业(凉山儿科专科) 班级(20 级)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本课目的:掌握马蹄内翻足病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本课重点:病理改变、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本课难点:病理改变、鉴别诊断 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采用POWERPOINT格式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40 分钟 一、概述(定义) 2 分钟 二、病因 3 分钟 三、病理改变及分类 5 分钟 四、临床表现 5 分钟 五、诊断 8 分钟 六、鉴别诊断 8 分钟 七、治疗 7 分钟 八、术后并发症 2 分钟 思考题: 1. 关于CCF病有哪些学说? 2. CCF病理改变主要有哪些? 3. ﹥6月CCF婴儿期和﹤6月儿童主要有哪些? 4. ﹥6月和﹤6月CCF治疗原则、方法有何不同? 5.CCF的鉴别诊断应考虑哪些疾病? 6.手术治疗CCF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有哪些? 参考文献: 1、 小儿外科学教材(第四版)卫生部规划教材. 2、 小儿骨科学. 贾卫斗主编 3、坎贝尔骨科手术学. [美]S.TERRY CANALE 主编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Congential Clubfoot)简称CCF or 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 (图示) 一、概述 CCF是儿童骨科三大先天性畸形之一 发病率:1‰ ; 男:女 =5:1 双侧 > 单侧。 合并其他畸形: DDH 、 CMT 、多指、多趾 二、病因:为多因素造成。 (一)遗传学说:人群发病率1‰,第一代中有CCF,后代发病率为2.9%,高出正常29倍,同代亲属中各39%发病;染色体6、11、18、位基因突变,可能为致病基因。 (二)神经肌肉病变(目前研究的重点) Handelsman(1982)发现腓肠肌有去神经肌肉变化,小腿肌萎缩。吉士俊发现78.25% CCF合并有腰骶裂, 肛门直肠测压异常。神经纤维及运动终板退变和再生占43-55%,肌纤维超微结构有改变。 (三)基因突变 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调控肢体胚芽的形成 (四)纤维组织挛缩 跖筋膜,关节囊韧带,跟腱挛缩。 (五)血管发育异常 (血管发育不良、部分阻塞或缺如、导致缺血缺氧,影响肢芽形成及足的发育) (六)区域性生长紊乱 缺氧、羊水早破、机械压迫。 (七)胎儿宫内发育阻滞 小子宫,压力增高。 (八)胚胎期骨骼发育异常 主要是距骨、跟 骨、舟骨,形态异常 ( 1951年英国学者做出鸡的爪形足动物模型) 三、病理及分类 (重点掌握)(图示) (一)病理改变 1.骨骼变形:以站立、行走更为明显 ⑴距骨talus:旋转、脱位,距骨头向内弯曲。 ⑵跟骨calcaneus:外侧变大,内侧小,跟骨向内弯曲。 ⑶舟骨scaphoideum:头变形、受压后不规则,呈楔型。 ⑷骰骨Cuboid:外侧大,内侧小,呈不规则型。 2.软组织挛缩 以内侧韧带及筋膜挛缩为主。 3.肌肉、神经异常: ⑴肌肉萎缩明显。 ⑵神经末梢纤维数量减少,神经纤维与肌纤维比例减少。 ⑶神经电生理异常,传导减慢、消失。 插入图示: (二)分类 按病因学临床上分为3类 1.姿势性马蹄内翻足 柔软,由于怀孕后期宫内胎位所致,经系列石膏矫形,畸形很快纠正。 2.特发性马蹄内翻足 僵硬程度中等,为多种因素协同所致。 3.畸形性马蹄内翻足 常伴有关节挛缩、脊髓脊膜膨出和其他全身性疾病,僵硬严重,治疗很难。 四、临床表现:(分两型)四大特点(图示) 前足下垂(踝关节跖屈)。 前足内收。 前足内旋(足内翻)。 小腿内旋、肌肉明显萎缩、肌力正常。 (一)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分为2类 1.僵硬型 严重而固定,呈明显马蹄、内翻、内收畸形,多为双侧。 2.松软型 畸形程度较轻,足校,皮肤、肌腱均不等,可用手法矫正。 (二)临床分型 Dimglio分型 分 型 发病率 松软型 20% 松软+僵硬 松软>50% 35% 松软+僵硬 僵硬>50% 33% 僵硬型 12% Dimeglio评分标准 分 型 评 分 松软型 0—5分 松软+僵硬 5—10分 松软+僵硬 10—15分 僵硬型 15—20分 五、诊断diagnosis 根据生后有典型的足畸形,关节稳定并可以随年龄增长,站立及行走,肌力正常作出诊断; X线检查:(图示) 正位片:正常距骨一舟骨—楔骨呈一直线与跟骨骰骨第四跖骨另一直线相交30~350;异常为10~15°。 侧位片:正常距骨与跟骨轴心线的交角为30°(跟距角),异常为5~10°。 六、鉴别诊断:(重点掌握)(图示) (一)新生儿足内翻:姿势性,无张力,自行恢复 (二)神经源性: 1.脊膜膨出meningocele,隐性脊柱裂。 2.大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3.小儿麻痹poliomyelitis后遗足畸形。 4.脊髓栓系综合征。 (三)多关节挛缩畸形 arthrogryposis Syndrome出生时许多关节僵硬于不同位置 (四)外伤性 肌腱、神经损伤,烫伤,疤痕感染性 七、治疗 Treatment 图示 原则:早诊断,早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6月) 1.手法矫正:<1月,松软型 ,效果好。 2.石膏矫正;>1月,僵硬型,为手术矫正作准备,每周更换石膏一次,疗程6月~1年。 (二)手术治疗 >6月,保守治疗失败及僵硬型,年龄在6月-18月(即1岁左右)最佳。方法 1.早期肌力平衡手术,软组织松解术 2.肌腱转位术 3.Turco手术 4.Mckay手术 5.Carroll手术 6.三关节固定术,年龄大于12岁 八、术后并发症 complications (一)前足内收 (二)平足 (三)复发 (四) 距、舟骨畸形 (五)足外翻 思考题: 1. 关于CCF病有哪些学说? 2. CCF病理改变主要有哪些? 3. ﹥6月CCF婴儿期和﹤6月儿童主要有哪些? 4. ﹥6月和﹤6月CCF治疗原则、方法有何不同? 5. CCF的鉴别诊断应考虑哪些疾病? 6. 手术治疗CCF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有哪些? 参考文献: 1、 小儿外科学教材(第四版)卫生部规划教材. 2、 小儿骨科学. 贾卫斗主编 3、坎贝尔骨科手术学. [美]S.TERRY CANALE 主编 示教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题目: 马蹄内翻足 本课目的:掌握临床表现、X线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重点:临床表现及检查、X线特征、治疗原则 难点:临床表现及检查、X线特征、鉴别诊断 授课方式:床旁示教 教学程序 马蹄内翻足 一、概述 二、病因 三、病理改变 四、临床表现及检查 重点 五、X线特征及其他辅助 重点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七、治疗 重点 马蹄内翻足 一、概述: 二、病因 多因素 三、病理 1.肌肉多数发育差,肌腱细弱 2.足跟韧带异常 3.胫后肌筋挛 4.距骨,跟骨,舟状骨等异常 四、临床表现: 前足下垂 足内收 踝内翻 小腿内旋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症状 : (二)、辅助检查 X线 (三)鉴别疾病 1.多关节孪书缩 2.神经原性马蹄足 如脑瘫,脊灰炎后遗症 六、治疗 (一)、治疗原则: 越早越好 手法治疗 石膏矫正 手术治疗(半岁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重医大小儿外科学教案18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2536226.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