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大道之行也_教案新部编本2.doc

收藏

编号:34014690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62.46KB    格式:PDF    上传时间:2022-10-31
  
15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大道 教案 新部编
资源描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20学年度第_学期任教学科:_任教年级:_任教老师:_xx 市实验学校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 teaching plan24大道之行也教案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1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2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探究创新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齐背桃花源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2介绍文章出处: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 49 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 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 teaching plan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二、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词句,翻译课文。(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天下为公 wi3讲信和睦 m5男有分 f n7编纂 zun2 选贤与能 j4 矜 gun6 货恶其弃于地也 w8 门闩 shu n(二)、解释:大道之行:施行。2选贤与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 举。3讲信修睦:修,培养。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4故人不独亲其亲:亲,意动词,以为亲。用如动词,这里可以译为奉养、亲,名词,指父母。赡养。5不独子其子:子,意动词,以为子。这里用如动词,可以译为抚育。子,名词,指子女。6、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所终,终其天年,养老送终。所用,为社会效力。所长,顺理成长。7皆有所养:供养。8不必藏于己:私藏。三、整体感知1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具体指导朗读。(1)提问:全文文字,共5 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学生明确: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一句是总提,以下三句是分述。“天下为公”,这是说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这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 teaching plan“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能出众用现代话来说,叫做“德才兼备”。“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样才能丰衣足食。以上两个方面主要是就物质生活说的。(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语。文章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就是拿现实社会跟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个结论非常鼓舞人心。(2)教师分层指导朗读。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第三:“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3)教师范读或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余学生循声低和。(4)全班齐读课文。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 teaching plan2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四、合作探究: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2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才能丰衣足食。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粘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3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4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黄帝、颛臾、帝齿、尧、舜)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 teaching plan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又高于“五帝之世”。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5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推知鳏寡孤独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6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几个名人的事例。拓展延伸:“大同”是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例:1洪秀全(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洪秀全2梁启超(梁启超(1873 1929)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是位爱国主义者、世界名人。1890 年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求学于万木草堂,。)受康有为的影响锐意维新。参与“公车上书”3孙中山(民族、民生、民权)4林觉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妻决别书)四、课堂小结1“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让我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2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来社会。或者以“我在公元3000 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Excellent teaching plan全文结构:板书设计: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大道之行也_教案新部编本2.doc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40146902.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