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探界者”钟杨》 高一语文 课件+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收藏

编号:33942655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1.20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2-10-15
  
5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探界者”钟杨 《“探界者”钟杨》 高一语文 课件+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探界者 钟杨 语文 课件 教案 统编 必修 上册
资源描述:
“探界者”钟扬 教学目标 1.分析概括人物主要事迹;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写人手法。  2.体会钟扬在科学上的探索精神以及在工作上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所表现出的崇高美。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形象在当代的意义。 3、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真惜粮食、珍爱劳动成果,养成好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教学难点 赏析文章语言,描写,分析行文特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钟扬简介 最美奋斗者——钟扬 钟扬(1964—2017),湖南邵阳人,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2017年9月25日,钟扬同志在去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感动中国颁奖词: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2. 作者简介 叶雨婷,河北人,90后年轻记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报》记者。主张记者要把新闻事实呈现给读者,让他们自己去判断,要做真正能在大家心中产生触动的报道。 二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通读全文按照下面的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处的内容。 ①探学习工作之界  ②探植物学之界 ③科普成为副业  ④探教书育人之界 ⑤探寻生命边界,甘愿成为先锋  二 这篇通讯是怎样搜集材料、组织材料、逐步展开的?请认真思考,在组内交流、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特点描述 课文标题 《“探界者”钟扬》,来自主人公所从事的事业的特点 切入点/主题 钟扬的多重身份集中呈现 层次 逻辑 先写什么 钟扬顺利的求学和仕途经历 再写什么 钟扬在收集种子、坚持科普、“接盘”研究生等诸多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 最后写什么 钟扬的牺牲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经典议论语句 “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在探寻生命的边界时,他甘愿成为一个先锋者。” 材料来源 事实追述、文献资料、实物(小纸条)、访谈接触过被报道者的人(卢老师的话等) 三 结合上述表格内容,探究文本的写作特色 1.行文线索清晰 本文是以时间为行文线索从少年到青年最后牺牲,结合人物身份变化来进行报道的。报道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2.选材典型 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等不同时间段,不同身份,都选取典型事例,从他进行科研、带领团队、培养学生等多个方面表现钟扬的精神品格和人格魅力。 3.正侧结合刻画人物 如文中对钟杨的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等,都属于正面描写,通过他人之口讲述钟扬的事迹,如写钟扬不在意生活品质与致力于种子收集的对比,藏族同事对其“大胆”的评价等,是侧面描写。 4.叙议结合 “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在探寻生命的边界时,他甘愿成为一个先锋者。” 在记叙事件的同时,插入议论抒发感情,揭示生命的普遍意义和社会价值,从而更具深度和高度。 四 深入研读,逐段品味文章内容 (一)阅读课文开头及“‘英雄’少年”“种子达人”两部分,完成下面问题。 1.下面对课文前半部分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介绍草本植物“拟南芥”的特点,是为了引出有植物学家身份的钟扬。 B.文中写钟扬开“结婚证明”的事,表现了钟扬在生活中雷厉风行的性格特点。 C.文中写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反衬了他对种子事业的认真与执着。 D.钟扬之所以要收集种子,是因为他对青藏高原有着独到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 明确:选D。“是因为他对青藏高原有着……深厚的感情”于文无据。钟扬收集种子是因为他对基因与种子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扎根在此,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 2.在“‘英雄’少年”部分中,钟扬的“不安分”体现在哪些事上?请简要概括。 【明确】①考上少年班后补习数学、物理;②进入大学后一边忙着学生会宣传委员的事务,一边坚持每月往家里写信;③本来学习无线电专业,对植物学产生浓厚兴趣后转向用计算机技术研究植物学问题;④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工作后,用两年业余时间旁听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 (二)阅读课文“科学队长”“‘接盘’导师”“生命延续”三部分,完成下面问题。 3.下面对课文后半部分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科学队长”部分中写钟扬“在科普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B.钟扬用很大的精力做科普是因为他愿意教人,认为对中小学生开展科学教育乃至思维教育非常重要。 C.钟扬招研究生招得特别多,总是解决最后的兜底问题,这体现了他的责任与担当。 D.当钟扬的工作重心转到西藏时,他在研究生招生方面倾向性渐强,开始无条件招收少数民族学生。 【明确】选D。钟扬并非“无条件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文中引钟扬的话说“只需要有一颗热爱植物学的心”。 4.对于钟扬来讲,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根据“生命延续”部分加以概括。 【明确】①多方面探寻生命的边界,甘愿成为先锋者,拼命工作,忘我投入到各项事业中;②毫不畏惧生命的结束,认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体现在科学探索之路的延续中,体现在其他人梦想的完成中。 5.“种子达人”部分中引述了西藏大学理学院一位同事的话“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这里的“惊险”和“惊喜”分别指什么? 【明确】“惊险”是指钟扬身体状况不好,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惊喜”是指因为钟扬的坚持与经验,他们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 6.赏析“科学队长”部分开头所引钟扬的一段科普文字:生命诞生以来,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简单与复杂并存,繁盛与灭绝交替,奏响了一篇篇跌宕起伏的演化乐章,其间洋溢着生命诞生与繁盛的欢颂,伴随着物种灭绝与衰落的悲怆。 【明确】这段话细腻而又富有文采,准确、生动地概括了生命演化的进程,表达了对生命演化的深沉思考,包含着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文段既有生物学术语,又使用了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体现了科普文科学性与文学性结合的基本特点。 五 群文比较阅读 1. 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他们三个人的工作岗位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却体现着许多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一下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点拨】  ①热爱本职工作,致力于做好本职工作; ②有责任,有担当,有着崇高、远大的理想; ③面对困难、挑战,不屈不挠,不懈奋斗; ④主动探索,勇于实践; ⑤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 2、这三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何异同? (1)文章结构: ①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倒叙手法。 ②《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都采用了小标题,层次清楚,结构鲜明。 异:《心有一团火》没有用小标题,直接叙述人物事迹。 3. 三篇文章在和刻画人物方面各有哪些异同 刻画人物: ①《喜看稻菽千重浪》以正面描写人物为主,《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则采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人物。 ②《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在描写人物时注重细节描写;《“探界者”钟扬》则主要是概述事迹。 ③《喜看稻菽千重浪》多处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界者”钟扬》多处用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既有人物语言描写、行动描写,也有人物的心理描写。 (详见课件) 六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各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探界者”钟杨》 高一语文 课件+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39426552.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