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类型脑 医学影像学讲义3.脑肿瘤

收藏

编号:33656221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03M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2-09-21
  
5
金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医学影像学讲义 医学影像 讲义
资源描述:
脑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陈建宇1.原发性 80%,来源于颅骨、脑膜、脑组织、血管、垂体、颅神经和先天性胚胎残余组织胶质瘤(50%)、脑膜瘤(14%)、垂体瘤(11%)、听神经瘤(7%)2.继发性转移瘤、邻近器官侵犯(20%)颅脑组织的肿瘤检查方法nX线平片少用。主要观察有无骨质增生、破坏,蝶鞍有无增大,有无钙化灶等(对颅咽管瘤、垂体瘤有一定的定性作用)。nCT-常用。nMRI-常用。多方位、多参数。nDSA-主要用于血管性病变一、直接征象 1.肿块或占位性病变。2.异常的密度或信号强度改变 3.增强后扫描肿瘤有程度不一的强化颅脑肿瘤的CT、MRI诊断征象二、间接征象 1.1.周围组织结构的移位,严重可有脑疝形成2.肿瘤周围的脑组织间质性脑水肿3.骨质改变n 颅脑肿瘤的定性诊断 以解剖部位为指引,先定位然后做定性鉴别诊断,有利于临床影像诊断。脑实质内脑实质内脑实质内脑实质内 脑实质外脑实质外脑实质外脑实质外 鞍区鞍区鞍区鞍区 桥小脑角区桥小脑角区桥小脑角区桥小脑角区 脑实质内的原发性脑肿瘤,主要是胶质瘤(约50%),其次有血管母细胞瘤和一些少见的脑肿瘤胶质瘤 I 级T2W FlairT1W Gd+MR:39547n n星形细胞瘤(约3/4)n n少枝胶质瘤(510%)n n室管膜瘤(311%)n n髓母细胞瘤(48%)n n脉络丛乳头状瘤/癌胶质瘤的分类胶质瘤的分类(按胶质细胞的组织学类型(按胶质细胞的组织学类型(按胶质细胞的组织学类型(按胶质细胞的组织学类型)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低级星形细胞瘤:即I-II级,异形细胞50n n成人(岁)成人(岁)-好发于大脑半球,以好发于大脑半球,以II II级多见,实质性肿块为主级多见,实质性肿块为主n n儿童儿童-较少见,多发生于小脑半球,以较少见,多发生于小脑半球,以I I级多级多见,囊性肿块为主见,囊性肿块为主脑实质内肿瘤星形细胞瘤脑实质内肿瘤星形细胞瘤 I 级级T2W Gd+Gd+MR:39547星形细胞星形细胞瘤瘤 I 级级(占位效应不明显)占位效应不明显)占位效应不明显)占位效应不明显)MR:40013星形细胞星形细胞瘤瘤 I 级级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高级星形细胞瘤:III-IV级,异形细胞50n n肿瘤细胞分化不良,生长快,恶性程度高肿瘤细胞分化不良,生长快,恶性程度高n n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高级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高级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n n肿块的占位效应明显,边缘呈浸润性生长,边肿块的占位效应明显,边缘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模糊不清,可越过中线向对侧蔓延。界模糊不清,可越过中线向对侧蔓延。n n肿瘤内坏死囊变多见,有时可见出血,肿块周肿瘤内坏死囊变多见,有时可见出血,肿块周围有明显较大范围的指状脑白质水肿。围有明显较大范围的指状脑白质水肿。n n增强后边缘呈不规则的环状明显强化。增强后边缘呈不规则的环状明显强化。右颞叶右颞叶星形细胞星形细胞瘤瘤 级级MR:39985T2W T1W Gd+右颞叶右颞叶星形细胞星形细胞瘤瘤 级级MR:39985T2W Gd+T2W Gd+星星形形细细胞胞瘤瘤级级MR:53847转移瘤转移瘤n n多发生于中老年人n n经血行转移n n常为多发、圆形病灶n n易坏死、瘤周水肿明显脑多发性脑多发性腺癌转移腺癌转移脑多发性腺癌转移脑多发性腺癌转移脑神经母细胞瘤转移脑神经母细胞瘤转移MR:53850周围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并脑转移并脑转移并脑转移并脑转移MR:39491 脑实质外的原发脑肿瘤的种类的原发脑肿瘤的种类较多,主要有脑膜瘤、神经鞘瘤和较多,主要有脑膜瘤、神经鞘瘤和垂体瘤,其次有颅咽管瘤等。垂体瘤,其次有颅咽管瘤等。脑实质内外肿瘤的鉴别脑实质内外肿瘤的鉴别n n骨质改变:多见于脑外肿瘤;n n广基与硬膜相贴:多见于脑外肿瘤;n n脑沟脑池的变化:脑外肿瘤所在处脑沟脑池闭塞,邻近的脑沟脑池增宽;n n脑回挤压征:见于脑外肿瘤;n n软脑膜血管改变:内移为脑外肿瘤,外移为脑内肿瘤脑膜瘤脑膜瘤n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或脑膜上皮细胞n好发于40-70岁的成年人。n紧贴硬膜的脑实质外肿块,约90%是发生在小脑幕上部位。少数脑膜瘤可发生在脑室内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n球形或半球形实质性肿块,少数呈扁平匍匐性生长。肿瘤边界清楚,可见增粗血管影包绕n肿瘤等、稍高密度,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n与脑膜、颅骨或大脑镰宽基底相贴,“尾巴”征n“脑回挤压”征,周围脑组织水肿不明显n局部颅骨可有侵蚀破坏变薄,或明显增厚,甚至有颅骨外的肿块形成。大脑镰旁脑膜瘤大脑镰旁脑膜瘤脑膜瘤脑膜瘤+C脑膜瘤脑膜瘤脑膜瘤脑膜瘤T2WI T1WI Gd-T1W脑膜瘤脑膜瘤累及颅骨的大脑镰旁脑膜瘤累及颅骨的大脑镰旁脑膜瘤T1W Gd+Gd+桥小脑角的常见肿瘤桥小脑角的常见肿瘤n听神经瘤(听神经瘤(75%)n脑膜瘤(脑膜瘤(8-10%)n其其次次是是胆胆脂脂瘤瘤(上上皮皮样样囊囊肿肿)、血血管管性性病病变变和和神神经经鞘鞘瘤等。瘤等。听神经瘤听神经瘤n n良性肿瘤,好发于中年人;n n早期位于内耳道,长入桥小脑角;n n为神经鞘瘤,可退变、出血,信号不均匀;n n肿瘤囊、实性混杂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可见内耳道扩大。听神经瘤听神经瘤听神经瘤听神经瘤听神经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颅咽管瘤(一)一)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分布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分布 颅咽管瘤是先天颅咽管残余组织(Rathkes囊)发生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5-4%,但在儿童则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之一。本病可见于儿童和成人任何年龄,但70%发生在15岁以下,发病的高峰年龄亦在13-15岁。性别分布儿童与成人不同,儿童以女性多见,男女比约为1:2。成人组织则不存在性别之差。颅咽管瘤颅咽管瘤(二)(二)好发部位及肿瘤类型好发部位及肿瘤类型 按照颅咽管与鞍膈的关系,可分为鞍内、鞍上、鞍内鞍上和脑室内肿瘤。以鞍上和鞍内鞍上多见,鞍内和脑室内少见。按肿瘤的成份可分为三型,即囊实性混合型,最多见;囊性型和实性型(少见,仅约占4%)。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 n n 部位部位:鞍内、鞍上或两者有之。n n 形态形态: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状,边缘规整。n n 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囊、实性多见;可有钙化,不规则或蛋壳样钙化。增强后实性组织强化明显,囊性组织无强化,囊壁可强化。无瘤周水肿。例例1(T1WI)T2WIT1WI-contrast颅咽管瘤颅咽管瘤颅咽管瘤颅咽管瘤垂体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垂体大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n n1 1、部位部位部位部位:位于垂体窝,可突向鞍上,两侧海绵窦:位于垂体窝,可突向鞍上,两侧海绵窦:位于垂体窝,可突向鞍上,两侧海绵窦:位于垂体窝,可突向鞍上,两侧海绵窦和蝶窦内,是诊断垂体大腺瘤的主要依据之一。和蝶窦内,是诊断垂体大腺瘤的主要依据之一。和蝶窦内,是诊断垂体大腺瘤的主要依据之一。和蝶窦内,是诊断垂体大腺瘤的主要依据之一。n n2 2、形态形态形态形态:包括圆形、类圆形、葫芦形和不规则形。:包括圆形、类圆形、葫芦形和不规则形。:包括圆形、类圆形、葫芦形和不规则形。:包括圆形、类圆形、葫芦形和不规则形。葫芦形多由于肿瘤向上生长,突破鞍隔时受鞍隔葫芦形多由于肿瘤向上生长,突破鞍隔时受鞍隔葫芦形多由于肿瘤向上生长,突破鞍隔时受鞍隔葫芦形多由于肿瘤向上生长,突破鞍隔时受鞍隔的限制两边狭窄而形成。的限制两边狭窄而形成。的限制两边狭窄而形成。的限制两边狭窄而形成。n n3 3、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等密度或等信号。肿瘤内可慢性:等密度或等信号。肿瘤内可慢性:等密度或等信号。肿瘤内可慢性:等密度或等信号。肿瘤内可慢性坏死出血,也可液化囊变呈低信号。增强扫描肿坏死出血,也可液化囊变呈低信号。增强扫描肿坏死出血,也可液化囊变呈低信号。增强扫描肿坏死出血,也可液化囊变呈低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但强化程度不如残存垂体腺组织。瘤呈明显强化,但强化程度不如残存垂体腺组织。瘤呈明显强化,但强化程度不如残存垂体腺组织。瘤呈明显强化,但强化程度不如残存垂体腺组织。垂体大腺瘤垂体大腺瘤垂体大腺瘤垂体大腺瘤垂垂体体大大腺腺瘤瘤+C 麻雀鸟?美丽的禾雀花!麻雀鸟?美丽的禾雀花!本节科重点本节科重点n n脑出血的分类、常见CT表现n n脑梗塞的表现、腔隙性脑梗塞表现n n常见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脑 医学影像学讲义3.脑肿瘤
链接地址:https://www.jinchutou.com/shtml/view-336562211.html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