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史论和工具材料选择专业教学理念

11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3239826
  • 上传时间:2022-0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6.3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一章、史论和工具材料选择、专业教学理念第一部分史论和工具材料选择第一节纸自战国时期使用竹简到汉初的木牍,以及帛类丝织品,书写材料的变革至纸出现是在 西汉,发明了用麻类植物纤维造纸,如西安发现的西汉麻纸及陕西扶风发现的汉宣帝时期麻 纸。时西汉人已有羊皮、莎草为纸。造纸的植物纤维主要分韧皮纤维、茎纤维、种毛纤维;草本韧皮纤维如大麻、宣麻,木本韧 皮纤维有桑、楮、藤;一年生茎纤维如稻草、麦杆、芦苇,多年生茎纤维如竹;种毛纤维主 要是棉花。纸的种类以纤维区分大致有麻纸、皮纸、藤纸、竹纸、棉纸、穰纸、海苔纸、密香纸 (以密香树皮和树叶造纸)、草纸(如安徽之龙须草、蜀之蓑衣草)等。根据纸的加工工艺 区分大致有生纸、熟纸、本色纸、染色纸、洒金纸、泥金纸、蜡笺、粉笺、粉蜡笺、硏花纸、 描金纸、油纸、贴落、单宣、夹宣、硏光纸等。根据纸的产地区分大致有宣纸,蜀纸,浙江炎IJ纸、温州皮纸、临安纸、宣阳纸,广西都 安纸,河北迁安纸、江西纸、河南纸、贵州纸、福建纸、和纸(日本产)、高丽纸等。 根据纸的规格区分大致有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匹、丈二、丈六、对联纸、八尺屏、 扇面纸、信笺纸。古者横卷高度约一尺余

      2、,宽度有限,至南唐时才有大幅度增长,澄心堂纸 至长者可至五十尺为一幅,至宋代曾有长至近二十米者(赵佶书大草千字文卷)。至明、 清,高度超过五尺、六尺、八尺,宽度二尺、三尺者开始普及。宣纸生产自唐代始,初用青檀树皮,宋、元以后用楮、麻、竹及草为原料,以其绵韧、 细密、洁白、墨韵层次丰富著称。徽宣做熟纸是以生宣经过上矶、染色及涂蜡、洒云母等再 加工,又名素宣、矶宣、加工宣。或有用蛋青、豆浆涂过的,熟宣的品种大致有槟榔、珊瑚、 煮锤、蝉羽、云母笺、蝉衣、冷金、灰金、雨雪、冰雪、蜡笺、各色虎皮、罗纹等;生宣有 净皮、夹贡、玉版、单宣、棉连、十刀头等,也可以据配料分为特净、净皮、棉料三类。 蜀纸主要产地为广都、夹江,古以麻、棉、布、楮、草为材料,隋时盛产楮纸。蜀纸的主要 品种有玉版、贡余,经屑、表光则为纯麻纸。苏轼东坡志林曾载蜀纸之布头笺“取布头 机余经不受纬者治作之。”以楮树皮为原料有假山南、假荣、冉村、竹丝等名品,笺纸类以 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著名。今之浙江造纸以富阳、温州、临安为盛,富阳主要以竹,温州、临安主要用皮。古者 以炎IJ (今之奉化、嗦州接壤处之炎IJ溪及余

      3、杭由拳村)纸质量高,自唐始以藤为材料。苏轼和 人求笔迹载:“从此刻藤皆可吊。”嗦志载刻纸有五式:藤用木椎椎治,坚滑光白者曰 睡笺,莹润玉者曰玉版笺,用南唐澄心堂纸样者曰澄心堂笺,用蜀人鱼子笺法者曰粉云罗笺, 造用冬水佳,敲冰为之者曰敲冰纸。今莫有传其术者。湖南浏阳生产的二贡纸以嫩竹纤维制成,纸质细嫩、滑腻,吸水性强。每张纸抄出来都是生纸,熟纸是在生纸的基础上再加工而成,再经过施胶(或以具有 胶性的蛋青、白芨、豆浆)、矶、加蜡、硏光后才制成熟纸的。生纸具有吸水性及渗水性, 熟纸则不会渗化,吸水力极弱,经硏光后熟纸比原来的生纸不仅光洁,而且紧密;生纸柔软, 熟纸坚韧;熟纸因施胶矶而比原来的生纸略涩;熟纸久藏可能脆裂及产生漏矶现象,生纸久 藏成陈纸(如陈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可产生“风矶”效应,带有熟性,视环境情况可 至半生熟或七、八成熟,而不会产生脆裂。熟纸笔触清晰稳定,但忌多水多墨,生纸笔触视 水分多少多有晕渗,水越多越不稳定,甚至可能完全糊掉笔触;熟纸笔触不会向背后渗透, 而是凸出来,近于篆刻阳文状态。相对而言,生纸笔触凹下去,近于阴文状态。半生熟纸视 其生纸比例,半熟以上者多熟性,

      4、以下者多生性,可兼二者之优势。生纸之使用自明代始, 初以半生熟为主,笔触多渗透性少渗化性,滋润中有厚重之质,用法以王铎、傅山、徐渭为 典型。同时,他们选用绫绢本(明末清初的板绫)也带有一定的生性,“水走墨留”,但其渗 水及渗透状况与今天的耿绢(生绢)效果差异较大。今之用纸生熟的选择与明清以前的古法 习惯不同,最大差异者,明以前作书完全用熟,今之作书者几乎张张全生,仍言欲取晋唐法。 于临帖多不究原帖纸质、纸性(范本亦无标明),用纸与原帖无相似处,致使笔法动作及笔 锋状态严重变形。制蜡笺、粉笺、粉蜡笺、金笺、朱红笺等工序大致相同,先选上好料纸如绵纸等, 用胶矶水(胶六矶四或胶七矶三)过一道,再将笺粉如朱砂、金粉研细,和浓胶重研,平涂 纸上,或将笺粉直接以筒吹匀至纸上,后罩清矶水,最后打蜡硏光。各种颜色笺之不同为其 所涂笺粉或呈油蜡性、或呈粉性、或呈略带少许金属性,打蜡硏光程度不同,纸性有差别。 书写时如墨呈油性而不粘纸,可调配少许高度白酒入墨。以上各类笺纸因料纸上有涂层,己 不再是原料纸纸性,其笔触细腻、肯定,为熟性。若有折痕,容易断裂,不能还原。彩色粉 笺、蜡笺、粉蜡笺的颜色大致有朱红、

      5、深青、明黄、深檀、深绿等,亦可单面或两面饰以洒 金,此法多用于明清宫廷御用纸。屑金、片金、泥金等洒金纸三式,小片细碎如雨者称屑金、销金、雨金;大片者称片金;全 部用金者称泥金、冷金,分有纹、无纹两类。其材料为金箔,有以刀切亦有揉碎者。料纸施 胶后,趁湿洒于纸面,稍压即成。米芾书史载:“王羲之玉润帖是唐人冷金纸上双 钩摹出。”夹宣(二层夹、三层夹)相对于单宣而言,用所谓单抄双晒法,即将纸浆抄出时趋湿迭在一 起,微干压之即成,三层夹则迭三层。夹宣可再分层剥开,书写后同样可以剥开,高水平装 裱师均可如此。生绢亦称耿绢,矶绢即为熟绢。染绫绢所用颜色就以植物性染料为主,同时应在染料中兑适 当的胶矶水,以固定颜色,使之持久不褪。矶绢用的胶矶水不宜过浓,用舌尖尝,稍涩即可。 手法是先将广胶用热水溶化调匀,选上层胶水使用,再将明矶溶化,将矶水与明胶水掺合, 不断翻倒,使之充分融合。胶矶的用量为一矶二胶。用胶矶的比例与所处地区的气候有关, 亦与季节相关,有记载云:“冬日胶一两,用矶三钱,夏日胶七矶三最宜。”如果用胶矶过浓, 既难行笔,又难于保存。如元代李衍所云“太过则绢涩难落墨。”如清代沈宗骞所云“夫绢

      6、 之所以不久者,矶重故耳,今人不解用矶道理,生绢上欲以胶矶糊没其缕眼,不糊没又不可 以作画,故绢地不数年使碎裂无完,尝闻前人论云轻粉入绢素,捶如银板。古者多 用蛤粉,今当以石灰代之。”上述描述的具体做法是先将耿绢在石灰水里拉一遍,晾干,熨 平,捶之,再略上淡胶矶水。如此便可以保证画面所着色经久不变。染色时事先需要将颜色用温水泡开,取汁,残渣需研磨精细后才能再次使用。之后句兑纯净 牛皮胶(俗称广胶),胶需以热水溶解,取上浮的胶汁与色汁兑用。一般记载调染布匹、瓷 器颜色配方如下,染绢、纸亦可用,供参考。第二节墨我国已有四千七百年的制墨历史。秦初为天然石墨,以竹挺点漆,研磨石炭为计而书。西周 始烧烟制墨,据述古书法纂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 陶宗仪辍耕录载:“上古无墨,竹挺点漆而书,中古方以石磨计,或云是延安石液。至 魏晋时,始有墨丸,乃漆烟、松煤(即松烟。麝煤为墨烟之俗称)夹和为之。所以晋人多用 凹心砚者,欲磨墨贮沈耳。自后有螺子墨,亦墨丸之制造。”烧墨烟法据宋李孝美墨谱载,分采松、造窖、发火、取煤(墨烟)、和制、入灰、出灰 七个阶段。据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先将

      7、松树流去香,然后伐木。凡松香有一毛未 净尽,其烟造墨终有滓结不解之病。凡松树流去香,木根凿出一小孔,驻灯缓炙,则通身膏 液就暖倾流而出也。凡烧松烟,伐松渐成尺寸。鞠蔑为圆屋,如舟中雨蓬式,接连十余丈, 内为通烟道路。燃薪数日,歇冷入中扫刮。凡烧松烟,放火通烟,自头撤尾。靠尾一二节者 为清烟,取佳墨入料。中节者为混烟,取为时墨料。尹润生在漫谈古墨中论及其偶见古墨上载制墨法:“按韦仲将古法,酌以君房氏旧传, 以桐子油五石和漆十二,以紫草染灯心,独炷得烟百两。入龙脑、熊胆、麝脐、金箔,如数 法制,清胶捣铁臼中,凡三万杵始成。烧烟后和胶成形法,以奚廷珪(南唐时赐国姓李)法:每松烟一斤,用珍珠三两、玉屑一两、 龙脑一两,和以生漆捣十万杵。故坚硬如石,于水中三年不坏。后来添加剂多以麝香、冰片、 秽木皮、石榴皮酸合成,以防胶变质、墨身变形。墨烟分为松烟、油烟、漆烟、工业炭烟四种。松烟(包括桐木烧烟)浓黑、无光、朴素,入 水易化,黑度强。经漂、筛,除去杂质,和胶及麝香、冰片等添加剂。油烟墨以桐油、猪油、麻油烧烟,其特点是黝黑光灿,屠隆在其考盘余事中称:“松烟 墨深重而不姿媚,油烟墨姿媚而不深重。”油烟

      8、品种分为五石漆烟、超贡烟、贡烟、顶烟, 其油料相仿,惟添加药材、香料等不同。漆烟墨始于宋代,宋墨工沈珪以松煤杂脂漆滓烧烟, 精黑发光。狭义的漆烟以生漆为原料,广义的漆烟是形容其光亮如漆,主要成分为油烟。如 微墨之超顶漆烟采用生漆、猪油、桐油、麝香、冰片、金箔、公丁香、猪胆等贵重原料制成, 细腻滋润,泛紫玉光泽,内香外不香,研磨至尽而香不衰,被誉为“坚如玉、纹如犀、黑如 漆。”工业炭烟主要是以煤烟为主,虽乌黑而有光泽,但灵动性不及以上三种。因烟道不同位置所 取墨烟质量不同,又分选烟、特烟、精烟、加香墨四档,选烟为近火处选下来的,属次墨; 油烟与选烟混合,称特烟墨,属中档;精烟属于一般墨;加香墨因黑色暗淡,且胶易霉变, 属最差者。除黑色墨之外,还有朱砂及银朱所制朱墨、朱碼、石黄、石青、石绿、车渠白、紫钮卩、黄丹、 雄黄、赭石等颜料墨。墨的胶性大小可分为重胶、轻胶、中胶,和胶比重极多者谓之重胶墨,轻者轻胶墨,中者中 胶墨。胶的作用除粘和墨烟之外,也有助于护笔形,但胶过重则会滞笔,行笔不畅。一般而 言,细线、快速行笔者宜用轻胶,促其畅;宽线、长线、缓行者可用重胶,如行草书多用轻 胶,临写金文、

      9、汉碑、北碑大多用重胶。墨汁中的胶性大小对线质、笔触影响极大,我国近 代对墨汁分类极为笼统,大凡墨汁统称书画墨,且普遍胶重,重胶多适用于画家大量兑水所 需,与书家主要追求浓黑、厚重等目的有所区别。今人普遍不用墨锭以砚磨墨,久之危害极 重。墨锭胶性随之存放日久而越来越和,所以古墨、老墨普遍优于新墨。若因存放不当致使脫胶 者,磨墨时加入适量的黄明胶(以热水溶解后再与墨相研)相补,即可防其脱墨、跑墨。 磨墨时以左手为宜,可先将墨锭底部略蘸清水浸泡,使之微软,不必太久,滴水以少为宜, 再逐滴边磨边加,手势重按轻转,保持墨身端正,先慢后快,切忌急于求成,发力要匀而稳。 一般当日用,当日磨,做宿墨则需隔夜再用。墨锭的保存需防晒防潮防霉,宜放至阴凉处, 磨墨用水尽量避免化学成分(如漂白粉)的影响,茶水会败墨色,热水能将墨胀裂,一般用 矿泉水或蒸憎水、纯净水。墨汁要用新鲜,因墨汁中有防腐剂,一般可存放三至五年,但如果保存不当或己过期,开瓶 时会有异味,没有麝香、冰片等清香,说明己变质。第三节笔用动物毛作笔盖始于商周,实物发现最早见于战国,如战国时期楚笔出土于长沙左家公山木 椁墓,笔管系竹,笔毫为兔箭毛,且扎覆于竹管外围,裹以麻丝,鬃以漆汁,笔锋尖挺,用 以写竹简。同时应配以竹削刀,用以修改笔误、衍字。至秦始,逐步改进,在笔管端部开凿 笔腔,将笔头纳入笔管,插入竹制笔套内,于笔套两侧,中间镂空,以便取笔。汉笔形制承 秦制,于笔毫开始改进,特别是笔头中含长毫,有蕊有锋,外被短毫,以便蓄墨,笔管尾端 削尖,以便簪发。东汉以后,在毛笔制作的工序上有一道缠纸法,用麻纸束缚笔心根部,再将笔头入笔腔。此 法最早着录见于托名王羲之的笔经,云:“采毫竟,以纸裹石灰计,微火上煮令薄沸,所 以去其腻也。先用人发杪数十茎杂青羊毛并兔暮,惟令齐平,以麻纸裹柱根,令治。次取上 毫薄薄裹柱上,然后安之。”此法盛行于晋唐,有实物参者如一九九三年江苏江宁县下坊村 晋墓出土晋笔长10.2cm,中宽1.4cm,以2.5cm丝帛束紧笔头,相当于麻纸缠于笔。其后此 法随空海传至日本,在其奉献笔表中载:“其中大小长短强弱齐尖者,随字势粗细,总

      《史论和工具材料选择专业教学理念》由会员ss****gk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论和工具材料选择专业教学理念》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