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鼎胜矿业有限公司百丈岩钼(钨)矿40万吨年采选工程环境影响补充报告书.doc
18页安徽鼎胜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百丈岩钼(钨)矿40万吨/年采选工程环境影响补充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安徽鼎胜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二零一三年七月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安徽鼎胜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百丈岩钼(钨)矿40万吨/年采选工程位于皖南山区北部的青阳县城110°方向,行政区划隶属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酉华乡管辖(地理位置图见图1)本项目采矿权面积为2.917km2,年采原矿40万t,配套选厂规模为1500t/d,服务年限16年项目投资1486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123.7万元该项目于2009年7月获得安徽省环保厅《关于安徽鼎盛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百丈岩钼(钨)矿40万吨/年采选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的函》(环评函【2009】64号)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将白钨精矿中含硫控制在白钨一级标准,减少选矿厂粉尘的排放,本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发生了变更项目现新增一台4t/h锅炉用于选矿,在选钼后选钨后添加脱硫工序,并将原环评中三条500t/d独立选矿生产线调整为一条1000t/d、一条500t/d选矿生产线原环评中针对皮带输送、破碎机及振动筛工作时产生的含尘废气设计采用的四台WSCⅡ型振弦栅洗涤湿式除尘器,现变更为布袋除尘器。
根据安徽省环保厅对本项目环评报告书的批复要求,新增了充填站,将部分尾砂实施充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本项目生产工艺及污染防治措施发生了重大变动,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为此,安徽鼎胜矿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安徽鼎盛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百丈岩钼(钨)矿40万吨/年采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书》为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精神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更好地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特编制《安徽鼎盛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百丈岩钼(钨)矿40万吨/年采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书(简本)》2、建设项目变更概况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文件以及现场踏勘可知,目前本项目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基本建设完毕工程采矿规模与采矿工艺按照原环评建设,未发生变更实际建设主要变更内容如下:(1)选矿工序为了提高选矿回收率,原常温选矿工艺调整为高温选矿工艺,因此,项目增设4t/h锅炉一台锅炉房占地面积约20m2,新增锅炉为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4t/h,燃烧方式为链条炉排燃烧,燃料为市售低硫烟煤,耗煤量为549kg/h(4.39t/d,1450t/a)。
锅炉自带多管旋风陶瓷除尘器,除尘效率大于95%,对SO2和NOX没有脱除效果锅炉烟气经处理后通过烟囱排放,烟囱高35m,内径480mm为了提取尾矿中的硫,选矿工艺在选钨和选钼之间增加了选硫工序,新增添了浮选机和硫精矿脱水池原选矿工艺设计3条500t/d选矿生产线,变更后选矿生产线改为两条,一条生产线为500t/d,另一条生产线为1000t/d与原环评相比,选矿设备主要在规模上发生了变化原环评中选矿厂设计采用湿式除尘器,考虑到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低(除尘效率约98%),供、排水比较困难因此,建设过程中将除尘设备变更为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处理的粉尘更容易处置,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2)办公生活区原环评中规划建设的办公生活区位于离矿山主平硐直距约1.7km的平元村,建筑面积约9100m2,目前已建设完毕为了生产需求,建设单位在选矿工业场地西北侧新建了一栋办公楼,并配建员工食堂和休息室3)充填站根据安徽省环保厅对本项目环评报告书的批复要求,建设单位考虑新增充填站,将部分尾砂实施充填充填站占地面积约1800m2,设计充填能力为40万t/a3、项目合理合法性分析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限制类项目,本项目早在2009年已经取得了国土资源部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和安徽省与池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同意其开展前期工作的确认函,与国家政策不矛盾。
本项目符合《安徽省钨钼锑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安徽省非煤矿山“十二五”整治与发展规划》与《青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中的规定,不违反《安徽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和《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综上所述,本次补充评价认为项目变更符合相关产业政策与规划要求,项目可行二、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空气环境现状各监测点SO2、NO2小时浓度、日均浓度以及TSP、PM10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的二级标准要求,各监测因子单因子指数均小于1,说明监测期间各监测点的空气环境质量良好与原环评监测数据比较可知:工业场地和平元村TSP和PM10浓度值略有升高,可能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导致的平元村和盘台保护区SO2和NO2浓度略有升高,原因可能是当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车流量增加导致的2)水环境现状地表水体各监测断面监测因子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要求,说明当地地表水各河段水质整体情况较好在与原环评监测数据相比较,本项目上游对照断面水质基本保持不变,排污口下游百丈岩溪和清坑河水中石油类、COD、NH3-N、氟化物、Zn和SS等监测数值较第一次环评期间监测数值有所增高,而pH和DO数值则略有下降,可能是因为施工过程中生活污水排放导致的。
但废水排放对水体的影响程度不大,尚未导致水环境功能发生变化3)声环境现状各噪声监测点的昼夜等效连续声级全部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当地声环境质量良好现声环境监测数值较第一次环评期间监测数值没有较大变化,由此可见项目建设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建设内容发生变更,大气污染源和噪声污染源源强发生了变化,评价内容主要针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环境风险补充评价工作范围见表1表1 评价工作范围环境要素评价工作范围环境空气以采选工业场地为中心5×5km2范围内作为环境空气评价范围水环境本项目排污口下游5km声环境矿山工业场地以外200m范围内的区域环境风险盐酸储罐外3km范围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污染物产生、治理措施及排放情况A、废气工程变更后,主要新增废气污染源为燃煤锅炉废气,锅炉烟气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湿式除尘工艺变更为布袋除尘将导致粉尘排放的变化;项目新增无组织排放源包括充填站尾砂、燃煤和炉渣堆场可能产生的扬尘以及浮选加药过程中产生的盐酸酸雾锅炉自带1台XD型多管陶瓷旋风除尘器(η尘=95%),燃煤产生的烟气经净化后通过高35m的烟囱排放。
锅炉烟气经陶瓷多管旋风除尘器处理后,外排废气中烟尘、SO2和NOX的排放浓度分别为131.00mg/m3、687.44mg/m3和252.81mg/m3选厂除尘设施变更为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较原环评中的WSCⅡ型振弦栅洗涤湿式除尘器效率(除尘效率95%左右)高在加药过程中增加喷淋设施以减小项目无组织排放盐酸酸雾的影响,充填站尾砂和燃煤堆场及炉渣堆场通过加遮挡、定期洒水等措施减少扬尘的产生项目各类废气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太大影响B、废水项目废水污染物主要为矿坑涌水、选矿废水、充填尾砂渗水和生活污水等,其中选矿生产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浮选药剂及少量重金属物质矿坑涌水经井下水仓收集后部分用于采矿,余下部分排出地表,经沉淀池沉淀后,用泵抽至选矿厂作选矿用水,正常情况下涌水不外排当涌水量超过使用量时,有多余的水排出,排入百丈岩溪选矿废水经尾砂池随尾矿排入尾矿库,上清液经排水井收集至尾矿库下游回水池,再用泵送至选厂重复利用,正常情况下不外排由于选矿过程中加入了硫酸铜和浓盐酸,为了防止选矿废水水质出现波动,评价要求对选矿废水进行处理选矿废水与尾砂先进入尾砂池,在尾砂池设立石灰中和沉淀处理系统,进行连续加药,选矿废水经处理后随尾砂进入尾矿库。
矿区员工较原环评有较大减少,产生生活污水量减少,污水经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C、噪声本项目新增噪声源主要为充填站空压机、搅拌机、渣浆泵以及锅炉引风机本项目选择设备时,尽量选择性能良好、声级低的设备,并在车间内合理布置,设备采取了基础减震等防治措施;所有设备设置在厂房内,对高噪声设备采用消声、隔声、减振和绿化的降噪措施D、固体废物项目产生固体废物主要为尾矿、生活垃圾以及新增燃煤锅炉燃烧产生的炉渣建设单位新增一座充填站,目前已建好,尚未运行全尾砂经分级处理后,颗粒较大的(粒径大于200目)分级到卧式砂仓进行充填,细砂输送到平坑尾矿库经分级后粗尾砂输送到采场充填炉渣临时贮存在灰渣场,并及时清运外置生活垃圾定期清运至地方垃圾处理站统一处理E、项目变更后污染物排放一览表见表2表2 建设项目变更后污染物排放一览表类型项目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削减率 (%)废水生活废水量(万t/a)0.6400.640COD(t/a)1.600.960.6460%氨氮(t/a)0.320.2240.09670%废气废气(万m3/a)170890170890粉尘(t/a)745.38737.937.4499%烟尘(t/a)28.2826.861.4295%NOx(t/a) 2.7202.720SO2(t/a)7.4207.420固体废弃物生产废石(万t/a)440100%尾矿(万t/a)39.6739.670100%煤渣155.66155.660100%生活垃圾(t/a)47.0147.010100%噪声等效声级厂界达标2、主要敏感目标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矿区、选厂及运输道路两旁的居民区、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环境。
结合原环评时期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本次补充评价对现状实际分布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除被拆迁安置的平坑村外,其他环境保护目标没有发生变化,具体见表3,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见附图2表3 主要环境敏感点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名称方位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备注环境空气平元村N1.7km20余户,144人GB 3095-1996二级未变化猫形WNN2.8km20余户,144人GB 3095-1996二级未变化水环境矿区目前生活水源毗邻-山泉水GB/T 14848-93Ⅲ类未变化百丈岩溪自南西向北东贯穿矿区,选厂东南面毗邻小型河GB 3838-2002Ⅲ类未变化宋冲水自东向西与百丈岩溪交汇后汇入青坑河,选厂北面2km小型河GB 3838-2002Ⅲ类未变化前牛角水沟自南向北汇入百丈岩溪,选厂东面200m小型河GB 3838-2002Ⅲ类未变化青坑河百丈岩溪自南向北流经2km后汇入2km小型河GB 3838-2002Ⅲ类未变化声环境运输道路沿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