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李白山水田园诗意象比较分析[完整].doc
8页王维李白山水田园诗意象比较分析摘要关键词:王维 李白;山水田园诗 意象;意象 比较目录摘要Abstract前言1、 楼之意象(1) 从“艳”到“庄”1、“楼”里的富贵之气2、“楼”里的思怀之情3、“楼”里的富贵之气(二)从“朝”到“野”1、从“入楼”到“出楼”2、从“亭台楼阁”到“高楼大厦”二、“云”意象(二)“云”里人生路1、坚挺的“青云”之志2、密集的“乌云”道路3、空幻的“浮云”人生(二)“云”起“悟云”1、“云”集2、“云”理三、王维李白山水田园诗楼意象、云意象对后世的影响结论参考文献谢辞前言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里有言:“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1]《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意[13]东汉王充《论衡》“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候,礼贵意象,示意取名也[14]中国古代先贤很早就对“意象”做出明确的诠释,故不论是刘勰的“意中之象”,还是《周易》中的“卦象”,亦或者是《论衡》里的“形象”,都渐渐的带有世间万事万物自然本真的属性,也渐渐的被文人赋予某种思想色彩,具有了象征性。
黑格尔说过: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显现出来[12]综合古代先贤对“意象”的不同见解,我认为“意象”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意象的完美载体,是一种可见又可赋予某种特殊寓意的真实存在山水田园诗,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自然山水景物的描写刻画,或称赞自然景物的超凡脱俗,或借景抒情,感时伤事所以,我认为对王维、李白山水田园诗中的楼意象、云意象的比较分析,是历史生存和社会发展赋予我们的使命这一代人承受着国家兴旺和民族振兴的重任,寄托着家庭生存和个人理想的信念同时,在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网络时代,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对功名利禄,金钱权利的追求,每天人们将自己关在一个小格子里,每天行走在路上,如浮云一样,看似自由,实则早已没有自由所以,对王维李白山水田园诗中的楼意象、云意象的比较分析,就是借古人的情,弥补现代社会奋斗一代人缺失的自然美,淡泊美,纯真美[16]1、 楼之意象(一)从“艳”到“庄”1、“楼”里的富贵之气唐五代前期的词人,他们的诗作极力铺陈华彩,力图营造一个珠光宝气的诗词世界[3]王维的诗歌中代表唐五代富贵香艳的“楼”形式,如“凤楼”“龙楼”“御楼”等便大量存在《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洛阳女子十五六岁的姣好容颜就在我家对面,骑着高头大马的是她年轻有为,英俊潇洒的丈夫,她的婢女捧着的金盘子上盛放的物品是我一辈子拼尽全力也无法拥有的,她家金碧辉煌的楼阁连成一片,鲜艳的桃花,翠绿的杨柳在廊檐下整齐的排列着……“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歌闻天仗外,舞出御楼中日暮归何处,花间长乐宫……优美的舞蹈和着优美的音乐,笙歌在御楼中彻夜长欢,如此豪华气派的场面只有在长乐宫才可享受到……王维的诗歌楼意象体现了唐五代花间词铺陈华彩的特色风格,在静、清的诗歌大氛围下表现一种闹、浊的诗歌动态带有明显的唐五代花间词“楼”意象所表现的富贵,华丽、盛装的奢侈色彩和王维诗歌中的“楼”意象一样,李白的“楼”意象也带有唐五代花间词提倡的富贵华彩,铺陈艳丽的风格如《少年子》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李白对宫中行乐之景的描绘,看似是太平盛世的赞歌,实则是一曲挽歌,统治者在这种纸醉金迷的环境中醉生梦死,彻夜弹唱歌舞,早已忘记黎民百姓的存在,看似是盛世太平,黎民安居乐业的表征,实则正是因为统治者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毁掉了一个盛世太平。
所以王维和李白笔下的“楼”意象,虽都带有唐五代花间词的富贵之气,但所暗含的寓意和表达的感情早已脱离唐五代铺陈华丽,词丽意浅的时代局限,变为通过富贵之气,为百姓发言,替进取之士抱不平的状词所以,在王维和李白的笔下,“楼”这一意象,带有的拙劣的富贵之气开始变得清新脱俗2、“楼”里的思怀之情“楼”作为古代社会高的建筑,自然就与“登高”联系在一起,古人登高必然抒怀[4]所以,渐渐的,“登高怀远”便成为“楼”意象所具备的一种常态王维《登河北城楼作》: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11]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王维隐居终南山,以山水为乐,以鸟鸣为音,以客亭云雾为伴,在登临住所附近的城楼时,见人民安居乐业,感念时事,情动之余,心有所感,于是,一首感怀诗跃然纸上,诗文动静结合,如梦如幻,景色由远及近,构成了一幅错落有致的山川风景图明代诗人顾可久《唐王右丞集注说》评价王维此诗:冲雅,情景具胜在王维的诗中,“楼”意象所表现的感怀之情没有闺情,没有作为士大夫的忧患之情,仅仅只是感怀自然美景的别具一格,所表现的也只是单纯的喜爱和希望自己纵情山水的情怀但在李白的笔下,登楼所表现的含义就渐渐复杂起来。
如《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亮倒映在江面,好像是一轮飞下的天镜,白云出现的地方结成海市蜃楼[10]我认为,李白这里的“海楼”并不是单纯的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还有其他的暗含寓意首先,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年轻的生命刚刚踏上未来不可知前途的开端,对未来充满期许和希望,所以,这里的“海楼”还暗指未来生活的美好和空幻其次,李白第一次彻底离开家人开始仕途追求之旅,对家乡总会有一些不舍和留恋,所以,“海楼”“海楼”“楼”意象是在一种复杂的情绪里怀远未来,感念过去的寄存品3、“楼”里的未酬心愿唐代总体上看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但却也不缺任何一个朝代藏污纳垢的腐败行为所以,古人在登楼怀远的同时,也会将自己满腔报国之志无处施展的惆怅心绪倾楼而下,所以,登楼所暗含的壮志未酬蕴意便又被赋予于楼意象之中[2]王维最终虽官至右丞,但人生的两次大落之势却也在他的心里留下了难以去除的印记如《陇头吟》里诗句“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戌楼看太白再如《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百官共睹…即事》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
岂知玉殿生三秀,讵有铜池出五云陌上尧樽倾北斗,楼前舜乐动南薰共欢天意同人意,万岁千秋奉圣君平林漠漠烟如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楼”(二)从“朝”到“野”古代社会文人因为应试之举屡遭挫折坎坷,便渐渐的将视角转向山水田园,渴望在自然环境中找到心灵的抚慰剂,所以,“楼意象”也由朝堂回归到山水田园中,由华丽的宫殿高阁转向清丽纯情的名盛建筑1、从“入楼”到“出楼”古代宫廷楼阁的建设和修葺花费的时间、金钱、人力物力等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如扬名中外的故宫就是统治者权利和身份的体现地所以,古代文人对“楼”的向往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功名利禄的向往年少时的王维李白都对理想仕途充满渴望,希望走进代表理想实现地的朝堂如王维的《陇头吟》,李白的《挂席江上待月有怀》表现的都是对理想之地的向往,此时两人心中都是对“进楼”的渴慕在经历了楼中之景的阅览后,王维选择了“出楼”,但却始终未彻底走出这栋“楼”王维在经历了伶人舞狮子和安史之乱后,对朝堂已是应付之举闲余生活更多的是纵情山水,然而,纵观王维的一生,他并没有彻底走进山水而是处于一种半官半隐的生活状态。
一生都在积极入世的李白,在经历了赐金放还的出“楼”之举后,并未发现“楼外”景色的与众不同,他所向往的依旧是“楼”里的生活所以王维与李白“楼”意象的蕴意也是他们生活心态,生活现状的直观显现王维“进楼”之后被楼里的人中伤,却依旧在楼里沉浮,楼外之境他虽向往,但并没有勇气完全放弃楼里的生活,所以,王维的隐士情怀是半官半隐,楼里楼外李白的一生都在漫游,被统治者完全排除于楼外进楼是他一生的追求,所以,李白的隐士情怀是身归于野,心向于朝,身处楼外,心系楼里2、从“亭台楼阁”到“高楼大厦”作为中国山水田园诗圣手的王维李白,对自然风光清纯的描绘,对山水田园的旖旎写真,无疑不是给现代社会重压一代的一碗心灵鸡汤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对农家生活的写实具体别致,读后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渭川田家》《竹里馆》等,诗文在一种清、净的格调下结束,虽没有“高楼”的突出显现,但构成的小家碧玉情怀却深刻真实对于极力奔跑的年轻一代来说,读王维的诗能让他们忘却理想途中的辛酸和难过,暂时将眼睛看向自然,起到镇定剂和补充剂的作用李白的山水田园诗,小家碧玉,名不见经传的“楼”被淡化,更多的是对名楼,“高楼”的抒写如《金陵城楼月下吟》《登锦城散花楼》《登鹳雀楼》《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等等,李白的“楼”意象让我们这一代人畅游于祖国各个名楼高阁之中,似真似幻的写实和不经意的乐观心态让我们在追梦的过程中,即使身处高楼大厦的框框架架之中,也依旧对未来充满信心[18]。
所以,李白的“楼意象”,对我们来说,就是一针兴奋剂二、“云”意象云作为天空的翅膀,传达一种闲逸的情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舒缓美好的生活节奏让匆忙的人在抬头仰望的同时也收获一份淡泊宁静,如王维的淡泊,李白的浓情一)“云”里人生路云作为自然中的客观存在,因时而变,因运而生,多变是它的品性,所以,走进诗词的“云”意象也具有了多种多样的寓意色彩被文人赋予多样象征意的云,在王维李白的诗中,也出现了多张面孔1、 坚挺的“青云”之志少年轻狂,梦想兼济天下,天下共荣,于是,青云之志便是追求王维的诗中并未直接出现“青云”类的文字,但通过“云”意象所展现的青云之志却并不时鲜如《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老将行》“贺兰山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都是从侧面进行描写,含蓄委婉的吐露登青云的理想抱负相对于王维的委婉,李白的青云之志抒发的则更浪漫豪放如《赠友人三首》“他日青云志,黄金抱主人直观表现的就是自己荣登朝堂之时,对友人的感激回报再如《游泰山六首》“扪罗欲就语,却掩青云关2、 密集的“乌云”道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纵使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理想无比坚定,对人生信心百倍,却也抵不过现实一层层抽筋拨骨的欺凌压榨。
王维的路上,乌云遮掩,却并不是看不见太阳惆怅故山云,徘徊空日夕《叹白发》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题友人云母障子》在王维的笔下,“云”在李白的笔下,这人生的“云”晦暗难忍,看似是乌云,实则已是黑云之势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寻雍尊师隐居》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听蜀僧濬弹琴》我似浮云滞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峨眉山月歌送蜀僧宴入中京》扑朔迷离的家境,骄傲放荡的个性,不为权贵折腰的自尊,让习惯了被阿谀奉承的权贵一族初见时,李白的与众不同使他被视为贵族的宠物,时间久了,竟发现这“宠物”并不如理想中的听话乖巧,终于被惹怒的权贵一族,将这个“宠物”放去漫游于是,李白赐金放还的漫游人生路由此开始心中的理想还未泯灭,年轻的豪气还在勃发,赤城的热血还在喷涌,在他最不该安逸的时候,最高层的统治者让他追求诗与远方这无疑是在李白滚烫的心灵上倾斜而倒的一桶冰水所以,李白笔下的“云”意象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