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一、三组分液-液体系相图的绘制参考.ppt

47页
  • 卖家[上传人]:二***
  • 文档编号:268106884
  • 上传时间:2022-03-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31.50K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验一、三组分液液体系相图的绘制【目的要求】 学习测绘恒温恒压下苯水乙醇三组分体系的相图 掌握用等边三角形绘制三组分体系相图的方法2021/3/11【原理】 三组分体系组分数K=3,如果体系处于恒温恒压状态,按照相律,体系的自由度f3,式中为体系中的相数当体系为均相时,自由度f2,因此恒温恒压下三组分体系中浓度独立变量最多只有2个这样就可用平面图形来表示体系的状态和组成的关系 通常用等边三角形来表示三组分体系中各组分的组成三角形的3个顶点分别代表纯组分A、B和C,三条边AB、BC、CA分别代表A和B、B和C、C和A所组成的二组分体系的组成,而三角形内任何一点表示三组分体系的组成 在苯水乙醇三组分体系中,苯和水时互不相溶的,而乙醇和苯及乙醇和水是互溶的,在苯水体系中加入乙醇则可促使苯和水互溶 2021/3/11【仪器、试剂】 仪器 25ml酸式滴定管1个,1ml移液管2个,5ml刻度移液管1个,2ml、10ml、20ml、25ml移液管各1个,250ml三角瓶2个 试剂 纯苯,无水乙醇,蒸馏水2021/3/11【实验步骤】 互溶度曲线的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4.00ml苯,放入干燥洁净的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0.10ml水,然后用滴定管滴加乙醇,并不断振荡,当液体由浊变清时,记录加入乙醇的量。

      再在上述三角烧瓶中依次分别加入0.25ml、0.50ml、1.00ml、2.00ml、3.00ml、4.00m水,重复上述操作 用移液管移取0.80ml苯,放入另一干洁的250ml三角瓶中,加入10.00ml水,然后滴加乙醇,使成一相以后再依次加入10.00ml、10.00ml、20.00ml、25.00ml水,重复上述操作,并记录每次滴加乙醇的量 2021/3/11 数据记录及处理 将测得的数据按表1的格式记录 假设三组分混合后不发生体积变化,计算在滴定至终点均匀一相时,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 把计算结果在三角坐标中标出,并作出一平滑曲线,用虚线外延到三角坐标中的2个顶点 2021/3/11苯(ml)加水量(ml)滴加乙醇(ml)百分数(%)总体积苯水4.000.10.250.51.002.003.004.000.8010.0010.0010.0020.0025.00表1 三组分液液体系的相图测绘 2021/3/11【注意】 使用的三角瓶必须事先干燥 当液体由浊变清时,须小心,勿使乙醇过量加入 相变点的判断思考题】 当体系总组成在曲线内与曲线外时,相数有何不同?总组成点通过曲线时发生什么变化? 用相律说明当温度、压力恒定时,单相区的自由度是多少? 使用三角瓶不事先干燥行吗?为什么? 可否用95乙醇代替无水乙醇?2021/3/11实验二、 分配系数的测定【目的要求】 掌握分配定律及其应用。

      测定苯甲酸在苯和水中的分配系数,并判断其在水中有无缔合现象 了解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2021/3/11 【原理】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将一溶质溶解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则溶质往往同时分配地溶入这两种溶剂中如果溶质在两种溶剂中分子大小相同,且浓度不大,那么达到平衡时,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浓度比值等于常数,这就是分配定律:式中CA、CB为溶质在A、B溶剂中的浓度,K为分配系数在一些体系中由于分子的离解或缔合,溶质在不同溶剂中质点的平均大小不同,如在溶剂A中的质点比在溶剂B中小一半,则分配定律表述为:2021/3/11 为了判断苯甲酸在水中有无缔合现象,假定其缔合度为n,则分配定律为:则 lgK=lgCA-lgCB如测得一系列的CA、CB,后用lgCA对lgCB作图,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即可分别计算出分配系数K,缔合度n2021/3/11【实验步骤】 取5个洗净的150ml碘量瓶,标明号码,分别加入约0.6g,0.8g,1.0g,1.2g,1.4g苯甲酸,用量筒分别加入25ml苯和25ml蒸馏水,盖好塞子,振摇半小时,使两相充分混合接触 将1号试样转移至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 用移液管移取下层(水层)5.00ml,放入100ml三角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和1滴酚酞指示液,用标准碱液滴定,记录所用碱液体积。

      重复测定二次 用移液管移取上层(苯层)2.00ml,放入100ml三角瓶中,加入25ml蒸馏水和1滴酚酞指示液,用标准碱液滴定,记录所用碱液体积重复测定二次 用上述方法依次测定2、3、4、5号试样2021/3/11【数据记录与处理】 记录室温及大气压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并用lgCA对lgCB作图,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计算出分配系数K,缔合度n2021/3/11【注意事项】 实验中所用苯对环境有较大污染,废液应倒入回收瓶中,统一处理思考题】 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021/3/11实验三、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目的要求】1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2了解该反应的反应物浓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3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旋光仪正确使用方法基本原理】蔗糖在水中转化成葡萄糖和果糖,其反应为:2021/3/11它是一个二级反应的速率很慢,通常需要H+离子作用下进行由于它是一个二级反应时水量存在的,尽管有部分水参加了反应,仍可近似地认为整个反应过程中水的浓度是恒定的;而且H+是催化剂,其浓度也保持不变因此蔗糖转化反应可看作一级反应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可由下式表示(1)积分可得: 1nc=-kt+1nc0 (2)当C=时,时间t可用t1/2表示,即为半衰期:(3)2021/3/11测量物质旋光度所用的仪器称为旋光仪。

      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可含旋光物质的旋光能力、溶剂性质,样品管长度及温度等均有关系当其它条件均固定时,旋光度与反应物浓度c呈线性关系,即 (4)式中比例常数与物质旋光能力、样品管长度、温度等有关物质的旋光能力用比旋光度来度量、比旋光度用下式表示: (5)但蔗糖及其转化产物具有旋光性,而且它们的旋光能力不同,故可以利用系统在反应进程中旋光度的变化来度量反应的进程2021/3/11式中右上角的“20”表示实验时 温度20,D是指用钠灯光源D线的波长(即589nm), 为测得的旋光度,1为管长度(dm),CA为浓度(g/100ml)作为反应物的蔗糖是右旋性物质,其比旋光度=66.63;生成物中葡萄也是右旋性物质,其比旋光度 =52.5,但果糖是左旋性物质,基比旋光度=-91.9由于生成物中果糖的左旋性比葡萄右旋性大,所以生成物呈现在左旋性质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系统的右旋角不断减小,反应至某一瞬间,系统的旋光度可恰好等于零,而后就变成左旋,直至蔗糖完全转化,这时左旋角达到最大值设系统最初的旋光度为:(t=0,蔗糖尚未转化) (6)系统最终的旋光度为:蔗糖已转化完全) (7) 当时间为t时,蔗糖浓度为C,此时旋光度为,即(8)由(6)、(7)和(8)联立可解得:(9)2021/3/11(10)将(9)、(10)代入(2)式即得(11)显然,以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从直线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

      2021/3/11【实验步骤】1.溶液配制及测试用台秤称取蔗糖(0.8moldm-3)放入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注意水过量),待蔗糖全部溶解后(温度太低需加热),并冲洗至100ml容量瓶中,若溶解浑浊需要过滤2.反应中旋光系统t 的测定 移取25ml蔗糖溶液于干净的锥形瓶中,再移取25ml、3moldm-3HC1往蔗糖溶液中注入,当HC1液流出一半时立即记时(作为起始时间),全加入后将其混合均匀,迅速用反应液荡洗旋光管两次,然后将反应液注满旋光管,盖上玻璃片,注意匆使管存有气泡,旋紧帽后放置在旋光计中测定旋光系统t此后每隔5分钟测一次t,测出两个负值为止 3. 的测定测定后,将管内溶液倒回原锥形瓶内,待24小时后再测,也可将溶液放入333.15K的水溶槽中(不可高于338.15K),并保温30分钟取出,待冷后测2021/3/11【记录】实验温度: -t(分)0.8moldm-3蔗糖+3moldm-3HC1lg( - )2021/3/11【数据处理】1以1g( - )对t作图,证明是否一级反应,并由直线斜率求出反应速度常数K2由上述直线外推至t = 0,求得1g( - ),再代入式(11)中计算K值。

      3求出反应的半衰期2021/3/11实验四、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2021/3/11【实验目的】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考察吸附量与浓度的关系了解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的意义以及与溶液界面吸附的关系掌握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由Gibbs公式用图解法求算不同浓度溶液的界面吸附量2021/3/11【实验原理】gl体相分子: 液体有自动收缩表面而呈球形的趋势自由移动不消耗功表面分子:纯液体和其蒸气组成的体系比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1)溶液的界面吸附2021/3/11溶液活度溶液: 体系可调节溶质在表面相的浓度来降低表面自由能表面吸附:表面层与体相浓度不相同的现象恒温下的Gibbs吸附方程:mol m22021/3/11G 0,正吸附,溶液表面张力降低:表面活性物质G0,负吸附, 溶液表面张力升高: 非表面活性物质浓度达一定值,溶液界面形成饱和单分子层吸附(2)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2021/3/11 将待测液体装于表面张力仪,使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 打开滴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滴下而降低系统的压力,毛细管内的液面上受到一个比样品管内的液面上稍大的压力。

      当压力差在毛细管端面上产生的作用稍大于毛细管口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气泡就从毛细管口被压出,这个最大的压力差可由U型管压力计上读出2021/3/11U形示压计两端汞柱的高度差毛细管端口形成的半球形气泡承受的最大压力差 若用同一支毛细管和压力计,在相同温度下测定两种液体的表面张力,有毛细管曲率半径毛细管常数2021/3/11饱和吸附量(3)求正丁醇的分子截面积求正丁醇分子截面积2021/3/11【实验步骤】(1) 测定毛细管常数K. 将蒸馏水装于带支管的毛细管,使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打开滴液漏斗的活塞,使水缓慢滴下而降低系统的压力,气泡均匀逸出,读取U形压力计两臂最大高度差2)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 配制浓度分别为0.02,0.05,0.10,0.15,0.20,0.25,0.30,0.35,0.50mol.L-1 正丁醇溶液各50ml按(1)步骤测定表面张力2021/3/11【数据记录和处理】(1) 记录实验温度,大气压,以及蒸馏水和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的h2) 按式(7-66)计算毛细管常数K不同温度下纯水的表面张力见附录143) 按式(7-66)计算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

      2021/3/11由(7-64)式计算不同浓度溶液的吸附量2021/3/11【思考题】 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取最大压差? 那些因素影响表面张力的测定?应当如何减小或消除这项因素的影响?2021/3/11实验五、黏度法测定高聚实验五、黏度法测定高聚物平均摩尔质量物平均摩尔质量2021/3/11【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用黏度法测定聚丙烯酰胺的平均摩尔质量 了解乌氏黏度计特点,掌握其使用方法2021/3/11【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高聚物的摩尔质量的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摩尔质量的测定可了解高聚物的性能,并控制聚合条件以获得优良产品 在某一温度下,高聚物溶液的黏度比纯溶剂的黏度0大,黏度增加的分数为增比黏度spr称为相对黏度,是整个溶液的黏度行为sp意味着扣除了溶剂分子间的内摩擦效应,仅考虑溶剂与溶质分子之间以及溶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sp随高聚物浓度增加而增大常用sp/c,称为比浓黏度2021/3/11比浓黏度随溶液浓度c变化当溶液无限稀(c0)时时,溶质质分子间间内摩擦效应应可以忽略不计计,只存在溶剂剂分子与溶质质分子间间的内摩擦作用,sp/c趋趋于固定极限值值为特性黏度,可由sp/c-c图用外推法求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Unit2 Health and Fitness语法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2).ppt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析版).docx 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优学讲练(人教版)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因式分解(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原卷版).docx 2025年 初中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突破速记与巧练(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中点模型之斜边中线、中点四边形(解析版).docx 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优学讲练(人教版) 分子和原子(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正方形的性质(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析版).docx 2025年 初中七年级数学 实数 知识突破速记与巧练(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原卷版) (2).docx 2025年 初中七年级数学 相交线与平行线 压轴专练速记与巧练(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析版).docx 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优学讲练(人教版)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卷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析版) (2).docx 2025年 初中七年级数学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综合测试速记与巧练(解析版).docx 九年级数学提升精品讲义 中点模型之斜边中线、中点四边形(原卷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