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饮用水消毒讲义.ppt

54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6130127
  • 上传时间:2019-11-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90.50KB
  • / 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饮 用 水 消 毒 安徽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 马小燕 2008.10 饮 用 水 消 毒 消毒是指杀灭外环境中病源微生物的 方法其目的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据研究,可污 染饮用水的致病微生物有上百种,为杜绝 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证人体健康 ,生活饮用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方可供饮 用目前我国用于饮用水消毒的方法主要 有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 和臭氧消毒 第一节 氯化消毒 1.常用氯消毒剂的种类 1.1 氯 1.2 漂白粉 1.3 漂白粉精 1.4 有机含氯消毒剂 1.5 次氯酸钠 2. 氯化消毒的基本原理 2.1 氯的杀菌机理 氯的杀菌作用是由于次氯酸体积小,电 荷中性,易于穿过细胞壁;同时,它又是 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 、RNA和D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 系统(主要是磷酸葡萄糖去氢酶的巯基被氧 化破坏),从而使细菌死亡氯对病毒的作 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 2.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2.1 加氯量 用氯及含氯化合物消毒饮水时,氯不仅与水 中细菌作用,还要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 机物,其需要的氯的总量称为“需氯量”。

      为保证 消毒效果,加氯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在氧 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称为“余氯” 一般要求氯加入水中后,接触30分钟,水中至少 应保持游离性余氯0.3mg/l在配水管网末梢,游 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05mg/l 2.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2.2 接触时间 氯加入水中后,必须保证与水有一定的 接触时间,才能充分发挥消毒作用用游离 性有效氯(指HOCl和Ocl-)消毒时,接触时间 应至少30分钟,游离性余氯达0.3-0.5mg/l; 采用氯胺(指NH2C1和NHCl2)消毒时,接触 时间应在l-2小时,化合性余氯达1-2mg/l 2.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2.3 水的PH值 次氯酸是弱电解质,其离解程度取决于水温和水 的PH值当PH值<5.0时,HOCl呈100%形式存在 于水中,随着PH值的增高,HOCl逐渐减少而OCl- 逐渐增多PH值在6.0时,HOCl在95%以上;PH 值>7.0值,H0CL含量急剧减少;PH=7.5时, HOCl和OCl-大致相等;PH值>9时,OCl-接近100 %根据对大肠杆菌的实验,次氯酸(HOCl)的杀菌 效率比次氯酸离子(OCl-)高约80倍。

      因此,消毒时 应注意控制水的PH值,不宜太高,以免生成OCl-较 多,H0Cl较少而影响杀菌效率 2.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2.4水温 水温高,杀菌效果好水温每提高10℃, 病菌杀灭率约提高2—3倍 2.2.5水的浑浊度 用氯消毒时,必须使生成的次氯酸(HOCl)和次氯 酸离子(OCl-)直接与水中细菌接触,方能达到杀菌效 果如水的浑浊度很高,悬浮物质较多,细菌多附 着在这些悬浮颗粒上,则氯的作用达不到细菌本身 ,使杀菌效果降低这说明消毒前混凝沉淀和过滤 处理的必要性悬浮颗粒对消毒的影响, 因颗粒性 质、微生物种类而不同如粘土颗粒吸附微生物后 ,对消毒效果影响甚小,而粪尿中的细胞碎片、或 污水中的有机颗粒与微生物结合后,会使微生物获 得明显的保护作用病毒因体积小,表面积大,易 被吸附成团,因而颗粒对病毒的保护作用较细菌大 2.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2 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2.2.6 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微生物对氯的耐受性不尽相同,除腺 病毒外,肠道病毒对氯的耐受性较肠道病 原菌强原虫包囊抵抗力最强消毒往往 达不到100%的杀灭效果,常以99%、 99.9%或99.99%的效果为参数。

      故消毒前 若水中细菌过多,则消毒后水中细菌数就 不易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 3.氯消毒的几种方法 3.1 普通氯化消毒法 当水中需氯量较低,即水的浊度低,有 机物污染轻、且基本无氨(<0.3mg/L)时, 加入少量氯即可达到消毒目的一种消毒法 此法产生的主要是游离性余氯,所需接 触时间短,效果可靠;但要求源水污染较 轻,且基本无酚类物质(氯能与酚形成有嗅 味的氯酚);游离性余氯较不稳定,不易在 较长管网中保持至管网末梢 3.氯消毒的几种方法 3.2 折点氯消毒法 采用超过折点的加氯量,使水中形成适量的 游离性余氯,称为折点氯消毒法本法的优点是 :消毒效果可靠;能明显降低锰、铁、酚和有机 物含量;并具有降低臭味和色度的作用缺点是 耗氯多,因而有可能产生较多的氯化副产物三卤 甲烷;需事先求出折点加氯量,比较麻烦,有时 水样折点不明显;会使水的PH值过低,故必要时 尚需加碱调整 3.3 氯胺消毒法 在水中加入氨(液氨、硫酸胺或氯化胺),则加氯后生成一 氯胺和二氯胺,这种方法为氯胺消毒氨与氯的比例应通过 试验确定,其范围一般为1:3—1:6本法的优点是:三卤甲 烷类物质的形成明显较普通氯化法低;如先加氨后加氯,则 可防止氯酚臭,化合性余氯较稳定,在管网中可维持较长时 间,使管网末梢余氯得到保证。

      缺点是:氯胺的消毒作用不 如次氯酸强,要求保证足够长的接触时间(2小时)和较高的余 氯量(1-2mg/l),因此接触时间长,费用较贵;需加氨而操作 复杂;对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差 3.氯消毒的几种方法 3.4 过量氯消毒法 当水源受有机物和细菌污染较严重时, 或在野外工作、行军等条件下,需在短时 间内达到消毒效果时,可加过量氯于水中 ,使余氯达l-5mg/l消毒后的水需用亚硫 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或活性炭 脱氯 3.氯消毒的几种方法 4.加氯地点和加氯设备 4.1 加氯地点 4.1.1滤前加氯 指在混凝沉淀前加氯,其主要目的在于改良 混凝沉淀和防止藻类生长,但易生成大量氯化副 产物 4.1.2滤后加氯 指在滤后水中加氯,其目的是杀灭水中病原 微生物,它是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也可采取二次 加氯,即混凝沉淀前和滤后各加一次 4.加氯地点和加氯设备 4.1.3 中途加氯 输水管线较长时,在管网中途的加压泵 站或贮水池泵站的补充加氯采用此法既 能保证末梢余氯,又不致使水厂附近的管 网水含余氯过高 4.加氯地点和加氯设备 4.2 加氯设备 大中型水厂一般均采用液氯消毒 ①真空加氯机 真空加氯机上部为一玻璃罩,浸于水盘中,罩内压力较大 气压低。

      液氯钢瓶内的氯经减压气化后吸人玻璃罩内,由 另一管孔通往水射器,与压力水混合后送至加氯点 ②转子加氯机 转子加氯机钢瓶内氯气先进入旋风分离器,除去铁锈、油 污后再经弹簧膜阀、控制阀到转子流量计和中转玻璃罩, 在水射器抽吸下,氯与压力水混合并溶解,氯浓度大于1 %,经加氯管道送往加氯点 5.氯化消毒的安全性问题 5.1氯化副产物的形成及危害 在氯化消毒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氯与水中 的有机物反应,产生一系列氯的副产物通常,将水中 能与氯形成氯化副产物的有机物称为有机前体物天然 水中有机前体物以腐殖质(含腐殖酸和富里酸)为主要成 分,其次有藻类及其代谢产物、蛋白质等腐殖质是氯 化消毒过程中形成氯化副产物三卤甲烷的主要前体物质 三卤甲烷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主要有四种:即氯仿 、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溴仿其中以氯仿含 量最高据研究表明氯仿具有致突变性和动物致癌性 氯化副产物中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有卤乙腈、卤乙酸、 卤代酚、卤代酮和卤代醛等这类物质目前现有仪器难 以检测,但它们仍具有一定的突变性和致癌性 5.氯化消毒的安全性问题 5.2 防治措施 对氯化副产物的防治,可根据情况采取以下措 施:尽可能选择有机前体物含量低的水源;加强 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净化措施;防止藻类在制水构 筑物内的生长,以降低有机前体物的含量;改善 氯化消毒方法,如取消预氯化和避免折点氯消毒 ,采用管网中途加氯等,以减少氯化副产物的形 成;采用颗粒活性炭过滤,以除去已形成的氯化 副产物;此外还可考虑采用二氧化氯或臭氧作氧 化剂/消毒剂,也可改用氯胺消毒。

      6.氯制剂效果测定 原理是: 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 释出相当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 液来滴定碘,然后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 液的用量计算出含氯化合物中有效氯的含 量 饮水在采用氯化消毒时,将涉及三个指标 :加氯量,需氯量和余氯 6.氯制剂效果测定 余氯测定方法有 1、 碘量法测定总余氯量,原理同有效氯测 定; 2、邻联甲苯胺的比色法测定总余氯和游离性 余氯量,其原理是在PH小于1.3的酸性溶液 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的 醌式化合物,用目视比色法进行比色定量 ; 3、邻联甲苯胺—亚砷酸盐比色法 第二节 其他消毒 1.二氧化氯消毒 本世纪4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发现用二氧化 (C1o2)用于水的消毒有很好的效果,但因制造复 杂,价格较贵,过去未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外 为避免氯消毒所引起的有害作用而寻找新的消毒 剂时,对它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据资料统计 ,在1977年欧洲使用二氧化氯的水厂就有数千个 ,美国有103个水厂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我国近 两年也有采用二氧化氯消毒饮水的水厂出现 1.二氧化氯消毒 1.1 二氧化氯的理化特性 二氧化氯在常温下为橙黄色气体,溶点-59.5℃, 沸点11℃,冷水中溶解度为2.9g/l(即4℃时的溶解度) ,热水中分解成HCl02、C12和O2。

      二氧化氯易溶于 水,但不和水起化学反应,在水中极易挥发,其水中 溶液呈黄绿色,敞开存放时能被光分解.因此不宜贮 存,必须在现场边生产边使用;在密闭,避光条件下 存放,很稳定,如果轻度酸化(PH6)则更稳定二氧 化氯很容易爆炸,当空气中浓度大于10%或水中浓 度大于30%时,都具有爆炸性因此在生产时常用 空气来冲谈二氧化氯气体,使其浓度低于8%-10% 将此气体溶于水时,水中二氧化氯浓度约为6-8mg/L 二氧化氯在酸性条件下有很强的氧化性 1.二氧化氯消毒 1.2 二氧化氯的消毒力 从研究资料显示,二氧化氯对细菌、病毒及真菌 孢子的杀灭能力均很强,由于ClO2是一种不稳定化 合物,不含H0Cl和H0Cl-形式的有效氯,然而其浓度 常以有效氯的术语表示Cl02氯原子为正4价,还原 成氯化物时将可得到5个电子,因此其氧化力相当于 氯的5倍,有效氯含量为263%故二氧化氯是极为 有效的饮水消毒剂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杀灭原理 是: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性和透过性能 ,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疏基的酶;可与半胱氨酸 、色氨酸和游离脂肪酸反应,快速控制生物蛋白质 的合成,使膜的渗透性增高;并能改变病毒衣壳蛋 白,导致病毒灭活。

      1.二氧化氯消毒 1.3 二氧化氯的毒性 二氧化氯及其歧化形成的亚氯酸盐和氯酸根有 一定的毒性ClO2-能引起动物的溶血性贫血和变 性血红蛋白血症,ClO2还具有降低血清甲状腺素 的作用经动物实验证明,只有在接触高浓度二 氧化氯及歧化产物亚氯酸盐时,才会产生不利影 响;低剂量接触一般不会影响其健康例如:有 人用小白鼠作实验,饮用含亚氯酸盐100mg/l的水 ,可使它们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饮用含量 为10mg/l的水就未引起这种变化让大鼠长期饮 用含二氧化氯10mg/l的水,两年后也未检查出对 动物健康有害的作用 1.二氧化氯消毒 1.4 二氧化氯消毒 ClO2在饮水消毒中除可单独使用外,也可与其它消 毒剂配合使用如用Cl02作制水前处理,然后在滤后水中 加氯,这样可防止形成过量的三卤甲烷,减少构筑物上藻 类的生长,并能避免管网水中Cl02、Cl02-和Cl03-的总量过 高 ClO2的投加量与源水水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只作 消毒用时,加入量为0.1-0.3mg/L,兼作前处理时,约为 0.6-1.5mg/L但无论何种情况,其余氯量应与游离余氯 相同,且管网中Cl02、Cl02-和Cl03-的总量应低于1mg/L。

      1.4 二氧化氯消毒 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是温度 ,随着温度的降低其杀菌效力逐渐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学课程《河道堤防工程》PPT课件:4.4.5生物防护工程养护.pptx 大学课程《河道堤防工程》PPT课件:3.3.5垂直防渗质量控制.pptx 大学课程《河道堤防工程》PPT课件:2.7.9 沉降计算.pptx 大学课程《河道堤防工程》PPT课件:1.3.5坝式护岸.pptx 大学课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PPT课件:1.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pptx 大学课程《内科学》PPT课件:支气管哮喘.ppt 大学课程《电机与拖动》PPT课件:按钮的认识.pptx 大学课程《河道堤防工程》PPT课件:4.5.4防渗及排水设施修理.pptx 大学课程《河道堤防工程》PPT课件:2.3 工程地质评价.pptx 大学课程《河道堤防工程》PPT课件:1.1.4河道的形态特征.pptx 大学课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PPT课件:3.土中应力计算.pptx 大学课程《生物质化学》PPT课件:1.2生物质利用与前景.pptx 大学课程《电机与拖动》PPT课件:变压器的结构.pptx 大学课程《河道堤防工程》PPT课件:4.6.8坍塌抢险.pptx 大学课程《河道堤防工程》PPT课件:4.6.3漏洞抢险.pptx 大学课程《河道堤防工程》PPT课件:4.4.1堤防养护.pptx 大学课程《河道堤防工程》PPT课件:4.1.1 河道管理范围.pptx 大学课程《河道堤防工程》PPT课件:3.4.5混凝土筑墙(堤).pptx 大学课程《河道堤防工程》PPT课件:3.4.1碾压筑堤.pptx 大学课程《河道堤防工程》PPT课件:3.2.2堤基施工.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