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计算思维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思考.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6263512
  • 上传时间:2021-1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7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计算思维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思考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注重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依据此要求,文章简要分析了计算思维的含义、特点,在此基础上就计算思维视域下如何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展开详细的分析论述希望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些许帮助关键词:计算思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小学策略一、引言计算思维是基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相关理念对问题进行系统设计并求解的思维性活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是目前国际计算教育界重视的话题之一然而,在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对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还不够充分二、计算思维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进行系统计算基于此要求,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能立足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等整合教学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但在经过简单的调查分析后发现,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且主要的培养方法是模仿、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虽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

      如学生在模仿时,多是机械重复一些动作,机械记忆一些操作步骤与技巧,缺乏自主思考,因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小学生正处在思维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相关研究表明,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这一阶段如果不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也将受到阻碍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将思维意识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师要采取量一系列措施激发、带动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形成灵活的思维能力三、计算思维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分析(一)创新教学理念,注重计算思维培养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新背景下,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已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大目标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模块是Scrath与AppInventor这两大模块可在一定程度上测试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帮助但是在新时期背景下,仅利用Scrath还远不足以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与创新创造能力的目标,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具体学情不断创新教学理念,灵活采用各类措施手段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计算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与提升。

      具体如,“抽象与自动化”是计算机思维的核心为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落实这一内容,让学生的抽象思维、计算机思维得到培养与锻炼,教师就需对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如教师可将“支架教学”理念运用于这部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教师不急于给学生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将掌握的知识进行衍生,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概念联想起与之相关的多个概念,然后对知识点进行组合,搭建支架,最终找到线索,找到答案二)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相关研究表明,环境、氛围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逻辑思维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能灵活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合理利用各类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出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兴趣、有胆量、有信心进行思考、探究与计算,从而让学生的计算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与锻炼具体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设疑,利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借助教材以及其他资料自主探究教师也可将与计算思维有关的问题融入一定的情境或是案例中,利用这类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发展此外,要想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与学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并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好示范。

      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向学生展现自己的探究精神、问题意识以及思考习惯从而给予学生好的熏陶与教育,让学生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设疑,深入探究,不断促进自身计算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三)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学习、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完善且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发现,很多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教师的长篇大论下,部分小学生表面上在认真听讲,实际上心思已经飘向操场或其他地方因此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不是十分适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不利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与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能根据实际学情,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以新的方法指导校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形成正确的计算思维具体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多做实验,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形成与提升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有机结合,利用数字游戏引导学身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的发展如在进行“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到学生对这些内容还不够熟悉,对很多抽象的概念无法理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采用便于学生理解的案例、话语以及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可设计“猜数字”的课堂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学生思維发展、计算思维提升在教学时,教师可将猜数字游戏与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二分查找理念有机结合,融信息技术知识于游戏中,利用游戏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让学生的计算思维得到系统的锻炼如在教学时,教师首先从1~100中选出某个数字,然后让学生猜,在履猜不中的情况下,教师允许学生向自己提问有利于答案浮现的问题,教师向学生解答并给出学生一些提示在游戏刚开始时,学生的提问范围会普遍较为宽泛,如很多学生都会提出“这个数字大于50吗?”这类问题,但随着游戏的进行,随着学生的不断分析与层层筛选,学生的提问将更加精准,所提问题也更接近于答案实践证明,与口头讲解等教学方法先比,这类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计算思维,让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与锻炼如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根据教师的回答与提示信息充分运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猜测在猜测、筛选过程中,学生的推断能力、概括能力、提炼能力以及计算能力都将得到有效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四)拓展课外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要想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教师需结合有效教学资源积极拓展课外教学途径,丰富学生实践平台,为学生计算思维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当前,小学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且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较之以往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也不断创新,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一周内的信息技术课程仍相对较少,并且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很多教师会将主要时间与精力放在对教材知识的讲解上,对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则不是十分重视基于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寻求多种教学途径,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的同时拓展课外平台,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丰富自身计算机计算能力教师也可积极鼓励、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创新的方式锻炼信息技术技能,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信息技术实践平台上展示自己,积累经验,发展计算思维四、计算思维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案例分析在闽教版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中,Scrath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这一模块中,图形化的编程模式增加,语句输入减少,学生开始接触到程序建模相关知识那么在思维视域下,该如何开展这部分的教学呢?这里认为是教师应当紧紧抓住契机,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前文已经提及,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已经有了一定提升,抽象思维也开始发展但尽管如此,学生的总结、归纳、概括能力还是较弱,很多学生也缺少总结概括的习惯基于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这一思考与学习习惯。

      如在进行Scrath板块第三课《火柴人跳舞》的教学时,教师就可尝试采用以下教学策略:按照以往的教学思路,在进行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一般都是教师给学生进行讲解示范,然后学生自己按照要求给角色绘制出不同造型,并利用脚本的下一个造型让角色动起来并且很多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都会要求学生不要直接在背景舞台上画出角色这是为了能让学生规范操作,同时也为后续的讲解提供便利但是对这一教学过程做适当的改变创新,让学生尝试将新建角色直接画到舞台上会怎样呢?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后就会发现,当将新建角色直接畫到舞台上时,那么脚本就是“切换下一个背景”,在点击“绿旗”后,火柴人也会跟着运动起来而这一变化又会直接引发学生思维的变化这是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流程构建程序,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从没有主动思考过舞台与角色的关系,没有深入探究两者的异同,很多学生将两者的概念混淆,这就导致学生在自主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在对教学过程做出适当的改变后,学生就需要充分思考与理解角色与舞台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的机会在学习与创作时,学生不仅需要理解什么是角色,什么是舞台,还需要思考舞台与角色之间存有哪种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让学生通过对于发现两者的区别,并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当学生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形状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提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告诉学生,舞台也可以看做角色,不过这个角色通常是静止不动的,不需要设置它的动作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将不参与运动的背景图放在舞台上,将参与运动的部分归纳为角色在有了这样的思维过程后,学生对于舞台与角色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同时也能更为准确地掌握舞台与角色的不同用法五、结语综上所述,计算思维是个体必须要具备的一项思维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能高度重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立足实际学情,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生计算思维发展参考文献:[1]吴莹颖.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编程教学策略探究:以“小猫排队形”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20(10):31-32.[2]章红.计算思维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华夏教师,2020(5):73-74.[3]邵胜峰.信息技术教学中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20(2):58-59.[4]韩杰.让Scratch与“思维”碰撞: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实践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27-29.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