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 本站首页.doc
6页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主要评估指标考察要素重点考察内容及对应数据编号内涵说明备注AC1•领导作用1.1学校事业发 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数据库0学校事业发展规划适应地方区域 经济发展规划或行业发展规划要 求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与地方区域 经济发展规划或行业发展规划 不相适应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主 要包括专业建设规 戈叽师资队伍建设规 划和校园建设规划1. 2办学目标与 定位%1 学校教育思想观念;%1 在册各类学生的结构(数据库1. 3)%1 办学思路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 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 发展与投入、改革与建设的关系,在 舷、制度、工作上有馳新1 全日制普通高职办学规模适宜、 稳定;短期培训种类、规模逐步增 力口;全日制中职、“五年一贯制”、“ 3+2’招生、专升本学生、成人 高职学历教育学生规模逐渐减少, 比例未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要求; 未举办委托全日制或各类成人本 科(含专升本)教育,未组织在校 高职生参加各类成人专升本学历 教育1 学校办学目标、办学思路不 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1 全日制普通高职办学规模不 适宜;面向社会开展短期培训 规模小于全日制高职学生数的 5%有高职毕业生后全日制中 职、“五年一贯制”、“ 3+2招 生、专升本学生、成人高职学 历教育学生规模较大,比例占 全日制高职学生的3(乃以上;举 办有委托全日制或各类成人本 科(含专升本)教育,组织在 校咼职生参加各类成人专升本 学历教育。
1 3对口培养 重视程度※%1 人才培养政策制度保障情况(数据库2 2 &%1 教学经费保障情况(数据库5. 1、5. 2 6. 1、7. 9;%1 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关心师生工 作、学习和生活状况,有健全有力 的制度保障,执行情况良好;%1 教学直接投入占学费收入的比 例大;%1 重视与区域社会及产业的合作 育人1 教学直接投入占学费收入的 比例低于2呀%1 人才培养政策制度不完善或 已有的制度执行情况不好;%1 闭门办学,未与区域社会及 产业合作育人教学直接投入包括教 学仪器设备购置费、 图书资料购置费、日 常教学经费(含实习 实训费、聘请兼职教 师经费、休育维持 费)、图书资料讲义 费、教学差旅费、教 学改革经费、课时补 贴费等主要评估指标考察要素重点考察内容及对应数据编号内涵说明备注AC1. 4校风与校 园稳定%1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1 学校安全稳定工作1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底 绘深厚,校风、教风、学风良好, 校园秩序井然,学生守纪文明;%1 符合《平安校园》的各项规定, 无校园不稳定事件、违规办学事件 发仝1 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风校 貌较差;%1 有较大校园不稳定事件、违 规办学事件发生。
2师资队伍专任教师基本情况(数据库6. 1、6.飞%1 注重基础课专任教师学历、职称 提高,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所占的 比例超过3(%%1 注重专业课专任教师技能水平 提高及增加企业一线工作经历,专 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 一线实践时间超过两个月1 不重视基础课专任教师学历、 职称提高,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 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低于15%%1 未建立专业课教师提高实际 技能的机制,具有双师素质的专 业课专任教师不足50%2 2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比例(数据库6. A 6. 4) 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情况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能手,承担 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超过5(%并 注重对他们教学能力的培训1 兼职教师占专业课与实践指 导课教师合计数之比小于20%%1 未针对兼职教师开展教学能 力培养工作3.专业建设3. 1专业结构专业设置(数据库7)%1 专业建设规划符合地方区域经 济发展规划或行业发展规划要求1 形成了国家、省级、学校三级重 点专业建设体系,已建立以重点专 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 群,专业群结构合理,能协调发展1 专业建设规划与地方区域经 济发展规划或行业发展规划不 相适应1 专业群结构不合理。
1 2缺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数据库T)%1 制定并实施了特色专业建设计 戈9,注重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在人 才培养模式、教学保障休系课程休 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 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 务等方面休现出鲜明的特色1 有市级及以上教改示范或特色 专业未明确特色专业,无特色专业建 设规划,特色专业相关内容未休 现特色考察方式:现场专业 研讨主要评估指标考察要素重点考察内容及对应数据编号内涵说明备注AC4课程建设4 1课程内容※%1 课程教学目标(数据库7.刀;%1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数据库7. 5)o%1 多数专业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 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 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休 系和选择教学内容1 主要专业主干课程半数以上由 校企合作开发1 主要专业课程未依据技术领 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和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 程休系和选择教学内容1 无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考察方式:现场专业 研讨4 2教学方蚱 段%1 课程教学设计(数掳库7. 2);%1 教学方法、手段(数据库7.刀;%1 考试考核方法(数据库7.刀;%1 授课地点(数掳库7-能冇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休 的情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多 样,能有效应用现代佶息技术进行 模拟教学;考核方式灵活、恰当。
教学方法不适于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式单一、 陈旧考察方式:现场听课4 3主讲教师授课教师情况(数据库6. 1、6. 26. 3 6. 4)基础性课程以具有专业背景的或 熟悉专业培养目标的校内专任教 师主讲为主;实践性课程主要由企 业、行业技术技能骨干担任的校外 兼职教师讲授为主基础性课程任课教师多数无专 业背景;实践教学任务5(赠上 仍由校内教师承担4 4教学资料%1 教材编写及选用情况(数据库 7. 2 7.%1 馆藏图书资料(数据库3. 3;%1 校园网(数据库3.切选用优秀新版教材;与行业企业合 作开发实训教材;教辅资料充足, 手段先进所选教材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 育需要,内容陈旧,重理论轻实 践;教学手段落后,教辅资料与 现代教育技术未有机配合5•实践教学5. 1顶岗实习※%1 专业顶岗实习记录(数据库4.刀;%1 校外实习基地 儆据库7.切各专业均安排有顶岗实习;顶岗 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5W 上的专业不安排顶岗实 习;顶岗实习时间少于半年5. 2实践教学 课程休系设计%1 专业课程设置(数据库7.刀;%1 专业产学合作(数据库7. 5)o%1 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 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休系的整休设 置中,理论教学应与实训、实习密 切联系,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 的5(W上;%1 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方案设计。
1 三年制专业实践性教学课时 占总教学吋间的比列低于4(% 二年制低于3(%%1 行业、企业未参与教学方案设 计主要评估指标考察要素重点考察内容及对应数据编号内涵说明备注AC学条件※%1 校内实训基地(数据库4. 1);%1 校外实习基地(数据库4.刀;%1 实践教学经费(数据库5.刀;%1 各专业校企合作情况(数据库 7. 5);%1 社会捐助(数据库9. 31 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 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计划的安排,实 践教学经费有保障;%1 学校弓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实 践教学条件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不能満足 教学要求,实践教学经费无保障5. 5双证书获 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数据库7. 3)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 生获取“双证书”的人数达到毕业 生的9吆以上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 业生获取“双证书”的人数不足 毕业生的7吆6教学管理6. 1管理体系%1 教学管理机构%1 教学管理制度(数据库& 1); M学运亍悴啣库&氛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管理制度完备、规范,教学运 行有序教学管理队伍不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备和规范, 教学运行管理混乱,教学事故多 发教学管理队伍包括学 校分管教学的院校领 导、教务处等专职教 学管理人员、院(系、 部)分管教学的院长(主任)、教学秘书等 教学管理人员。
考察方式:随机访谈 教师、学生、管理干 部6 2质量监控%1 专职督导人员基本情况(数据 库&》1 教学监控状态1 建立了完善的多元化质量监控 制度,机制运行与效果良好1 每年进行一次毕业生跟踪调查 和社会需求调查1 未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未 开展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 互评、教师评学等活动;%1 未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 会需求调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 括目标的确定、各主 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的建立、信息的收集 整理与分析(统计与 测量)、评估、信息反 馈、调控等环节考察方式:随机访谈 教师、管理干部主要评估指标考察要素内涵说明备注王要观决| M及对应数锯编号AC7.素质教育7. 1学生管理%1 专职学生理A员基本情况(数 据库&3;%1 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与运行情 况儆据库& Do学生管理队伍结构合理,制度健 空学生管理队伍力量薄弱,结构不 合理,制度不够健全考察方式:随机访谈 学生、家长、教师7.渠业素质※%1 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工作;%1 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学校重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 力、职业素养教育;社会、用人单 位对毕业生职业索质评价良好学校不重视学生职业索质教育, 未建立职业索质教育机制;社 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索质 评价技華。
考察方式:学生座谈 会或随机访谈学生社会评价& 1生源招生工作(数据库9. 1)近二年第一志愿上线率达7(剜 ;第一志愿考生报到率大于 6(%第一志愿上线率及报到率均低 于4%8 2就业※就业工作(数据库9. 2)近二年毕业生当年年底平均就业 率达9(》以上近二年毕业生当年年底平均就 业率在5(*以下8 3社会服务%1 教师技术服务情况(数据库6. 1);%1 产学合作(数据库7. 5);%1 社会技能培训开展情况(数据 库 7. 3);%1 鉴定站(所)鉴定情况(数据库 4. 3)o学校社会技能培训、服务等开展良 好,社会回报高学校未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 技术服务等工作4社会声誉人才培养社会评价有市级(省级)教学成果奖、教学 改革立项、精品课程;人才培养工 作受到市级及以上表彰和主要媒 休赞誉人才培养质量差,多次被主流媒 体噪无说明:-、木指标体系主要依据教冇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冇教学质輦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号)、《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方案》(教高(2008) 5号)制订,指 标体系中建议重点考察内容主要参考《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 据。
二、评估结论标准木方案主要评估指标8项,考察要素25项,其中重点要素9项(即:带“派”的考察 要素 1.3、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