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doc
7页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山东省蓬莱经济开发区中学宋玉洲一直以来,人们思想品德课都有一种偏见:认为思想品德课是骗人的把戏,充满说教,枯燥乏味,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的方 式方法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 体差异和不同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 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改 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坚持情理互动,通过 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谋求人文与科学.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是 当前课改中迫在眉睫的关键根据平时的教学体会,谈谈个人的几点 看法:创设民主气氛,构建师生和谐关系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教学相长但传统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学生始终处于“你教我 学”的被动状态教师把自己看成是绝对的权威,既无视学生的独立 人格,也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 流在这种“以师为本”的理念下,教师很难调动起学生“动”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能是成为在有限的时间记住有限的课本知识点 的工具,至于主动探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欠缺的。
心理学家康姆斯和斯耐格对学校学生如何促进学习提了三条建议:第一条提的就是“给学生必须提供一种民主的课堂气氛力为此, 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到耐心启发,循循善诱,而不是颐指气使,“横桃鼻子,竖挑眼力的只有我们给予学生应有的平等和尊重,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了教师,才能激发学生潜化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才能一节课堂上我批评几个没能答上问题的学生,课后我在对他们进行了 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育自认为他们会被感化,然而这只是我的一 厢情愿一一接下来的那节课,这些孩子依然无动于衷我几乎是绞尽 脑汁想:怎样才能让这些孩子有所触动?直到有一天和小学的女儿的 一次对话让我豁然开朗:那天,女儿重感冒不舒服,上课坐姿不端正 被年轻的数学老师严厉批评后非常委屈也非常不服气的对我说:“妈 妈,我已经尽力了,其实今天我就算趴在桌子上语文老师也不会批评 我(事先语文老师知道他生病),但是我知道我不能那样做・力我当 时就想:一个小孩子上能如此克制住自己,处于十四五岁的孩子在做 事之前也定是付出努力的了可能更过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老师在意自己的经验以自己的一厢情愿去看学生,常常是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反思了这一切后,在接下来的一节课上,我真诚的向孩子道歉并向全班 学生讲了我和女儿的谈话说:“以前,是老师错怪了大家,我一直以 为同学们不用心学习,其实,同学们一直在努力。
只不过,有的同学 基础不好,能力不一样,进步的幅度不那么大,我为我以前的举动歉 疚,希望同学们能原谅老师,以后,老师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努力一起 进步……w没等我话说完,学生们给我一雷鸣般的掌声我再次体会到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 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 有教育."爱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 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 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 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 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 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 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 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 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是一个巧妙的引入,可以是一段师生精彩的对话,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比喻,可以是一个风趣幽 默的插曲,也可以是一个看似平常的手势或教师的一个眼神,还可以 是一次真诚的表扬和中肯的批评,甚至有时一个会心的微笑也可以。
二、创设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所以,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活动动力,培养学生其好奇心.求知欲,就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只 有这样学生才能动起来,又落实课程目标,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使 学生通过情境探究活动,既能激“能",激“趣力,又能增“知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 活,是对生活的提炼生活化的素材有时简单的语言也很难再现出来, 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 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会激活 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我们要 增进课件的交互性,使课件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意调度,同时要不断 提高自已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只有这样,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 才能充分发挥,进而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学生表演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 而且是易于接受、表现为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平时教学中, 应该变化教学方式,除了借助多媒体手段外,许多课内容还可以通过 创设一些相关的小品来强化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中学生具有较强 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寓教于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在轻松愉快 地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如果一个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他将愉快地积 极地投入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我,而这自我一旦成功,又 得到班集体的认可,那他会感觉到尊重和爱护,也会品尝到成功的愉 快,他的情感自然会得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同样在“成 功需要自信”教学中,我设计情景如下:自负的小强,自卑的小靓, 自信的小方他们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要求小组课前准备,派代表 表演自负、自卑.自信的特点,比一比哪一组最生动在教师的正确 引导下,各小组同学积极参与,精心准备,还生动表演,教室里一阵 阵笑声和掌声告诉我们这一活动设计的成功同学们在活动中参与、 思考、体验,在活动中认识了自负自卑自信的不同特点,促使学生超 越自负,告别自卑,最终也实现了课程目标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 积极参与其中,感受也深了,积极性也高了,教学效果也就实而不浮 的但如果表演的成功率很低,学生会比较失望的尤其在表演动作 中很滑稽时,教师应提醒学生保持课堂秩序三)辩论赛通过课堂辩论,提高学生阐述观点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辨和应变能力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 活动,也让学生初步掌握辩论的方法和技巧,尤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 神、竞争意识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了人际协调 能力。
活动可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特别是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 他们能从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体验到赞赏、成功,培养了学生积极 向上的情感,也张扬了学生个性,培养人文精神辩论赛为学生搭建 展示自我的平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辩论还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在讲到《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这一课时,可以以“挫折是好事还 是坏事”为题,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辩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 会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激烈的辩论中既锻炼了学生思维,又加深了 对知识的印象懂得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四)小组合作活动有人曾提出:“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由重点培养竞争转向重点培 养合作的教育”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 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品质,这也是当今社会对他们的最基本的素 养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 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 展自己的经验,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结合热点,把握时代脉博“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长青的匕教师应该要了解学生在想 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号准学生的思想脉博,再把这些问题与教 材内容联系起来,这样思想品德课既有说服力有又增加了吸引力,学 生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从而取得学生的共鸣和支 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综观近几年的中考开卷考试题,有关时事政治.乡土材料的内容 占较大的比例,这些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题型涉及选择题.简答 题和以材料为背景的分析说明题从实际问题出发,寻找社会热点问 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现在的学生由于自身生活阅历和生活环境所限对一些背景材 料不了解,很难正确回答问题每年中考考试中后,学生生走出考场 第一句话总是抱怨“书上找不见答案”主要原因就在于学习只限于 死记硬背,既不关心国家大事,不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不关注社会 上的热点问题,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所以, 一见试题涉及的都是课本中没有的社会热点,学生就会感到束手无 策,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重书本知识与国内外的 社会热点相结合,从初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课 本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比如:我对初一学生住校 不适不是问题在展开大讨论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热点作为切入口, 结合“自立自强,挫折”这一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 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联系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最后, 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此课的学习,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社会热 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管用什么形式的教学方式,都是为了以饱满的爱心持之以恒去做细致耐心的工作,促进我们的孩子身 心健康发展参考文献】《新课程教学设计》,毕田增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严育洪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坦•现代教育改革引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