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霉菌实验报告范文.docx
12页篇一: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活影响一试验报告霉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活环境中影响霉菌生活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水、温度、氧气、食物种类等:生长在同一块食物上的霉菌之间的相互影响则属于生物因素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主要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试验以课外活动形式,由同学在家庭完成活动目标】1. 尝试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2. 学习设计简洁的表格用以纪录活动中观看到的现象;3. 练习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解释温度是否影响霉菌的生活材料器具】馒头2块(或而包)、干净的食品袋2个、冰箱方法步骤】1. 提出问题: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2.尝试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一一作出假设你认为影响霉菌生活的是:3.设计试验方案进行争辩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许多,每个试验通常只争辩一个可变因素本试验首先探究的可变因素是:温度或湿度)4. 实施试验并纪录每天用放大镜仔细观看两组食品表面的变化,直至最初长出的霉菌变色要坚持每天做好观看和纪录:留意:(1)你们可以用文字或绘图的方式纪录试验现象,也可以配以照片2)纪录应真实,并尽可能详细海阳中学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七班级(4)请用绘图或照片的方式呈现两组试验的最终结果。
5. 分析试验现象检验预期与试验结果是否完全全都,假如存在差界,你们的解释是:你们对最终试验结果的解释是:试验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的6. 你们得岀的结论是:【争辩】1. 你们认为选用什么样的食品简洁长岀霉菌2. 你们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和其他组的全都吗【思考】1. 假如想要“探究不同食品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你将如何设计试验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呢2. 你如何设计试验探究其他条件(如湿度、氧气等)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篇二:试验五霉菌的形态观看一. 试验目的1. 学习并把握观看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霉菌的形态特征及鉴别依据2. 学习使用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3. 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学习使用血球记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4. 总结并把握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鉴别方法二、试验原理1. 霉菌定义及用途霉菌不是真菌分类中的名词,而是丝状真菌的统称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与食品的关系亲热,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最早接受的一种微生物,如早期进行的酱和酱油的制作等霉菌也可以使食品发生腐败变质或产生毒素,影响人体健康其至危及生命2. 霉菌特征霉菌可产生分支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确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鞄子。
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孑包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砲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的多(约3-10um),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镜即可观看3. 霉菌的菌落松: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较长,菌丝体疏松,因而形成的菌落也比较疏松,呈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大:菌落形态较大,一般比细菌和放线菌的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有时会长满整个培育皿;干:外观干燥,不透亮 ;挑:菌落与培育基间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颜色:由于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孑包子颜色不同,不同的霉菌菌落表而呈现不同的颜色,菌落正反而、边缘与中心颜色常不全都同一种霉菌在不同的培育基上或不同的培育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特征可能有所不同但同一种霉菌在相同的培育条件下和培育基上所形成的菌落特征相对稳定菌落特征是霉菌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4、霉菌的菌丝形态构成霉菌养分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的宽度一般为3-10Um,比放线菌菌丝宽许多倍,其菌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一部分菌丝存在于培育基质中吸取养分,称为基内菌线或养分菌丝另一部分菌丝向空中生长,称为气生菌丝气生菌丝一部分形成生殖细胞,也有部分气生菌丝生成生殖细胞的爱惜组织或其它组织。
4、霉菌的菌丝从结构来看,霉菌的菌丝有两种:无隔菌丝:低等霉菌如根霉、毛霉等有隔菌丝:高等霉菌如青霉、I山霉等菌丝的砲子较大,在低倍镜下即可清晰观看到有隔或无隔菌丝和抱子及巨大的抱子囊5、霉菌的繁殖方式和繁殖结构霉菌主要您形成各种无性孑包子和有性抱子进行繁殖霉菌的无性砲子:厚垣抱子节抱子分生砲子砲囊泡子6、食品中常见的霉菌霉菌的种类许多,下而仅介绍一些常见的、与食品有关的菌属1) 根霉菌属(Rhizopus)现己发觉根霉有20多种,根霉有假根和葡匐枝,假根主要起固定和吸取养分的作用本属的黑根霉能产生果酸酶,引起果实的腐烂及甘薯的软腐,能产生反丁稀二酸,也是转化留族化合物的重要霉菌2) 曲霉菌属(Aspergillus)现己发觉和应用的曲霉菌有100多种,在我们我国古代己接受I山霉菌制曲、酿酒、制酱等曲霉菌还可用于制造蛋白酶、柠檬酸等一些有机酸曲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空气中经常含有曲霉菌的孑包子常引起食品、衣服、皮革等物品的发霉和腐烂,有的菌株还可产生毒素,例如黄曲霉曲霉菌具有发达的菌丝体,菌丝有隔膜,为多细胞菌丝繁殖方式为无性和有性繁殖其菌落呈现各种颜色3) 青霉菌属(Penicillium)青霉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也特殊广泛,土壤中经常有大量的青霉菌存在,在水果和粮食上经常发觉青霉菌,已发觉大约有几百种。
青霉菌的菌丝体无色或浅色菌落是深绿色青霉菌可引起果蔬等的病害,如引起柑桔的病害而造成较大损失但有些青霉菌能产生有经济价值的有机酸,如柠檬酸,葡萄糖酸等在医药上常用的青霉素的产生菌是产黄青霉三、试验内容(一)试验材料1、菌种:培育法培育3'4天的根霉(Rhizopussp.)、青霉(Penicillumsp.)和曲霉(Aspergillussp.)平板2、其他物品:乳酸石炭酸溶液、载片、盖片等纪录三种霉菌的菌落特征2、霉菌个体形态观看直接制片观看:于干净载玻片上,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液于载片中心:用解剖针从霉菌菌落的边缘处取小量带有孑包子的菌丝置于液滴中,再细心地将菌丝挑散开;然后当心地盖上盖玻片,留意不要产生气泡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看,必要时再换高倍镜挑菌和制片时要细心,尽可能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加盖玻片时切勿压入气泡,以免影响观看1)水浸片法观看(根霉与曲霉)根霉:加热至沸腾后观看曲霉:直接观看其次节微生物大小的测定一、试验原理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微生物大小的测定,需要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工具一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镜台测微尺适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每个的相对长度。
然后,依据微生物细胞相当于目镜测微尺的个数,即可计算出细胞的实际大小试验程序I(测定微生物的大小)测定的工具: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试验程序II(测定微生物的大小)目镜测微尺的校正:在高倍镜下,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推动器,使目镜测微尺的0点与镜台测微尺的某一刻度重合,然后,仔细查找两尺其次个完全重合的刻度计算两刻度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由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每格长10Pm,所以可得: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Um)二(镜台测微尺格数X10)/目镜测微尺格数留意:校正目镜测微尺必需针对特定的显微镜和附件(特定的接物镜、接目镜、镜筒长度等)进行,而且只能在这特定的状况下才可重复使用菌体大小的测定:取下镜台测微尺,将细菌染色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然后在油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测量菌体的长和宽操作步骤1、装目镜测微尺2、校正目镜测微尺3、菌丝体大小测定:将观看的黄曲霉菌丝体直接进行菌丝体大小的测定4、测定完毕后,取出目镜测微尺用擦净纸擦干净,放回盒内保存第三节微生物的显微计数血球计数板通常是一块特制的厚载玻片,载玻片上有四条槽而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而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而各刻有一个方格网。
每个方格网共分九大格,其中间的一大格又称为计数室,微生物的计数就在此大格中进行常用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有两种规格的刻度网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即为16X25o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即25X16o但是不管计数室是那种规格,其计数室的小格数总是相同的,即16X25=25X16=400(小格)计算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一大方格面积为lmm2o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计数室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室(大方格)的体积为0.Imm3o在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求得平均值再乘上16或25就得一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毫升菌液中的总菌数lml=lcm3=l,000mm3)试验材料酵母菌悬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无菌滴管,吸水纸,擦镜纸,香柏油、镜头洗液1. 取清洁无油的血球计数板,在计数室上面加盖血盖片2. 取酵母菌液,揺匀,用滴管由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使菌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内不得有气泡3. 用10X镜观看并将计数室移至视野中心4. 在10X镜下计数:计数4个(或5个)中格的平均值,然后求得每个中格的平均值。
乘上16(或25)就得出计数区总菌数,最终再换算到每mL菌液中的含菌数5. 留意事项: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出芽计一半试验程序计数步骤:1. 取清洁无油的血球计数板,在计数室上面加盖玻片2. 取酵母菌液,摇匀,用滴管由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不宜过多),使菌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内不得有气泡3. 静置5分钟后,将血球计数板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板的大方格网位置查找时间圈要缩小,光线要偏暗些,并将计数室移至视野中心4. 在高倍镜下计数:随机地计数五个中格内的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格的平均值乘上16(或25)就得岀一大格中的总菌数,最终再换算到每毫升菌液中的含菌数量由于菌体细胞在血球计数板上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要在不同的焦距下才能看到,故观看时必需不断调整微调整器,方能数到全部菌体,以免遗漏5. 计算方法:酵母菌细胞数/毫升二[(X1+X2+X3+X4+X5)/5]*25(或16)X10X1000X稀释倍数6. 留意事项计数时,为避开重复或遗漏计数,凡是遇到压在方格线上的菌体,一般以压在底线和右侧线上的菌体计入本格内,遇到有芽体的酵母时,假如芽体和母体同等大时,就按两个酵母菌体计数7. 计数完毕后,血球计数板要立刻清洗干净,并用吸水纸吸干,最终用擦镜纸擦干净并放回盒。
将显微计数结果纪录于下表中T表示五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D表示菌液稀释倍数篇三:霉菌的形态观看姓名系班级学号组别科目题目霉菌的形态观看同组者:霉菌的形态观看一. 试验目的1. 把握配制马铃薯培育基(PDA)的一般方法2. 学习并把握观看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3. 了解并把握四类霉菌(根霉、毛霉、曲霉、青霉)的基本形态二. 试验原理1. 霉菌霉菌是可产生简洁分枝的菌丝体,其菌丝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确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孑包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孑包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泡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3〜lOum),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看本试验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