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德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oc
16页宁德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 氧气有氧化性 B . 酒精有可燃性 C . 浓盐酸有挥发性 D . 浓硫酸有腐蚀性 2. (2分) (2019九上·西林月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B . 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取用固态药品用量时,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C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D .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3. (2分) (2017九下·兴化月考)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B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组成物质的元素不同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D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镁条在空气中能燃烧物质的种类决定反应能否进行A . A B . B C . C D . D 4. (2分) (2017九上·房山期末) 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序数是28 B . 属于金属元素 C . 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 5. (2分) 根据右图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该袋食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 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0 mg C . 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约为16.9 mg D . 若仅靠该盐补充碘,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5 g 6. (2分) 新版100元人民币采用含MgF2光变色防伪油墨印刷,MgF2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A . +2 B . +1 C . -2 D . -1 7. (2分)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8. (2分) (2018九上·昌平期末) 下列灭火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B . 电器着火--用水烧灭 C . 实验时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D .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 9. (2分) 小明按下图方法熄灭蜡烛,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 . 清除可燃物 B .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 . 隔绝空气 D .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10. (2分) 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就能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图为水和“热冰”模拟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B . 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 . “热冰”与水通常结成的“冰”化学性质不同 D . 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12. (2分) (2017·新野模拟) 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B .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C . 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 .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3. (2分) (2015九上·东莞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碳具有可燃性,碳燃烧时总是生成二氧化碳B . 金刚石、石墨、C60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碳原子的排列相同C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有白色沉淀生成D . 一定条件下,木炭、一氧化碳分别与氧化铜反应后都有红色固体生成14. (2分) (2017·荔湾模拟) 如图所示是A,B,Fe和C四种纯金属在稀盐酸中反应现象,下列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C一定是铜 B . 铁能从B中盐溶液中置换出B C . 金属A不能制氢气 D . 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A>B>Fe>C 15. (2分) (2018·朝阳模拟) 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 Zn B . Al C . Ag D . Fe 16. (2分) (2016·南宁) 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B . 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 , 可能含有Fe(NO3)2C . 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D . 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没有Zn17. (2分) (2018·老河口模拟) 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
对该实验结论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 . 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 . 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D . 热水的作用是提高温度及隔绝氧气 18. (2分) (2017九上·红桥期末) 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B .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少C . 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D . 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19. (2分)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 )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A . 甲>丙>乙 B . 甲>乙>丙 C . 乙>丙>甲 D . 丙>乙>甲 20. (2分) 印刷电路板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 ,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的烧杯中不可能( )A . 有铜无铁 B . 有铁无铜 C . 铁、铜都有 D . 铁、铜都无。
21. (2分)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 . 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 .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D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22. (2分) 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 . 升高温度 B . 降低温度 C . 加入溶质 D . 溶液倒出一部分 二、 填空题 (共11题;共24分)23. (5分) 请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上:太阳镜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它的镜脚一般是由塑料(其中含有________ )制成的,玻璃镜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________ ,且变色玻璃中含有银离子________ ,铜制镜框使用时问过长会生成铜绿________ .铜绿中氢氧根离子的化合价显﹣l价.24. (6分) 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________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________ 、________ 等.25. (1分) 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锌”,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是________(填名称)。
世界上常用黄金作金融储备、货币等,其原因是________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________(填“大”、“小”或“相同”)26. (1分)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1)如图是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则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___等物质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3)工业上可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炼铁,其主要反应原理是 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7. (3分)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n≠0),请回答下列问题:(1)n的最大值为 ________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 ________ ;(3)若m﹣n=10,则该粒子对应的常见金属元素有 ________ (写元素符号).28. (1分) (2019九上·金水期中) 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 丁是一种常见 的氧化物 (1) 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2) 请在答题卡框内画出 丁 的微观结构图像。
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9. (1分) (2017·柘城模拟) 白磷比红磷易点燃,是由于二者的________的不同,硫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由于二者的________不同.已知二硫化亚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 2X+8SO2 , 则的化学式为________,Fe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0. (1分) 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甲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生五氧化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乙装置进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 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试管中红磷、热水中自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________ :②________ .(1)改进后的图乙装置与图甲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___ . (2)小林同学指出图乙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丙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