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积极探索高中语文教学新方法.doc
4页做好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 积极探索高中语文教学新方法摘 要:做好高中、初中知识衔接是有效开展高中语文学习的必然要 求,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吏好的衔接 是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心态的保障,减少学生对于知识转换的不适应性 本文基于初、高中语文知识的特点,分析了两者衔接的有效方面,并提出 几点高中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旨在帮助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衔接问题;高中语文,新方法高中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段,对教材使用、教学要求与考查方式上 较初中都有很大不同在语文学习方面,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之间有一个 较大的跨度,无论是从学习难易程度还是学习范围来讲,都有了更深层次 的提高高中知识是初中知识的一个飞跃,因此做好两者间的衔接工作是 高中教师们长期研究的主题一、做好高中教学新方法下的衔接工作1 .思想方面学生从小学开始进行语文学习,从小学的说话、段落组织到初中的文 言文学习,9年的教育让学生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由于语文这门 学科很难从教材上发现初、高中的区别,许多学生在升入高中改制后发现 其实高中语文教材与初中的差不多,就此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语文的学习实际上,高中语文学习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所选课文都是结合了时事政治 与传统思想的,是对初中语文的一个深入化探究的过程。
教师们要正确引 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让学生认识到高中语文对自己品德、智力的有效帮 助,认识到良好的语言能力是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教师要及时纠正 学生对高中语文的错误看法,在思想上提高对语文的认识2. 知识衔接方面高中的知识结构比初中更加复杂、更加系统,因此要让学生有一个衔 接的过程,借助初中知识来学习高中语文1) 每位同学对自己学过的语文知识都进行一个系统化的查漏补缺2) 以座谈会的方式,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在学习上遇 到的一些疑惑,要做到心中有数在高中课程开始时,要让学生回顾旧知 识,在此基础上去学习高中新知识没做好知识的衔接工作3) 教师在课程教学上,要将教材“吃透",找准初中语文与高中的 衔接点,尤其注意阅读与写作的衔接要以III引新,进行自然的过度3 .学习方法方面初中生由于自身年龄、受教育情况的限制,在自觉性、独立性、依赖 性上较差,若仍旧沿用初中学习方法,会对高中学习的有效性产生影响1) 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发现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初中 语文教学多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的接受知识,而高中 语文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做好作业、复习、听课 环节。
2) 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及时转变,在高中学习中,要让学生形成复习、预习的、摘抄、背诵的习惯,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这都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4.写作方面初中阶段,学生的作文一般是以记叙文为主,议论成分较少高中的 语文作文要求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记叙文与初级的议论文,需要在文中表现 出一定的思辨能力一些学生在初中时写作优异,但在高中之后就有“江 郎才尽”的感觉,这就是写作教学在衔接上出了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 方面展开指导:(1) 让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像是一些文艺评论、短小杂文等,阅读 的时候要培养摘抄的习惯,将一些精彩语句摘抄下来反复研读2) 加强议论语言的训练议论文的写作不同于记叙文,在描写语 言方面有着自己独立的词汇系统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这类语言, 对其意义、用法能够很好地掌握其次,对于常见的议论句式要了解,这 样才能提高议论文的学做能力3) 在衔接时期,可以多写一些随事件的议论文,以“一事一议” 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论述能力与分析能力二、衔接基础上的新教学方法1.以人为本,树立信心高中语文是初中阶段质的飞跃,对于学生而言,会产生一定的畏难心 理教师应该正视这种现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在信心的树立上,教师要以身作则,每天以饱满的情绪进行教学,保 证学生在课堂上也充满热情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提问 时设计好问题难度,分层次的向学生提问,并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一段时期之后,学生在语文上的自信心就会在这种积极心态的 帮助下培养出来2 .深层激励、强化动机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高中的语文学习是一项艰辛 而复杂的过程,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必须从高中语文增长知识才 干、提高人生品味与其人文性与工具性这些方面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深 层动机期间,要让学生将这种学习动转换成动力,推动学习的自主性3. 衔接教法,学法指导在教学方法上,高中语文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与探究性学 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程的教学,还 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活跃思维、高效训练 以及总结规律的习惯,让学生能够从观察中自主发现事物发展的有关规 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高中语文之间的衔接性,认真研究高中教材与 初中教材之间的联系,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学生,尽量缩短学生的适应周期,完善教学衔接 工作。
参考文献:[1] 杨翠玉.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J] .延边 教育学院学报,2010 (010.[2] 马新建.略谈高中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3] 梁茂芬.高一语文教学与初中教学衔接的思考[J] .基础教育研究, 2010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