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全词翻译赏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276648880
  • 上传时间:2022-04-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9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全词翻译赏析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欧阳修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溺藕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注释】①越女:越地自古多出美女,后常用越女泛指美女②轻罗:质地轻软而薄的丝织品③钏(chun):用珠子或玉石穿起来做成的镯子④溪嬲B(x1ch):是一种类似鸳鸯的水鸟,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称紫鸳鸯⑤棹:船桨归棹:归船译文】明净的秋水畔,一位美丽的江南少女正在采莲轻盈的罗袖,玉腕上时隐时露的金钏,勾勒出她绰约的丰姿和婀娜的身影她的娇颜倒映在水上,与莲花争妍,她的纤手摘取了香藕,却不防藕丝缕缕,撩起了她的绵绵情思转眼天晚,风起露降,沉浸于遐想的少女蓦然回神,却只见一派晚烟轻浮,不见了同来的伙伴此时,远处传来了隐隐的棹歌声,只听得那歌声愈去愈远,余音袅袅于江南岸边,似是洒下了一路离愁创作背景】这首词的主人公是一位采莲女,写的是她的相思离愁或为作者观有所感时作者欧阳修景祐元年(1034)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言事,得罪宰相被贬,被降知夷陵县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工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赏析】此词以通俗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明快的节奏,曲折深婉地表现了越女采莲的动人情景起首三句即点明人物身份和活动环境,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少女美丽的荷塘里,用灵巧的双手采撷莲花她们的衣着颇与文献记载相符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四六《乐考》云:宋时教坊有采莲舞队,舞女们均衣红罗生色绰子(套衫),系晕裙,戴云鬟髻,乘彩船,执莲花这里词人只是抓住舞女服饰的一部分,便把她们的绰约丰姿、婀娜舞态勾勒出来,笔法至为简练暗露双金钏”一句写得更好,富有一种含蓄的美、朦胧的美玉腕上的金钏时隐时露,闪闪烁烁,便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美感,若是完全显露出来,即毫无意味了以下两句分别写采莲姑娘的动作和表情,在明白晓畅的语言中蕴藏着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感情,语浅意深,以俗为雅以荷花比女子,在唐宋词中屡见不鲜李南《临江仙》云:强整娇姿临宝镜,小池一朵芙蓉’陈师道《菩萨蛮》云: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开但它们都离开了荷塘的特定环境,没有具体的形象作为陪衬,而且格调不高这里的照影摘花花似面”,俗中见雅,形象逼真。

      它的精神实质是较高雅的,可以娱悦和陶冶人们的性情就意义来讲,这句话写的是采莲女子先是临水照影,接着伸手采莲,然后感到花如人面,不忍去摘由于层次多,动作性也很强,故很容易揭示人物的内在感情芳心只共丝争乱”一句,便是表现人物的内心矛盾芳心,是形容姑娘们美好的心灵丝”字指采摘莲花拗断莲梗时从断口中拉出来的丝,即温庭筠《达摩支曲》所云拗莲作寸丝难绝”的丝随事生发,信手拈来,以此丝之乱拟彼心之乱,构想绝妙下片采莲船在风浪中颠簸、挣扎,有的竟被风浪冲散,似乎只剩下一个采莲姑娘滞藕滩头风浪晚”七个字渲染出一种紧张气氛溺藕是一种类似鸳鸯的水鸟,而色多紫,性喜水上偶游,故又称紫鸳鸯接着词笔转而写采莲姑娘寻找失散的伙伴露重烟轻”,是具体地描绘暮色此时天幕渐渐暗下来,暮色苍茫,能见度极低,也许失散的伙伴相去不远,但采莲姑娘却找不到她们其焦急之情,仓皇之状,令人可以想见根据隐隐歌声归棹远”一句来看,她们已快乐地回家,当然是找到了;而离愁引著江南岸工则似若有所失,又像是没有找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