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传媒与政治课件.ppt

86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91406309
  • 上传时间:2024-09-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10.50KB
  • / 8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讲传播与政治传媒与政治 •新闻传媒拥有的支配社会的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采集、编发和传播新闻信息的权力;二是评价事实、表达舆论和监督社会的权力传媒与政治 •这些权力的运用,能够为社会设置舆论议题、形成评价规范,从而成为支配和左右社会舆论的权力关系在社会的权力结构当中,新闻媒介自己特有的职业功能,支配着社会舆论的涨落和进退,对其他权力中心起着监督和制衡的作用传媒与政治 •或者说,新闻媒介运用新闻手段——￿即用新近事实讲话,来行使自己的权力,达到支配舆论的目的这种支配方式虽然不是随着指令而具有强制力量,却有显示舆论符合群众意志的巨大压力,使受者不得不服从于权力主体这种压力虽然是软性的,却是难以抗拒的媒介行为事关全局,这才是媒介权力的真正源泉传媒与政治 第一节第一节媒介与政治权力传媒与政治 •权力(power):是指个人或群体控制或影响他人行动的能力,不管这些人是否愿意传媒与政治 一、一、大众传媒与政治家的共生关系传媒与政治 •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现当代大众媒介出现以前,影响最大的媒介应该就是口语媒介和书面语媒介这两种媒介同今天的大众媒介一样,对政治的影响巨大,和政治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媒与政治 •口头和书面语言的取舍和检查的原则都是对统治和权力权威的趋利避害因为此时,媒体是依附于政治权力的,早期的新闻出版业都是由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控制,是这些权力阶层宣传其政治理念和其权力合法性的工具即使发展到美国后来的政论报纸时期,报纸亦不过是不同的政党的宣传工具传媒与政治 •有学者总结说,西方媒体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在整体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Ø(1)在近代报刊时期,媒体和政治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媒体政治化这一关系主要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和革命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党较量中媒体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始终依附于政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因而,这时期的媒体基本上是政治媒体;传媒与政治 Ø(2)在西方媒体大众化初期,媒体摆脱了因经济依附而形成的政治依附,走向相对独立,在新闻报道上标榜“客观”、“公正”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媒体对政治的相对独立;传媒与政治 Ø(3)大众传媒私有化时期(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主流媒体在商业化背景下实现对政治系统的主导性,即政治媒体化传媒与政治 •要理解媒体与政治的共生关系,我们得首先弄清楚政治权力是如何通过媒体建构其权力影响力的我们认为,作为权力最高表现形式之一的政治,在很大程度上便是通过构造、影响和改变大众头脑中的图景而对现实进行控制的艺术与科学。

      控制大众头脑中的图景的权力就是控制“现实”的权力,因为由政治权力构造的图景总是被视为“现实”传媒与政治 •在这里,李普曼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虚拟环境”(pseudo-environment)•所谓“虚拟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虚拟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传媒与政治 •大众是借助媒体提供的信息,来建构关于现实的“真实”图像的,而精英人士可能楔进这一建构过程中,对公众舆论施加影响那么政治力量是如何介入传播过程中的呢?传媒与政治 •其一,利用媒体对消息来源的依赖;•其二,利用媒体自身利益之拆求;•其三,利用广告投放的软控制;•其四,积极主动在开展政府公关活动传媒与政治 •谈媒体与政治之间的共生关系,并不意味着仅仅是精英人士通过媒体单方向作用于普通大众的过程,实际上,公众团体和公共知识分子也可以借助媒体对影响政府决策因为,大众传播由于具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强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某些社会问题能够很快被社会公众所认同,形成强大的舆论,对政府施加影响,使一些政策问题能够很快进入政府决策议程。

      媒体持续性的报道常常影响着公众的判断与倾向以及政府的决策,也必然引起在朝和在野政党的关注传媒与政治 •在某个时期,媒体对某一问题的集中关注,即议题设置,带动公众舆论对这一问题的呼吁,致使政府议程不得不遵循媒体议程媒体发动——受众关注——政府瞩目,这成为西方许多国家政府议程产生的模式之一传媒与政治 第二节第二节传媒与宣传传媒与政治 n宣传帮助我们夺取了政权,宣传帮助我们巩固政权,宣传还将帮助我们取得整个世界 传媒与政治 拉斯韦尔n它仅仅指通过重要的符号,或者更具体但是不那么准确地说,就是通过故事、谣言、报道、图片以及社会传播的其他形式,来控制意见传媒与政治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1950年7月10日,对“宣传”作了如下定义:“任何以影响特定群体的思想和行动为目的的新闻、专题讨论或有组织的努力和运动”n并给“最有效的宣传”下了一个定义:“宣传对象按照你所指定的方向走,而他却以为这个方向是他自己选定的” 传媒与政治 n其中的一个主要部分是“心理战”,而心理战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有计划地运用宣传和‘非战’活动来沟通思想、交流情况,以求影响外国群体的观点、感情和行为,其目的是有助于国家达到既定目标”。

      传媒与政治 定义n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传媒与政治 n目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 们的行动;n内容:传播一定的观念;n对象:人们;n方法形式: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 号传媒与政治 n宣传者主动发起; n为了宣传者自己的利益; n目标是影响他人的观念——导致行为;n只能指劝服(persuasion:设计操纵符号以使别人产生某种行为).传媒与政治 n宣传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n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 宣传传播观念,新闻传 播信息传媒与政治 区别n传播的侧重点不同;n出发点不同;n归宿点不同;n传播的方式不同;n传播的要求不同传媒与政治 侧重点n新闻传播信息;n宣传传播观念传媒与政治 出发点n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的需要;n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的需要传媒与政治 归宿点n新闻本身没有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做出决策;n宣传是要人们理解观念并接受它、支持它。

      传媒与政治 传播方式n新闻不需要重复;n宣传需要不断重复传媒与政治 要求n信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 时、准确,即定量的准确n宣传: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求正 确鲜明,材料要求真实典型,材 料要恰到好处的说明观点的正 确,即定性的准确传媒与政治 联系:复合现象n媒介的所有者(包括私人、集团、阶级、政党)或新闻工作者出于某种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新闻报道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表达自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评价传媒与政治 要求n当人们把新闻与宣传结合在一起使用或者利用新闻做宣传时,一定要尊重新闻传播信息的基本要求,而不能把新闻当作宣传品——只有宣传味,没有新闻味传媒与政治 n胡乔木:最有力量的意见,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闻的事实(而每个叙述总是根据一定的观点的),这样,人们就觉得只是从他那里接受事实接受事实而不是从那里接受意见(而每个有自尊心的人一般都是不愿相信意见,而宁愿相信事实的)新闻就是这种无形的意见无形的意见,愈是好的新闻,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传媒与政治 宣传为何要借助新闻传播宣传为何要借助新闻传播n新闻媒介的社会形象;n新闻报道的特性:及时、真实;n新闻报道连续性强; n新闻报道形式丰富传媒与政治 宣传要素宣传要素传媒与政治 n宣传者 (who)n宣传对象(to whomto whom)n宣传内容(whatwhat)n宣传场合(wherewhere)n宣传时机 (when)n宣传动机(why)n宣传方式 (艺术)(how)n宣传效果 (effect)传媒与政治 宣传者强调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n权威性:权力和地位、资历和威望、专业特长、能力和才华;n可信性:诚实、信誉、骨气、公正无私;n接近性;n熟知性;n悦目性传媒与政治 宣传对象n积极的参与者,以各种方式影响宣传过程,既是宣传效果的承担者,又是宣传效果的最后鉴定者传媒与政治 宣传内容n宣传者是宣理还是宣传谬误;n宣传者是提供真实材料、向受众讲真话还是弄虚作假;n宣传内容是维护人民利益还是损害人民利益传媒与政治 n在宣传中,事实、道理、感情事实、道理、感情,构成了宣传的三大元素n在实际的宣传工作中,有时单独使用其中一个要素,有时侧重于其中一个要素,而以其他两个要素为辅,但更多时候,是三个要素综合使用,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传之以知,能够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传媒与政治 事实n真实;n接近;n典型传媒与政治 n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没有思想上、文化上的和谐,就难以聚集各方力量培育和谐文化,以共同的理想和观念,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凝聚起来,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才能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道理传媒与政治 宣传场合n封闭环境和开放环境;n宣传氛围传媒与政治 宣传方法n辱骂法n“Heretic,” “Red,”,“Yankee,” “”Nazi,、臭老九、黑五类、走资派、四人帮等传媒与政治 n美化法n“good,” “right,” “democracy,” “patriotism,” “motherhood,” “fatherhood,” “science,” “health,” and “love.” 、红太阳、园丁等传媒与政治 n证词法、现身说法;n平民化;n群体联结;n诉诸恐惧传媒与政治 宣传价值传媒与政治 n政治性;n现实性(针对性);n普遍性;n典型性;n时宜性。

      传媒与政治 舆论的概念n舆:车上的坐厢,引伸为制造、抬车的人,这 些人在古代为数众多,所以“舆”就是“多”、“众”的意思n舆人之诵:百姓的怨言传媒与政治 n舆论:①众多的人的怨谤就是舆论舆论就是对暴政的不满,就是对当权者的讽刺,就是民众对自己所遭受的不幸的一种倾诉,它从最初的发生来看就具有天然的反抗性②舆论如果是私下的一种议论,就不能对政治产生实际的影响,就只是一种“舆”论而不能成为“公众”舆论传媒与政治 舆论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n主体——公众;n客体——某个特定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n本体——人们大致相同的意见或态度的总和;n载体——公共的传播活动传媒与政治 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而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n公开性;n公共性;n急迫性;n广泛性;n评价性传媒与政治 概念解释￿n舆论是针对特定事件(问题或现象)而发生的;n这些问题必须是涉及公众利益,是公共事务; n舆论是公开表达出来的比较一致的意见 传媒与政治 新闻与舆论传媒与政治 舆论产生过程n问题提出;n社会讨论;n社会协调;n公开表达。

      传媒与政治 新闻媒介与舆论产生n议程设置功能;n集中报道:时间、内容; 言论激发传媒与政治 舆论引导￿n媒介催生舆论即引发舆论;n媒介反映并代表舆论;n媒介引导舆论传媒与政治 媒介引导舆论n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n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利用媒介传播的强势:沉默的螺旋传媒与政治 沉默的螺旋n害怕孤立;害怕孤立;n人们随时会评估舆论的状态;人们随时会评估舆论的状态;n当判断舆论对自己有利时便当判断舆论对自己有利时便表达,否则就保持沉默表达,否则就保持沉默传媒与政治 媒介对沉默螺旋的作用n媒介对舆论长期产生作用;n媒介与舆论的大多数同步;n媒介决定受众想什么(提供现实);n媒介提供支持舆论的表述(当人们从中不能发现某些表述,就保持沉默)传媒与政治 舆论的社会功能传媒与政治 n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n舆论是社会控制的有利形式之一传媒与政治 n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也。

      传媒与政治 一、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n对国家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制约;n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n对于决策和执行人物行为的监督传媒与政治 二、对公众行为的鼓舞和约束n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n鼓舞公众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传媒与政治 第三节新闻自由与控制传媒与政治 新闻自由的来源与发展传媒与政治 n宗教来源:新教改革 ,1517年马丁·路德德九十五条论纲 1、因信称义(义人); 2、人人皆为教士; 3、宗教战争; 4、教派冲突; 5、宗教自由传媒与政治 弥尔顿:《论出版自由》(1644) 1、观念的自由市场; 2、理性的自我修正传媒与政治 n密尔:《论自由》 “第一点,若有什么意见被迫缄默下去,据我们所能确知,那个意见却可能是真确的否认这一点,就是假定了我们自己的不可能错误性;传媒与政治 第二点,纵使被迫缄默的意见是一个错误,它也可能,而且通常总是,含有部分真理;而另一方面,任何题目上的普遍意见也即得势意见也难得是或者从不是全部真理:既然如此,所以只有借敌对意见的冲突才能使所遗真理有机会得到补足;传媒与政治 n第三点,即使公认的意见不仅是真理而且是全部真理,若不容它去遭受而且实际遭受到猛烈而认真的争议,那么接受者多数之抱有这个意见就象抱持一个偏见,那样,对于它的理性根据就很少领会或感认;传媒与政治 第四点,教义的意义本身也会有丧失或减弱并且失去其对品性行为的重大作用的危险,因为教条已变成仅仅在形式上宣称的东西,对于致善是无效力的,它妨碍着去寻求根据,并且还阻挡着任何真实的、有感于衷的信念从理性或亲身经验中生长出来。

      传媒与政治 新闻自由的含义传媒与政治 n不受批准自由出版报刊,人人都有出版自由——出版权;n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表达权;n不受限制的自由接近新闻源——采访权传媒与政治 几个原则n人生而平等、天赋权利; n相信人生有理性的 ;n主张君权民授 传媒与政治 新闻自由的两个层次:n公民的自由:言论自由——知情权n媒体的自由:新闻自由 自由采访自由传递 自由出版 批评自由 传媒与政治 新闻自由与人民传媒与政治 n新闻自由属于人民;n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n知情权:指公民拥有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尤其是指公民通过公开的渠道公平的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的权利,其本质是信息的公开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传媒与政治 新闻控制——新闻法规和新闻纪律传媒与政治 四种控制的手段n司法控制;n行政控制;n资本控制;n媒体自律传媒与政治 基本法理n明显和即刻危险传媒与政治 相关法律n国家安全法;n新闻诽谤;n隐私权;n保护青少年法传媒与政治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国开山东开大《土质学与土力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中学教师资格证】.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特许经营概论》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与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自然现象探秘》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消费心理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小微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开大《资本经营》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考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视频策划与制作》形考任务1-4答案.docx 2025国开《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形考任务234答案+期末大作业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煤矿地质》形成性考核123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冶金原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x 2025国开《在线学习项目运营与管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 2025国开电大《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阶段测验1-4答案.docx 2024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环保工程师---2023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2025国开《液压与气压传动》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docx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060616计分:形成性作业2、3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