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基因表达及意义【临床医学论文】.doc
6页临床医学论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基因表达及意义【摘要】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1 (MCP1 )基因表达,探讨其与 EH 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 62 例 EH 患者和 30 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 MCP1 蛋白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MCP1 mRNA 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H 组外周血 MCP1 蛋白含量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P1 mRNA 表达均显着增高(P<0.01)结论: (1)MCP1 可能参与了 EH 的病理生理过程;(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 MCP1 mRNA 表达上调可能是 EH 患者外周血 MCP1 蛋白含量增高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高血压 趋化因子 单核细胞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 EH 是一种与遗传、环境、代谢极为相关的复杂疾病[1~3],当 EH 与其它相关危险因素并存时,单纯的血压控制只能使不到 60%的患者获益,而危险因素的干预才能获得更大的益处。
因此,积极探讨 EH 的发病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对更有效的控制 EH,减轻其危害已成为医务工作者的共识有学者研究发现,炎症可能在 EH 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2007 年 2 月~12 月实验检测 EH 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MCP1 )蛋白水平及单个核细胞 MCP1 mRNA 的表达,探讨外周血 MCP1 的变化与 EH 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年修订版)》[5]制定的标准,选取心血管科住院和门诊新诊断或未经正规降压治疗的 EH 患者 62 例,同时选取血压正常的 3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血栓出血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感染、严重肝肾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排除近期有手术或外伤史等影响 MCP1 的因素1.2 方法1.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人淋巴细胞分离液(上海捷瑞),Trizol 试剂(美国 Invitrogen),焦炭酸二乙酯(瑞兴),逆转录试剂盒(Promega),PCR 试剂盒(Promega),100 bp DNA Ladder Marker、D2000 DNA Marker(天根生化),人 MCP1 ELISA 试剂盒(美国 R&D 公司);ULT13863 三洋-80 ℃低温冰箱(日本),5745 台式冷冻离心机(德国),Eppendorff centrifuge 5810R 高速离心机,Amersham 核酸蛋白分析仪,PCR 仪(PE geneAmp PCR System 2400)(Perkin Elmer),DNA 成像分析仪(Gel Doc EQ,BioRad ),酶标仪(ELx800,BioTek 公司)。
MCP1 引物设计由上海生工合成,上游引物 5' AGGAAGATCTCAGTGCAGAGG 3' ,下游引物 5' – AGTCTTCGGAGTTTGGGTTTG 3' ;βaction :上游引物5'AGCGAGCATCCCCCAAAGTT 3' ,下游引物 5'GGGCACGAAGGCTCATCATT 3' 1.2.2 标本采集 受检者空腹 12 h,于次日清晨 6∶00~7∶00 采集肘正中静脉血 8 ml,其中 4 ml 置普通生化管中,室温静置 2 h,自然凝固后予离心10 min,1 000 r/min 收集上清液置于-80℃冰箱保存待测;另 4 ml 置于 EDTA抗凝试管中摇匀后即刻置 40 ℃冰箱冷存,于 6 h 内提取 RNA 用 1.2.3 外周血 MCP1 蛋白含量测定 用保存待测的血清,依照 MCP1 ELISA 试剂盒说明书的步骤操作用酶标仪检测 450 nm 波长下各孔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值计算标本中 MCP1 的浓度1.2.4 人血单个核细胞中 RNA 提取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 ) 淋巴细胞分离液提取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后,按照说明书的步骤提取总 RNA;按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步骤合成 cDNA,并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片段,PCR 产物用 1.5% 琼脂糖凝胶跑电泳,溴乙锭显色。
测定各条带灰度值,以 βactin为内参,用 MCP1 与 βactin 的灰度比值定量 MCP1 1.2.5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1.5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显着,P<0.01 为差异极显着2 结果2.1 一般资料EH 组及对照组的一般资料见表 1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和外周血白细胞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 1 EH 组及对照组的基本资料注:TC 示总胆固醇,TG 示甘油三酯,FBG 示空腹血糖,LDL 示低密度脂蛋白,HDL 示高密度脂蛋白,WBC 示白细胞2.2 MCP1 水平及 MCP1 mRNA 表达见表 2与对照组比较,EH 组外周血 MCP1 蛋白水平及单个核细胞MCP1mRNA 表达均显着增高(P<0.01)表 2 外周血 MCP1 水平及单个核细胞 MCP1mRNA 表达注:(1)与对照组比较, P<0.013 讨论EH 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传统观念认为,EH 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异常,表现为心搏出量和(或)外周阻力增加,治疗目标也仅限于用药物控制血压。
随着对 EH 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在 EH 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血管炎症是一个主要的、共同的病理特征,提示 EH 与炎症关系密切[6] MCP1 为碱性蛋白,属于趋化因子超家族,可由炎症介质刺激的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分泌MCP1 在体内及体外均有强大的诱导单核-巨噬细胞聚集、附壁、游走的功能,是炎症的始动因子及标志[7]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 MCP1 蛋白含量升高,认为 EH 可能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8]本研究显示,EH 患者外周血 MCP1 蛋白水平显着升高,提示 MCP1 可能参与了 EH 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积极探索控制炎症的方法可能是高血压乃至冠心病具有前景的治疗策略之一EH 患者外周血 MCP1 升高的机制尚不十分明了,可能来源于与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上调表达 MCP1 mRNA 有关,但外周血 MCP1 蛋白的升高是否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MCP1 mRNA 表达上调有关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单纯 EH 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MCP1 mRNA 表达显着增高,提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 MCP1 mRNA 表达上调可能是导致 EH 患者外周血MCP1 蛋白含量升高的一个因素,但是否与内皮细胞等其它因素有关,需进一步实验证实。
由于 MCP1 蛋白可能进一步激活 CCR2 趋化因子受体,介导趋化活性,使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发生移行,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9],使其产生更多的炎症因子,加速血管重构,使血管壁顺应性下降,从而使血压升高因此,针对炎症的治疗,或许对控制血压有一定意义参考文献】[1]Lillie EO,Daniel T,Connor O.Early phenotypic changes in hypertension: a Role for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d heredity[J].Hypertension,2006(3): 331 - 333.[2]Bergvall N,Iliadou A,Jodansson S,et al.Genetic and shar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do not confou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irth weight and hypertension:a study among Swedish twins[J].Circulation, 2007(115):2931-2938.[3]Schillaci,M. Pirro,G. Vaudo, M, et al.Metabolic 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Aortic Stiffness in Untreated Essential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05(6): 1078 - 1082.[4]Sesso H, Buring J, Rifai N, Blake G, 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the risk of developing hypertension[J]. JAMA, 2003(290):2945-2951.[5]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12.[6]Li JJ, Fang CH, Hui RT.Is hypertension an inflammatory disease[J].Med Hypotheses, 2005(64):236-240.[7]De Lemos JA,Morrow DA,Sabatine MS,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lasma levels of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and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J]. Circulation, 2003(107):690-695. [8]Madej A, Okopien B,Kowalski J,et al.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adhesion molecules and chemokines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 Pharmacol Rep, 2005(6):878-881.[9]Ridker PM,Buring JE,Rifai N.Soluble Pselectin and the risk of future cardiovascular events[J]. Circulation, 2001(103):491-495.。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