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10版》.docx
18页《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1.0版》(第一部分)来源: 发布时间:2018-02-09 11:04:57 浏览次数:73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概述(一)政策沿革1.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最初仅限于国有、集体工业企业(1996年-2002年) 我国实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起始于1996年当年,财政部、国家税务 总局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积极推进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联合下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 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首 次就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问题进行了明确:国有、集体工业企业研究开发新产 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经主管税务 机关审核批准,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随后,《国家税务 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1996〕152 号)对相关政策执行口径进行了细化2.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主体逐步扩大(2003年-2007年)2003年,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鼓励各类企业增加科技 投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公平竞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 于扩大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的通知》(财税〔2003〕244号), 将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主体从“国有、集体工业企业”扩大到“所有财务核算 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各种所有制的工业企业”。
200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 通知》(财税〔2006〕88号)进一步对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主体进行扩围, 在工业企业基础上,扩大到“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税的内外资企业、 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以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行政审 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各项要求,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制度被取消2004年,国 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 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明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由纳 税人自主申报扣除3.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逐步系统化和体系化(2008年-2012年)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实施,将研发费用加 计扣除优惠政策以法律形式予以确认为便于纳税人享受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同 年发布《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116 号),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做出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 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明确新 旧税法衔接问题:“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部分已形成企业年度亏损,可以用 以后年度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4.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渐次扩大且核算申报不断简化(2013年至今)2013年初,国家决定在中关村、东湖、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合芜蚌 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开展扩大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政策试点当年9月, 在总结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经验基础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 《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70号), 将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为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有效促进企业研发创新活动,2015年11月,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科技部联合下发《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 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放宽了享受优惠的企 业研发活动及研发费用的范围,大幅减少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口径与高新技术企 业认定研发费用归集口径的差异,并首次明确了负面清单制度《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5 年第97号,以下简称“97号公告”),简化了研发费用在税务处理中的归集、核 算及备案管理,进一步降低了企业享受优惠的门槛2017年5月,为进一步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投入,根据国务院常 务会议决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提高科技型中小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财税(2017〕34号),将科技 型中小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国家税务总局同时 下发了《关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有关问题的公 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8号),进一步明确政策执行口径,保证 优惠政策的贯彻实施三部门还印发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明确了科 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和程序2017年11月,为进一步做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切实 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发 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 号,以下简称'40号公告”),聚焦研发费用归集范围,完善和明确了部分研发费 用掌握口径二)政策调整与以往政策相比,财税〔2015〕119号文件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以下方 面进行了调整完善1. 放宽研发活动适用范围原来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要求享受优惠的研发 活动必须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当期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化重点领域指南》两个目录范围,现改为参照国际通行做法,除规定不适用加计 扣除的行业外,其余企业发生的研发活动均可以作为加计扣除的研发活动纳入到 优惠范围里来换言之,从操作上以及政策的清晰度方面,由原来的正列举变成 了反列举,只要不在排除范围之列,都可以实行加计扣除。
2. 进一步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除原有允许加计扣除的费用外,将外聘研 发人员劳务费、试制产品检验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以及与研发 直接相关的差旅费、会议费等纳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同时放宽原有政策中 要求仪器、设备、无形资产等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限制3. 将创意设计活动纳入加计扣除范围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 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的规定精神,明 确企业为获得创新性、创意性、突破性的产品进行创意设计活动而发生的相关费 用可以加计扣除同时明确了创意设计活动的具体范围4. 简化对研发费用的归集和核算管理原来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必须单独 设置研发费用专账,但实际上很多企业可能没有单独设立专账核算,申报时往往 不符合条件此次政策调整,只是要求企业在现有会计科目基础上,按照研发支 出科目设置辅助账辅助账比专账更为简化,企业的核算管理更为简便5. 减少审核程序原来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必须在年度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提 供全部有效证明,税务机关对企业申报的研发项目有异议时,由企业提供科技部 门的鉴定意见,增加了企业的工作量,享受优惠的门槛较高。
调整后的程序将企 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简化为事后备案管理,申报即可享受,有关资料由企业 留存备查即可另外,在争议解决机制上也进行了调整,如果税务机关对研发项 目有异议,不再由企业找科技部门进行鉴定,而是由税务机关转请科技部门提供 鉴定意见,从而使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通道更加便捷高效三)研发活动的概念厘清研发活动的概念,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把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1.科技方面对研发活动的界定研发活动是指具有明确创新目标、系统组织形式但研发结果不确定的活动(见表 1)表1:研发活动要素及内涵研芬活动要泰内涵[一有明确创新目标研发活动一般具有明确的结果导向,如获得新知讽新技术斯工 艺、新林队制产品.制标准等.2 一有至统组织形式研发活动必项目' 课题等方式俎织进行,活动围姿昔具体的目标_■ 有一的期限」有较为确定的人.吐.物等支持,因此是有边界的 和可度量的3 .研发结果不确定研发活动的结果是不弓■全宰拄预期的,旦有较大的不碑定性,有 —的冈睑并存在失败的可能经济合作组织(OECD)《研究与开发调查手册》《弗拉斯卡蒂手册》从研发性 质维度,将研发活动分为三类(见表2):表2:三类研发活动及具体形式研就舌动非研发活就王要目的具体形式性研完主要为荻谆关于现彖和可观察事实的 基奉原理及新知蹄避行的底渤珈 度谄隹它不knii可专门或精定 宙应用煎使用为目的.沌粹以获取更斧知识为巨的, 无明疏应用昌旨的呈础性,铮 索姓飘.至质或人女学方面 的研鬼.应用性研主要针对系苇定的实际应用目的或 目标,为碰断知识或寻我已有知识 的女际应黑澄径.而开启的倒迢性研由隋辨别里础性爵就成虫的可 .直用性.或者密究出一谷演企 业质E能宛成碰先设定的七客吕 ■亍:的期.Z■备等。
寸知辄可威衰时直搐应用,对国存产品、服务、技7T 似"或工艺溢理进行职直景或.尚以改建.性开女王要是珂中队毛停与只■和二耳验中 莪得的现神识.为生产新g ft F •新设富,开发新工三新系维 和祈服务.戒对已产生和巳建立的上 述各璜进行制5性改进,而遂行的开 杖.诂制.小试一 麦统性工作.原熟瀚而七制置.淅益 胡倚工^新悬的专用设留 和芈布.对新产昂和祈工乏的 构思_开发和制适等3寻市场遍直质垦笠 割.姗谢H斤.生 *护.煮规测 忒、为主产工芝而 旌行的1慕十.注主峋1 的口“*1: 版2.会计方面对研发活动的界定《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一一无形资产》及其应用指南(2006年版)规定:企业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并应当于发 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应当根据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将研究开发 项目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见表3)表3:研发活动分阶段定义及特征定乂待征势克盼段为获取新的科学成市理解TT!叮而谜号的扭如生的荷计口1调研涵段是探表性的. 澎THT发活劫进行 黄料及电关方面的度 谷.已曲行的辞完沽丽 将来呈苫登转入弁亶. 开岌后是否会形成打形 捞产琴均睥有乖大的不意在获取知识而谜仃旺吉动,研 克流肇或埴3也莉由的应用研克 胃粉■程最绶选择,材程一没督一 产品工序与咬或服务营代品的 研片■.新的实.径改进的打料、设 笛。
品工手孽绽我假务的可 槌白代品的曲设计.停价和在诳亍岗业f牲 产略 用前,将F院成果我其 他耐应用于皿计划 或设计.LU生产出新的 或具有实质性疝的轴 料、咨宣、卢品晅已完床研宛炉段的工 作,左很大程度上目宙 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木的基条件.生茨主兴便用前日】熙徂瘦型的 设计 建剧合毒忒]木耳有商业 1犊f ;并通整的试生产设底的 设计一座造和运营等.隹M 此事黑菲控泳仰夏! E 《小企业会计准则》未对研发活动进行专门定义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三 条第一款:“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本准则未 作规范的,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故可参照《企 业会计准则》的定义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研究与开发活动是指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所进行的 活动研究和开发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和服务,将科研成果 转化为质量可靠、成本可行、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材料、装置、工艺和服务3.税收方面对研发活动的界定财税〔2015〕119号文件对企业研发活动进行了界定研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 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 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
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概念1. 加计扣除是企业所得税的一种税基式优惠方式,一般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在实际 发生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