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战略.doc
7页1浅析戈尔巴乔夫的浅析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新思维””战略战略云南省楚雄龙江中学云南省楚雄龙江中学 冯天云冯天云内容摘要:内容摘要:19851985 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为了摆脱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为了摆脱困境,戈尔巴乔夫提出困境,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新思维””改革 ““新思维新思维””的核心是的核心是““承认全人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类的价值高于一切它是苏联传统政治经济体制与生产力的矛盾发展的结它是苏联传统政治经济体制与生产力的矛盾发展的结果主要提出了苏联不同以往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对待各国的发主要提出了苏联不同以往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对待各国的发展道路问题应遵守自由选择的原则;在安全问题上遵循安全和裁军的原则展道路问题应遵守自由选择的原则;在安全问题上遵循安全和裁军的原则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局势的缓和,但也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局势的缓和,但也是造成苏联最终解体的重要是造成苏联最终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原因之一关键词关键词 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 新思维新思维19851985 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长期以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特别是经济方面,苏联长期以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特别是经济方面,到到 8080 年代中期,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年代中期,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19851985 年,苏联的国民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生产总值为 1.81.8 万亿美元,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万亿美元,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 3.93.9 万亿美元;苏联万亿美元;苏联的人均年收入为的人均年收入为 54005400 美元,而美国的人均年收入为美元,而美国的人均年收入为 1800018000 美元为了摆美元为了摆脱困境,戈尔巴乔夫提出脱困境,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新思维””改革戈尔巴乔夫在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对一书中对““新思维新思维””进行了具体阐进行了具体阐述,述, ““新思维新思维””的核心是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就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就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 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1)世界是)世界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戈尔巴乔夫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国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戈尔巴乔夫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国2的政治和经济的联系普遍加强,整个世界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政治和经济的联系普遍加强,整个世界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类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问题,需要把各自的力量联合起来人类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问题,需要把各自的力量联合起来 ((2 2)当)当前核战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戈尔巴乔夫强调,新思维的理论基础前核战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戈尔巴乔夫强调,新思维的理论基础是改变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它的基本原则是是改变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它的基本原则是““核战争不可能成为达到政核战争不可能成为达到政治、经济、治、经济、 、意识形态及其任何目的的手段、意识形态及其任何目的的手段”” 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与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与和平的观点,打破了战争的传统观念,和平的观点,打破了战争的传统观念, ““核战争将不是政治的继续核战争将不是政治的继续”” 核战争意味着整个人类文明的毁灭当前人类要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作出自己的争意味着整个人类文明的毁灭。
当前人类要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作出自己的抉择 ((3 3)全人类的利益高于阶级利益戈尔巴乔夫强调新思维的)全人类的利益高于阶级利益戈尔巴乔夫强调新思维的““核心核心””是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就是承认人类的生存利益高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就是承认人类的生存利益高于一切于一切”” 当前,全人类的利益就是使自己免于毁灭各国社会制度和意当前,全人类的利益就是使自己免于毁灭各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但防止核战争,解决全球性问题,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利益是识形态不同,但防止核战争,解决全球性问题,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利益是共同的,高于一切的他说,各国都应该把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作为国际共同的,高于一切的他说,各国都应该把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作为国际政治的基础,使国际关系人性化、人道主义化国际关系中的非意识形态政治的基础,使国际关系人性化、人道主义化国际关系中的非意识形态化是新阶段的要求它意味着各自坚持自己的信念、哲学和传统,而不号化是新阶段的要求它意味着各自坚持自己的信念、哲学和传统,而不号召别人放弃自己的东西召别人放弃自己的东西 ((4 4)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发展前途和富有生命力。
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发展前途和富有生命力戈尔巴乔夫认为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个资本主戈尔巴乔夫认为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个资本主义中心资本主义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它仍义中心资本主义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它仍““保持具体的经济、军事、政治和其它阵地保持具体的经济、军事、政治和其它阵地”” ,而且在某些方面,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能甚至能进行社会报复和收还过去失掉的东西进行社会报复和收还过去失掉的东西”” 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规律还没有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规律还没有导致资本主义的导致资本主义的““绝对停滞,并没有排除其它经济增长和掌握新的科学技绝对停滞,并没有排除其它经济增长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可能性术方面的可能性”” ,资本主义在未来的高科技革命中可能,资本主义在未来的高科技革命中可能““占领新的高地,占领新的高地,在世界力量对比中赢得优势在世界力量对比中赢得优势”” 帝国主义是还在继续发展的一个强大而危帝国主义是还在继续发展的一个强大而危3险的敌人需要认真对待险的敌人需要认真对待新思维新思维””是苏联新一代领导人基于新的国际形势,运用新的观念来是苏联新一代领导人基于新的国际形势,运用新的观念来调整对外战略的指导思想。
它完全不同于美苏争霸时代所持的传统思维调整对外战略的指导思想它完全不同于美苏争霸时代所持的传统思维————““冷战思维冷战思维”” ,即过分地强调国家间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对立,把国,即过分地强调国家间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对立,把国际关系简单的二元化,不是际关系简单的二元化,不是““非友即敌非友即敌””就是就是““非敌即友非敌即友”” ““新思维新思维””的的独到之处就在于独到之处就在于““从旧框架中摆脱出来从旧框架中摆脱出来”” ,对传统观念进行超越对传统观念进行超越戈尔巴乔夫试图通过贯彻戈尔巴乔夫试图通过贯彻““新思维新思维”” ,摆脱美国挑起的新一轮军备竞争,,摆脱美国挑起的新一轮军备竞争,并借此甩掉对外扩张的沉重包袱,为举步维艰的国内改革创造宽松的外部并借此甩掉对外扩张的沉重包袱,为举步维艰的国内改革创造宽松的外部条件同时,展开和平攻势,将苏联的战略地位建立在一个更加灵活的基条件同时,展开和平攻势,将苏联的战略地位建立在一个更加灵活的基础之上简而言之,以退为进,谋求全球战略的主导权戈尔巴乔夫对此础之上简而言之,以退为进,谋求全球战略的主导权戈尔巴乔夫对此充满信心,认为充满信心,认为““新的政治思维将给自己开辟一条道路,因为它产生于我新的政治思维将给自己开辟一条道路,因为它产生于我们时代的现实之中们时代的现实之中”” 。
新思维新思维””的提出意味着苏联的对外政策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这的提出意味着苏联的对外政策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开始调整对外关系:一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开始调整对外关系:第一,以裁军问题为切入点,开始改变美苏关系戈尔巴乔夫及其顾第一,以裁军问题为切入点,开始改变美苏关系戈尔巴乔夫及其顾问们认识到,要想从总体上改善苏联的国际环境,必须先改善同美国的关问们认识到,要想从总体上改善苏联的国际环境,必须先改善同美国的关系;要想改善同美国的关系,就必须先拆除双方之间的最大障碍系;要想改善同美国的关系,就必须先拆除双方之间的最大障碍————裁军裁军问题从 19851985 年四月开始,苏联开始主动裁减军备这也成为美苏第三年四月开始,苏联开始主动裁减军备这也成为美苏第三次缓和的突破口次缓和的突破口第二,苏联主动缓和与西欧国家的关系苏联希望通过贯彻第二,苏联主动缓和与西欧国家的关系苏联希望通过贯彻““新思维新思维””中建立中建立““全欧大厦全欧大厦””的思想,进行全欧合作,增强苏联对西欧的渗透能力,的思想,进行全欧合作,增强苏联对西欧的渗透能力,从而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影响戈尔巴乔夫曾直言不讳地表示:从而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影响。
戈尔巴乔夫曾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不希我们不希4望有谁一脚踢开全欧大厦的大门并且喧宾夺主地坐在主人的座位上望有谁一脚踢开全欧大厦的大门并且喧宾夺主地坐在主人的座位上 ””为为此,戈尔巴乔夫先后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最高领导人实现此,戈尔巴乔夫先后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最高领导人实现了互访撒切尔夫人于了互访撒切尔夫人于 19871987 年年 3 3 月来到莫斯科,成为月来到莫斯科,成为 1212 年来第一个正式年来第一个正式访问苏联的英国首相访问苏联的英国首相第三,苏联开始收缩战线,改善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苏联决心第三,苏联开始收缩战线,改善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苏联决心轻装上阵,全力投入国内改革之中,也就是要轻装上阵,全力投入国内改革之中,也就是要““放弃在全世界同美国竞争放弃在全世界同美国竞争的做法,不再对那些不得人心的政府、政治运动和党派等等提供代价高昂的做法,不再对那些不得人心的政府、政治运动和党派等等提供代价高昂的支持的支持”” 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从阿富汗撤军戈尔巴乔夫在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从阿富汗撤军戈尔巴乔夫在 19851985 年年 1010月的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表示,在阿富汗的苏军月的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表示,在阿富汗的苏军““离开的时间已经来临离开的时间已经来临””。
此后,苏联高层对此不断讨论,为撤离阿富汗做准备此后,苏联高层对此不断讨论,为撤离阿富汗做准备19891989 年年 2 2 月,侵月,侵阿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阿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第四,修正对东欧的关系,稳定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戈尔巴乔第四,修正对东欧的关系,稳定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为了修补自斯大林以来与东欧国家的裂痕,摒弃了夫上台后,为了修补自斯大林以来与东欧国家的裂痕,摒弃了““勃列日涅勃列日涅夫主义夫主义”” 戈尔巴乔夫在与东欧领导人的频繁会晤中经常强调戈尔巴乔夫在与东欧领导人的频繁会晤中经常强调““平等平等”” 、、““自主性自主性””等思想,以保持或巩固他们的盟国关系等思想,以保持或巩固他们的盟国关系第五,转变对中国的态度,谋求苏中关系正常化但这一进程比较缓第五,转变对中国的态度,谋求苏中关系正常化但这一进程比较缓慢、曲折,直到慢、曲折,直到 19871987 年苏美关系缓和后,才有所突破年苏美关系缓和后,才有所突破19891989 年年 5 5 月,戈月,戈尔巴乔夫正式访华,实现了中苏两国以及两党关系的正常化尔巴乔夫正式访华,实现了中苏两国以及两党关系的正常化。
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新思维””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是苏联传统政治经济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是苏联传统政治经济体制与生产力的矛盾发展的结果正是这些弊端和矛盾成为戈尔巴乔夫体制与生产力的矛盾发展的结果正是这些弊端和矛盾成为戈尔巴乔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