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 第七章 完全竞争市场.ppt

7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9276250
  • 上传时间:2018-07-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1MB
  • / 7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章 完全竞争市场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 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亦就愈有利于社会 ____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2018/7/26学习目标1.什么因素决定在既定价格下厂商供给的产量?换句话说,我们怎样得到厂商的供给曲线? 2.决定厂商是否以及何时进入或退出一个市场的因素是什么? 3.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怎样能帮助我们分析市场供给曲线?为什么这条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并且比任意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弹性要更大? 4.我们怎样能把经济学家认为竞争会使利润为零的观点与会计报表中显示的在多数时其大多数厂家获得利润这一现象统一起来? 5.什么因素决定厂商对劳动或资本投入的需求?为什么厂商对于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6.一个经济的竞争性均衡的含义是什么?在竞争性均衡中,为什么经济系统中某一部分产生扰动可能会影响到其他部门? 7.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经济学家相信,总的说来应该依靠私人市场?竞争性市场是如何实现经济效率的?本章的主要内容№1.竞争性供给的基本条件 №2.进入、退出和供给 №3.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4.要素需求 №5.基本竞争均衡模型 №6.效率和竞争市场 №7.基本模型以外的考察:市场失灵和政府作用享受自由1.竞争性供给的基本条件如果生产成本对供给没有影响,那么,它就不会影响竞争的价格。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上一章分析了不同的成本概念现在我们准备说明这些成本如何引起竞争的厂商在不同价格时愿意供给的数量成本和竞争的供给之间的联系是来源于这一假设:厂商要使他们的利润最大化一旦我们懂得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竞争性厂商的行为,我们就能看到,竞争的供给曲线和厂商或行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是相一致的考察供给的目的也在于说明:边际成本这一概念在以最有效的方式为社会分配资源方面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作用1.1竞争性行业的供给行为本章的中心是研究完全竞争厂商的行为:如何引入边际成本,及其对利润的指导作用但是,首先说明许多单个厂商如何组成一个行业 0qAp20406080515104SmSs0qBp204060805151011SmSs0Q= qA +qBp204060805151015SmSs把所有厂商的供给曲线加在一起便得到市场供给曲线1.2 完全竞争完全竞争的定义:当没有一个生产者能影响市场价格时,就存在着完全竞争每一个生产者都是一个“价格的接受者”,即他必须按现行市场价格来出售产品当存在着大量的小厂商,每家厂商都生产相同的产品,而且每一家厂商对市场的影响都很小时,完全竞争就产生了在完全竞争之下,每个生产者都面临着一条完全水平的需求曲线(或dd线)pQDD(a) 行业(ddqp(b) 厂商行业与厂商的需求曲线1.3 竞争的供给与边际成本一个竞争的厂商如何决定它所愿意供给的数量呢?由于厂商的目的是使它所能赚到的利润最大化,所以,假定一个完全竞争者面临着一条完全平坦的需求曲线,以致于它们可以按时价出售它希望的任意数量q,那么,该厂商如何决策呢?一个只想营利的完全竞争者通过决定它的生产水平,以便使其边际成本等于价格,来选择它所愿意供给的数量。

      为什么?这一问题比较简单:它只需要比较一下增加一单位生产所获得的边际收益(MR)与生产该单位产品所花费成本之间的大小,前者正好是商品的市场价格(p),而后者则是边际成本(MC),只要MR>MC,厂商增加生产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MRMC;因此,在递减的MC的情况下,完全竞争的厂 商将要超出MC曲线越来越多地扩大其产量,以便得到增加 的利润由上图所知:在递减的边际成本之下,首先得到成功的厂商开始发现,它扩展得越大,它的好处也就越多!由于这会迫使其他厂商缩小其产量,而这些厂商按照它们下降的MC曲线向相反方向收缩生产,它们就越处于不得地位Qi1Qi2Q iPP1P2E1E2SMC1LAC1LAC2SMC2(A)厂商Qi1Qi2Q iPP1P2E1E2SS1SS2D1D2LS(B)行业Qi3P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在厂商的成本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其中一家或几家厂商就会把它们的产量扩大到如此的地步,以致它们的产量在该行业的总产量中占有相当大部分的市场结果就是以下三种情况中的一种:1.一个垄断者控制了整个行业; 2.少数大型卖者共同控制整个行业我们称他们为“寡头” 3.出现某种不完全的竞争,这种竞争可能处于稳定状态,也可能形成断续的商人之间的削价战争。

      这种情况远离经济学者的“完全或(纯粹)”竞争的模型成本递减的情况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反常的现象大量经济计量学和工程学的研究证明了,许多制造行业表现出递减的AC,它们的AC曲线更像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而不像U形成本曲线U形成本曲线,以及U形曲线的最低点所决定的产量仅占整个行业中的微不足道的部分,这一事实主要存在于农业成本递减的情况对经济学是十分重要的一旦把成本曲线看作一般是递减的,我们就可以说明不完全竞争所起的作用2.讨论停止营业原则下图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事例,每个图形的高度描述了当企业处于其最佳可能经营状况时收益与成本的货币价值这两种事例中,总收益、总成本,以及经营中所发生的亏损完全相同他们的不同仅在于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在例(1/2)中,其固定成本较大,而可变成本较小亏损FCVCTR例1亏损FCVCTR例2停止营业原则说明在例(1/2)中应停止生产,而在例(1/2)中有亏损,仍然继续营业这个原则背后的理由在前面提出了不论你做什么,你总会遇到亏损的最坏的情形是你的亏损等于固定成本如果你能够找出一种销售将大于你可变成本的经营水平,那么,就有部分的收益与固定成本相等,这样你的亏损就小于固定成本。

      那么,P=MC原则就(仍旧/不)适用,因为它(能够/不能)表明最小亏损经营水平[答案:2;1 ;仍旧;能够]3.讨论竞争均衡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关于利润最大化的咨询者,那么下表列举的10种事例中推荐哪一种?每一厂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经营,并且希望实现利润最大化(或亏损最小)1)厂商现在处于正确位置2)厂商应提高价格3)厂商应降低价格4)厂商应增加产量和销量5)厂商应降低产量和销量6)厂商停止经营7)无意义的情况----提供的数字自相矛盾,无法判断 对于提供答案来讲,除了空白之外,在每一事例中都提供了足够的资料但是要注意在10个事例中至少有一个“无意义”的事例,在这个事例中,数字是相矛盾的,并不总是正确的•( 1 )•上 升•8. 0 0•7. 0 0•8. 5 0•1 4 0 0 0•3 0 0 0•1 7 0 0 0•1 6 0 0 0•2 0 0 0•8. 0 0•J•( 6 )•上 升•3. 0 0•3. 2 5•9 7 5 0•9 0 0 0•3 0 0 0•3. 0 0•I•( 4 )•上 升•3. 0 0•A C m in •3. 0 0•5. 2 5•1 2 0 0 0•9 0 0 0•2 1 0 0 0•1 8 0 0 0•4 0 0 0•4. 5 0•H•( 7 )•下 降•3. 0 0•5. 0 0•A C m in•2 0 0 0 0•- 4 0 0 0•1 6 0 0 0•1 6 0 0 0•4 0 0 0•4. 0 0•G•( 1 )•上 升•4. 0 0•3. 6 0•1 8 0 0 0•2 0 0 0 0•5 0 0 0•4. 0 0•F•( 6 )•上 升•5. 0 0•5. 2 5•1 0 5 0 0•1 0 0 0 0•2 0 0 0•5. 0 0•E•( 1 )•上 升•1. 0 0•0. 7 5•A C m in •1. 0 0•4 5 0 0•1 5 0 0•6 0 0 0•6 0 0 0•6 0 0 0•1. 0 0•D•( 4 )•下 降•2. 0 0•2. 5 0•3. 5 0•5 0 0 0•2 0 0 0•7 0 0 0•4 0 0 0•2 0 0 0•2. 0 0•C•( 5 )•上 升•6. 0 0•3. 0 0•4. 0 0•2 0 0 0•1 0 0 0 0•2 0 0 0•5. 0 0•B•( 4 )•上 升•1. 6 0•A C m in•1 6 0 0 0•2 0 0 0 0•1 0 0 0 0•$ 2. 0 0•A•答 案•随 产 量 增 加 而 M C 会•M C ( 美 元 )•A V C ( 美 元 )•A C ( 美 元 ) •1. 6 0•V C ( 美 元 )•F C ( 美 元 )•T C ( 美 元 )•T R •( 美 元 )•产 量•价 格 ( 美 元 )•事 例*注意:这些问题是不容易回答的。

      它们要求你了解完全竞争的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以及了解各种曲线的关系计算劳动需求的不同方法用三种不同方式来决定劳动需求第一种方式利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均衡条件:先决定均衡的产出数量水平,然后再决定所需要的劳动数量P=W/MPL第二种方式直接从使利润最大化的劳动需求条件中导出劳动需求: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被确定在与工资相等的水平P*MPL=W第三种方式则是把实际产品工资确定在与劳动边际产品相等的水平MPL=W/P实际上,这些事实是同一条件的不同表述方式但由此我们可得到两个重要结果:首先,对劳动的需求只取决于实际产品工资,即工资除以所生产产品的价格如果工资和价值同时增加一倍,那么,对劳动的需求和产出的供给不会受到影响其次,在保持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工资增加将减少对劳动的需求这种影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实际产品工资得以增加;因此,为了使“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的条件得到满足,劳动的边际产量一定增加但是,由于收益递减原则,为了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劳动的投入必须减少黑云翻墨风雨欲来… …从另一角度来看,工资的增加可以被看成是额外一单位边际成本增加而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边际收益是不变的于是,在原有的就业水平下,厂商所雇佣的最后一名工人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因此厂商会缩小生产规模。

      在工资高到一定水平,生产的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会超过价格,这时厂商会停止生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