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横机的漏针及调试.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2698382
  • 上传时间:2017-07-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前言 在编织过程中.舌针没有钩到新垫放的纱线或虽然钩到纱线但成圈后又重新脱出针钩而形成的线圈脱圈现象称为漏针.产生漏针的主要是由于三角装置不良或磨损,喂纱不当, 织针欠佳及机器震动, 纱嘴停放点位置,高低锺针脚选针机构等有关 漏针是横机编织过程中既常见又难以调试的问题之一,如何应对漏针在编织过程中产生的漏针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商讨和探索,对此本人有如下看法 一、喂纱器调试不当 喂纱器的左右高低都直接影响纱线的导入与三角织针的配合成圈因此织造前应先调整好喂纱点的位置(喂纱点就是导纱嘴中心相对与三角装置的位置尺寸)喂纱点一般是落在压针三角眉脚的工作面上的,当织针的针锺由于三角工作面的导向作用开始下降至三角眉脚点时织针的针头应处在离针床筒口线的高度,其高度的大小与机号有关,也就是说与织针的大小有关,一般在 1mm 左右,图中所表示的 C 点即喂纱点离针床的筒口线距离为、C1 等于 L1-B1 式中:C-压针三角上喂纱点 C 离针床筒口距离,B1- 针舌尖离出针床筒口线的距离,当求得C 的值后,可以用下列方法计算喂纱点离中线 0 的距离 0C SianA 等于 R2/01A 01A 等于 R2/SianA 0C 等于 tanA*0A 又因为 OB 等于 C1-H3 所以 0C 等于 tanA(O1A+C1-H3-R1)式中,A-压针三角工作的倾斜角,R2-压针三角圆弧半径,R1-顶针三角圆弧半径,0C-喂纱点 C 至中心线距离,0A-三角形 0AC 的垂直距离 ,0B-顶针三角顶点离喂纱点的水平高度。

      从上面计算可以得知:喂纱点的确定以上准则,即以喂纱点确定以后注意和三角之间的配合,根据本人多次调机的经验发现,导纱张力离织针的远近位置有关,设纱嘴张力上的纱线通过导纱纱嘴于舌针成圈,传动机构上的马达拉动机头从织前方向向右运动,则开始运动后与舌针成圈后的角逐渐边小,当到一定角度时小于成圈角时就会产生织针上升过程中就会钩不到纱线,从而引起在脱圈套空的漏针现象,因此应注意角度的调整, 使其大于成圈角调整喂纱器和织针最少有 1 厘米的距离,让成圈角有 20到 35 度这样才能消除漏针现象 二、三角问题 三角和舌针的配合贯穿整个成圈过程,因此要非常注意其配合,三角里面有成圈三角,压针三脚,起针三角,顶针三角, 舌针在成圈过程中的运动规律是由三角装置所决定的,舌针在针槽中作上下运动时,其受力情况还牵涉到受力问题,受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圈的结果,从分析可知道漏针的现象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三角的问题引起的,下面来分析三角配合的问题如何引起漏针和怎么处理这些问题 (一)成圈三角 是使舌针弯纱成圈并控制线圈长度进而控制织物密度的弯纱三角也称为成圈三角,通常成圈三角在配合舌针过程中有下面的问题从而出现漏针的现象。

      吃线的快慢,起针道过宽, 上吃线部位起痕深, 三角导轨松动,成圈三角底角角度太小, 弯纱三角下端面过狭, 过尖.双头螺栓松动三角底板螺丝松动 1、吃线快慢,通常一般有一只三角走针较快,设三角走针过快, 怎成圈时前后舌针配合不上则会导致吃纱不上,从而形成漏针,消除此类问题应修磨走针快的成圈三角 2、针道过宽,由系统成圈结构可得知起针道过宽则织针按照三角成圈先进入成圈三角时,舌针会根据成圈三角来进行调节织物的厚密程度,针道的宽紧都是有个取值范围的,根据标准可知一般不能太宽,如果太宽就会形成漏针,因为舌针达不到成圈高度遇此问题可调换三角来消除漏针 3、成圈三角走针面起波纹曲线,由于起曲线的成圈面可知织针无法正常平缓成圈亦会造成漏针,应该要磨光沙滑 4、成圈三角底角角度太小,由底角角度太小可知不利于成圈,织针正常成圈时进入成圈三角中应该有一定的角度,应该有五到六度的倾斜角度,即有两者之间的是 122 到 123 度太大了同样不会引起漏针 5、同时在成圈三角中出现的三角导轨松动,双头螺栓松动三角底板螺丝松动等问题同样会引起漏针,消除此类问题有如下方法,磨光砂滑。

      对于三角导轨松动应给予修整或者调换,对于松动的应于旋紧 (二)压针三角和顶针三角角度及和毛刷配合 从动力学的角度来分析.为了避免三角对针锺冲击过大,让织针能平稳地运动,那么起针三角工作面的倾斜角应该要尽量小点,也有想在三角开始和针踵相接触的地方采用曲线或者弧线的方式,使针锺逐步地增加宽度,这样做有利于起针工作,在目前实际运用的横机上,起针三角的工作面,为的是与成圈三角配合组成合适的走针槽,是非曲线的,因为大部分采用与成圈散件倾斜角相等的角度-52 度,作为起针三角的起针角度,若将起针角减少到 50 可使针踵来到起针三角前与起针三角接触的一刹那之间的冲击力相应减少,这种设计能使机头运动所负载减轻,并降低与织针的磨损,从而也提高了织针的使用寿命但在成圈三角与起针三角不相等的情况下,要正确地计算一下到达成圈的最大即达到成圈三角底边的成圈点时成圈司机点相对于起针三角斜面垂直方向对应点的距离是否大于针踵宽度,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组成的最小走针槽道应使编织时针踵能通过,也不宜过宽,顶针三角的倾斜角度主要是与压针三角的走针面组成适当的走针槽道,在高度确定的情况下适当减少顶针三角的退圈角对织针运动的状态是有利的,目前很多工厂都将退圈角设计成比起针角小。

      这不仅是受到起针角的影响,还受到成圈角的约束,一般约选在 38到 45 度之间组成的最小走针槽道 ,这样做可以使织针在顶针三角倾斜面上的运动比较平稳,同时可以减轻退圈时织针的跳动现象,尤其是织针从起针三角顶尖落到顶针三角上时,织针的针舌刚好准备要解脱旧线圈此时位于针舌勺上的旧线圈从针舌上滑到针杆上,针舌因针舌勺被旧线圈的突然释压而产生了回弹现象,如果没有毛刷的作用,针舌这时就可能封闭针钩使之不能完成垫纱工作,进而产生漏针,因此适当减少顶针三角的退圈角对线圈从针舌上滑下是有利的 (三) 压针三角 压针三角中用过久走针痕迹过深,同样会引起漏针,经过长时间的磨损,压针三角会有一定的形变,在横机上是用压针三角和成圈三角,起针三角来完成垫纱带纱,闭口套圈,等一系列成圈过程的,织针上升到顶针三角顶点之后,针踵受到压针三角的作用转而向下运动,直到旧线圈将针舌翻转新垫放的纱线在针钩处尚未与针钩相接触之前,织针的运动规律和编织张力并无多大关系,它主要应当满足织针的机械运动方面以及相对喂纱梭嘴位置的要求,压针三角上总是设计倾斜角较小,并略带弧形的走针工作面这样有利于织针平稳地运动,当压针三角过大,凹陷如果类似于倾斜角度增大就会使织针发生漏针,对于这类问题应该磨直纱砂滑。

      对于压针三角眉太胖太长或过短过瘦也会引起漏针的,应设计进行修整,过短过瘦的要进行调换,对于眉尖撞毛断裂等问题应要磨平还有螺丝的松动都可能造成漏针,应要旋紧螺丝 三、机头 机头用久同样会造成漏针,机头使用过久马脚磨损造成机头松动,机头和三角应是贴紧的,其距离是 0.5-1 毫米,若机头松动会使三角吃纱有快慢,从而也影响了正常成圈,受力不均匀,消除此类问题应该校正三角与机头的位置,修理马脚从而达到消除漏针问题 四、织针欠佳 织针是配合成圈形成织物组织的重要组成零件,织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织物织下来的效果,织针欠佳可能会导致织物烂边,坏孔,漏针等问题,在成圈出针中织针和三角配合成圈,一般出现漏针有下面几个方面引起的,针舌太小,针舌长短,舌销松动使织针太活络,针舌呆滞,针舌歪斜,不能封口,针身长短,人为造成的,这些都在编织中可能引起漏针的问题,要注意观察织针的好坏,对于坯布的质量很有好处 (一)针头太小 纱线通过喂纱梭嘴的带入才能喂入针床再和织针和三角的配合才能正常的成圈,而在成圈的过程中针头太小就会在正常的成圈过程中产生漏针现象的出现,在顶针三角中,织针上升钩取纱线中因为针头太小就会影响到正常的钩取,因为纱线和织针需要一个成圈范围,太小了针就不能顺利地拉取下来,或者能拉取下来但在顶针三角中织针上升当最高点时退圈时不能顺利退圈,所以遇上此类问题,应该调换统一的织针来编织。

      (二)针舌长短 针舌的长短同样也会影响到正常的成圈过程,纱线是同过退圈成圈中和织针配合来织造的,如果针舌太短的话就会不能正常的脱落,在脱落和成圈的过程中会漏针,因为针舌在顶针三角的时候达到最高点,而在这一位置时本应该是线圈完全脱落的,但如果针舌不好的话就不能完全脱落,因为线圈在上一个针舌打开时应该会掉圈,如果针舌太长的话和纱线,三角之间配合情况恰好相反,线圈会因为太长的针舌从而引起不能脱圈,因此对于这一问题应该要调换新针来解决漏针问题 (三)舌销松动使针舌太活络 针舌销在成圈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舌销的好坏也和上面的针舌一样重要,在舌销松动的时候,针舌就不能平稳地正常成圈,在针舌打开的同时线圈才能自由地脱套圈,但如果舌销太松的话就不能配合织针成圈从而形成漏针现象,对于这一问题应该要统一换新针 (四)对于针舌呆滞 针舌歪斜,不能封口,针身长短,人为造成的,同上面所说的出现漏针的现象差不多,应该要统一的配针,或者修理 五、针床问题 针床在配合织针成圈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非常注意针床的保养问题,在和织针和三角的配合过程中,针床起着辅助性作用,在所以漏针的问题中调试针床是最难调试的,因为针床问题复杂,且不容易搞好,其对精确度要求非常高,就似圆机那样调试针筒问题,要用百分表来才可以,针床在其织针编织过程中出现漏针的一般有一下针槽太宽,使织针摇晃,针槽深浅,针床放置后不平直,前后针槽交叉间隔不均,针床松动,针槽有积垢使织针呆滞等问题。

      (一) 针槽太宽,使织针摇晃 对于这样的问题,应该先注意是否针床和织针机号相合,如果不相合的话应该要配换与之适合的织针下面来分析怎么会出现出现漏针的,织针在配合三角进行成圈退圈过程中针床也一直配合织针进行这一系列运动,如果织针太松的话就会出现移位或者不能进行出针,再者也可能不会很好地配合成圈,所以要进行修正 (二)针槽深浅 针槽深浅很大关系与织针的配合成圈,如果针槽太深的话直接影响到下一次的玩纱成圈,即在退圈中不能到达最低点,如果太浅的话又不能达到最高弯纱高度,不能进行正常的成圈,从而形成漏针现象,对于这样的问题应该要调换或者重新铣理针槽 (三)针床放置不平直 对于针床放置不平直的话同样也会形成漏针现象的问题,针床不能很好地配合织针和三角的,在表面形成高低不平的成圈点,所以织针同样也按照针床的位置来成圈,高低不平的成圈给织针带来不平的磨合,所以织针也会因为这样的原因而漏针,解决这样的问题应该是调节顶针床螺丝 (四)针床松动,针槽有积垢 对于针床松动,针槽有积垢使织针呆滞等问题的也会带来漏针现象,因为织针不能配合成圈所以导致漏针,对此应该要调整针床压铁或者拧紧螺丝,定期洗车或者消除积垢。

      六、纱喂梭嘴 纱线通过喂纱梭嘴来进行喂纱的,一般出现漏针现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产生的,喂纱梭嘴装置不良过高或者过低,前后不一致,对于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讨论过,在这也就不一一再说了,喂纱梭嘴左右喂纱深度不均,喂纱梭嘴松动或者歪斜不正,喂纱梭嘴不符合机号规定使喂纱梭嘴太大,或者太小,喂纱梭嘴口使用过久,磨损后有隙缝,或者修磨后变的太大 (一)喂纱梭嘴左右喂纱深度不均 喂纱梭嘴左右喂纱深度不均可能导致漏针的情况出现,喂纱深度主要是由成圈三角控制的,通过成圈三角织针正常的成圈,但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就会引起有些织针吃不了纱而形成漏针消除这样的问题应该要修整针距,达到左右一致 (二)喂纱梭嘴松动或者歪斜不正 织针通过梭嘴喂进的纱来进行成圈,如果梭嘴松动或者歪斜不正的话就容易导致送纱量和送纱速度送纱位置不对从而导致下面的织针不能顺利地钩取纱线,导致漏针问题的出现 (三)喂纱梭嘴不符合机号规定 对于出现下列喂纱梭嘴不符合机号规定使喂纱梭嘴太大,或者太小,喂纱梭嘴口使用过久,磨损后有隙缝,或者修磨后变的太大,同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