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台湾现象学研究管见论文.docx
5页台湾现象学研究管见:胡塞尔现象作为人类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成果深刻地影响了当下世界和中国.20世纪80年代正式传到台湾学术界和思想界.并产生影响,邬昆如和沈清松等一批学界精英使台湾现象学研究到达了较高水准,并且与大陆现象学运动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与海西文化建设.论文关键词:台湾现象学,邬昆如,沈清松,胡塞尔现象学发端于20世纪初,以现象学创始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1900—1901发表的?逻辑研究?〔第一、二卷〕为标志20世纪30年代,现象学传到法国,与当时法国的生命哲学和结构主义一起构成当代法国哲学的主要源头20世纪40年代,现象学传到美国,与美国实用主义分庭抗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象学陆续传到了欧洲大陆的其它国家,传到了日本、印度、巴西等国美国现象学史学家施皮格伯格为此专门著有?现象学运动?一书,对现象学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分布与开展进行了详细论述遗憾的是,该书对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现象学运动没有任何论及事实上,中国大陆开放30年来,一批思想界精英,如现今旅居美国的独立学人李幼蒸先生,北京大学的张祥龙先生,武汉大学的邓晓芒教授,中山大学的倪梁康教授等等,都对现象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而海峡东岸的台湾,也有一批学界精英注意到现象学在当今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开展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台湾现象学运动。
首先,从20世纪70年代来至80年代,台湾局部非现象学专业的学者对现象学研究作了专业性的阐发虽然现象学创立于20世纪初,但是注意到现象学思想的原创性意义,在台湾却是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事当时的台湾有许多留学欧美,研究西方哲学的学者,但是还没有现象学方面的专门人才于是,现象学思想潮在台湾的兴起只能由西方哲学通才方面的人士来担当在这一方面,具有鲜明代表性的要推台湾大学哲学系的邬昆如教授和他的?现象学论文集?邬昆如,1933年出生于广州龙川1958年至1962年在台湾大学哲学系学习,1966年至1969年进入德国幕尼黑大学,并取得哲学博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20世纪初慕尼黑就已经有以普凡德尔为首的现象学运动幕尼黑小组,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慕尼黑已经不是现象学运动的重镇,邬昆如在慕尼黑接受的也是西方哲学的通才培养,所以,邬昆如回到台湾后,对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先后发表的著作有?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趣谈?、?近代哲学趣谈?、?现代哲学趣谈?,在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中,发现了胡塞尔现象学的独特地位,于是发表了专门谈论现象学的?现象学论文集?虽然如此,正是通过邬昆如在这部文集中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研究与阐发,台湾现象学运动得以滥觞。
从?现象学论文集?的篇章结构看,该书虽然只由简洁的四个局部构成,但是它们分别是现象学原典翻译,现象学原典解读,胡塞尔现象学整体研究,胡塞尔现象学专题研究,这是从事胡塞尔现象学研究一个非常合理的研究结构与思路,反映了现象学思潮刚刚传到台湾不久,非现象学专业的西方哲学者对现象学观念所持的态度,以及他们对现象学研究的敏锐眼光和研究高度在?现象学论文集?中,现象学原典出自胡塞学为1949年德文版?哲学家辞典?撰写的介绍现象学的文章,?现象学论文集?加上了一个标题:胡塞尔心目中的现象学该文重点分析了胡塞学是如何在?逻辑研究?中由对纯粹意识的分析,第一次突破性地在第六研究中提出了现象学的概念与方法这种引经据典本身在台湾现象学研究中具有突破性意义作为现象学原典解读,?现象学论文集?以?胡塞尔观念诠释?的形式给出,实际上,这篇解读文章是对胡塞尔现象学代表作?纯粹现象学通论?一书第43小节的精细而深入的阐发该节原文只有4小段,邬昆如首先将该节全文由德文译成中文,然后分析了该节的知识论背景和上下文,然后从“几个根本错误〞、“传统知识论引起的荒唐〞、“图象和意义的无限后退〞、“意向、意识和自体〞等四个方面深刻地解读了该节的现象学意蕴,巧妙地由纯粹意识导出了现象学的内在时间意识。
可以说,该论文集开了台湾现象学研究的先河,使台湾现象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到达了较高的水准其次,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台湾局部留学欧美研习现象学的专业学者,在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研究中,有意识地运用现象学的观念和方法,突显现象学在台湾学术界与思想界的地位和作用这标志着台湾现象学研究进入了成熟阶段,到达了与日本、韩国现象学研究相当的水准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主任沈清松和他的?现代哲学论衡?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沈清松,台湾云林县人,1949年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在台湾哲学界是一位十分活泼的人物,由于他的学术成就和现象学背景,终于使台湾的学术界和思想界走到亚洲前列沈清松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其后赴比利时卢汶大学高等哲学院留学从1975年至1980年,沈清松获得该校的哲学硕士和博士,回台后任教于台湾政治大学,成为台湾现象学研究的专业领军人物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与沈清松留学的比利时卢汶大学不无关联卢汶大学虽不在德国,但却是当今世界现象学研究的中心理由在于历史上发生了这么一件事:1938年,就在胡塞尔逝世之后四个月,一位叫范·布雷达的青年比利时神父,来到弗莱堡找到了胡塞尔的妻子,在得知胡塞尔文稿假设不尽快转移他国就可能毁于一旦时,布雷达利用比利时驻德大使馆的免检外交公文箱将多达45000余页的胡塞尔手稿运到了比利时的卢汶大学。
第二年就在卢汶大学建立了胡塞尔档案馆并根据手稿出版?胡塞尔全集?,这是20世纪人类思想史的幸事和大事卢汶大学因此也成了现象学研究的圣地例如,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就是通过到卢汶大学胡塞尔档案馆研读胡塞尔手稿,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身表达象学,而沈清松是卢汶大学的哲学硕士和博士,也在胡塞尔档案馆从原初文本上得到了胡塞尔现象学的真传在?现代哲学化衡?中,沈清松以胡塞尔现象学为理论背景,从整体上论述了现代西方哲学与现代西方社会相互影响的关系他认为,社会不能没有哲学,哲学也不能没有社会社会假设缺乏哲学思想,那么是盲目的社会;哲学假设不关心社会,那么是空洞的哲学在对意义问题的讨论中,沈清松用三章的篇幅介绍并研究了胡塞尔的哲学理想、方法、他的晚年思想以及他关于生活世界与理性的学说沈清松认为,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最具有独创性的哲学思潮在这三个作者用力最勤的篇章中,沈清松不但着重探讨了胡塞尔晚年关于一般意义的理论,而且还揭示了现象学同当代西方哲学的关系沈清松指出,胡塞尔在世之时,其思想就重要地影响到结构主义,逻辑实证论,并直接衍生了风气一世纪的存在主义胡塞尔逝世后,其思想仍然影响到批判理论和解释学。
可以说,沈清松这部?现代哲学论衡?在台湾学术界与思想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文化思想领域的开放也十分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