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练试题 沪教版 试题.doc
11页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__________ …………………………………………装……………………订……………………线……………………………………2011-2012学年扬州市郊区第一中学第一次月练化学试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答案一、 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入下列表格中(2分15=30分)1.“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 (B)洗菜 (C)苹果榨汁 (D)葡萄酿酒2.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强度高 B.能导电 C.耐腐蚀 D.抗震性好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医用酒精 B.冰水混合物 C.清新空气 D.加碘食盐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用铝作导线 B.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做保护气 C.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 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 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C.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6.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熄灭酒精灯用滴管滴液加热液体向试管加固体 A B C D7、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8. 最早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 B. 门捷列夫 C. 道尔顿 D. 阿弗加德罗.9.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实现环保世博、生态世博目标,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目标的是( )A.部分国家的展馆使用可降解的建筑材料B.把世博会期间产生的垃圾焚烧或深埋处理C.某些馆的外壳使用非晶硅薄膜,以充分利用太阳能D.停车场安装了催化光解设施,用于处理汽车尾气10.某实验需要10.2g食盐,一位同学在称量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此时他应该( )A. 添加砝码 B.移动游码 C. 添加食盐 D.减少食盐11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最适合选用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硫磺 D.铁丝12.在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所制气体的密度 B.所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C.反应物的种类 D.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13.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1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加催化剂,反应就不能进行 B. 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C. 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 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电池工作时释放电能B. 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推论它们是同种物质C.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D.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或2个正确答案,共10分,)题号1617181920答案16.检验集气瓶内是否收集满了CO2,正确的操作是 ( )A.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B.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C.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看颜色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条点燃后生成白色固体 B.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C.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D.硫点燃后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8.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所用方法A白酒和白醋闻气味B铂金和黄金观察颜色C白糖和食盐尝味道D二氧化锰和木炭粉加水后过滤通电19.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的是 ( )加热A.水 氢气+氧气 点燃B. 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点燃C. 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D.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0.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利用温室进行植物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施用后可防止火灾C.二氧化碳难溶于水 D.施用后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三、我会填:(60分)21. (3分)从氢气(H2)、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氦气(He)、二氧化硫(SO2)五种气体中,按题意选择适当的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
1)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 (2)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_____,(3)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22.(4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______(10或50)mL的量筒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3)实验室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_4)试管等玻璃玻璃仪器刷洗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 23. (4分) 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根据空气的成分用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3)夏天,盛放棒冰的杯子外壁上过一会儿会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25.(8分)写下列反应的化学表达式,并回答问题(1)镁条燃烧 利用镁条燃烧能 的性质,镁被用来制造焰火;(2)加热滴有石蕊的碳酸溶液 ,实验现象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这个反应常被用来检验 气体;(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为了防止 ,使集气瓶炸裂,实验前要在瓶内留些水或铺层细沙。
26、(8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请说出氮气的一条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8分) 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 B.分离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1)再写出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 _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如右图所示)①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指出图中所用仪器的名称:a _______,b ______ ③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④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⑤学习小组的同学用这种方法收集了两瓶气体在先收集的一瓶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只看到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