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docx
4页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加法口诀表: 1+1=2 1+2=3 2+2=4 1+3=4 2+3=5 3+3=6 1+4=5 2+4=6 3+4=7 4+4=8 1+5=6 2+5=7 3+5=8 4+5=9 5+5=10 1+6=7 2+6=8 3+6=9 4+6=10 5+6=11 6+6=12 1+7=8 2+7=9 3+7=10 4+7=11 5+7=12 6+7=13 7+7=14 1+8=9 2+8=10 3+8=11 4+8=12 5+8=13 6+8=14 7+8=15 8+8=16 1+9=10 2+9=11 3+9=12 4+9=13 5+9=14 6+9=15 7+ 9=16 8+9=17 9+9=18 减法口诀表: 1-1=0 2-1=1 2-2=0 3-1=2 3-2=1 3-3=0 4-1=3 4-2=2 4-3=1 4-4=0 5-1=4 5-2=3 5-3=2 5-4=1 5-5=0 6-1=5 6-2=4 6-3=3 6-4=2 6-5=1 6-6=0 7-1=6 7-2=5 7-3=4 7-4=3 7-5=2 7-6=1 7-7=0 8-1=7 8-2=6 8-3=5 8-4=4 8-5=3 8-6=2 8-7=1 8-8=0 9-1=8 9-2=7 9-3=6 9-4=5 9-5=4 9-6=3 9-7=2 9-8=1 9-9=0 10-1=9 10-2=8 10-3=7 10-4=6 10-5=5 10-6=4 10-7=3 10-8=2 10-9=1 10-10=0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问点 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熟悉厘米:熟悉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拟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熟悉米:熟悉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拟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熟悉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依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宜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1、计算要过关: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依据学校数学的学习状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数学的学习中要求的比拟多,比方数学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屡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2、枚举是难点: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拟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情愿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
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方数学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肯定困难建议家长可以比拟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3、应用题要接触: 许多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都盼望孩子能在仁华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三年级的内容要不要学,尤其是应用题要不要学?首先,二年级数学课本下册中的后几讲已经接触到了应用题局部,对于倍数等概念也有学习,我们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的局部问题,但是难度不要像(三年级数学)课本中那样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