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中亲子沟通的方法、问题及指导研究(松江叶榭幼儿园殷玲玲).docx
6页家庭中亲子沟通的方法、问题及指导研究松江区叶榭镇中心幼儿园 殷玲玲摘要:对儿童而言,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拥有健康、快乐的人格,是深层次家庭教育目的应承载的内容亲子沟通行为交互传递了父母与子女间的认知、态度、情感与行为等层面的所有信息,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是发展、维系亲自和谐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已受到广泛认可关键字:家庭 亲子沟通 方法和问题指导正文:一、理论依据1.国内研究:国内亲子沟通的理论研究不算丰硕,基本上都是引进介绍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目前国内对于亲子沟通虽然也在重视和研究拓展,但是都基本上集中在实证方面整合已有的情报资料有以下几个方面:亲子沟通的方法、特点类型、影响因素等内容2.国外研究:国外的亲子沟通研究最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开展亲子沟通的研究者还是不多,他们也只是立足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包括亲子沟通的作用机制理论和功能理论实证研究包括亲子沟通状况研究、亲子沟通影响因素研究以及亲子沟通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二、概念界定1.家庭是指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家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单元;广义的则泛指人类进化的不同阶段上的各种家庭利益集团即家族。
2.亲子沟通是指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双方主体在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在共同创造的独特家庭情境中,基于各自的角色定位和不同的态度、需要,通过各种言语和非言语的形式而交流信息、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外的亲子沟通的研究主要是亲子沟通的方法、特点类型、影响因素、亲子沟通对于孩子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等内容本文试图借助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中心幼儿园小、中、大班随机各抽取30名作为研究对象,拟从亲子沟通的影响因素、亲沟通的方式、亲子沟通的主动性、亲子沟通的时间等方面了解当前叶榭镇中心幼儿园亲子沟通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措施,以望对亲子沟通的进一步改善有所指导三、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的问题1.妈妈与子女的沟通状况优于爸爸在调查的前期、中期、后期共270份亲子沟通问卷中,幼儿倾向于与麻麻交流的平均数为79.8%,具体见表一;倾向于和爸爸交流的占16.8%,倾向于和其他亲属交流的占3.4%,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幼儿更喜欢和妈妈进行互动交流表一与母亲沟通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与妈妈沟通小班(30人)中班(30人)大班(30人)平均百分率前期中期后期前期中期后期前期中期后期百分率%84828480757979787779.8分析原因:妈妈的性格和脾气比较的温和,也比较的主动和孩子沟通。
爸爸脾气性子比较偏急躁,对于孩子的一些状况处理方式单一日常孩子就会觉得妈妈好说话,爸爸有些不讲道理于是就造成了妈妈与子女的沟通状况优于爸爸的情况2.父母和孩子沟通的说话态度武断许多父母和孩子交谈时,常常只顾自己倾诉,尤其在看了半日活动或者家长会和班主任互动后,一回家就教育孩子:“妈妈要你这样做”“爸爸说过的必须这样做”“早就和你说了的你不能那样的”等挂在嘴边,孩子和父母没有常量的余地,而且我们在调查问卷的统计中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和孩子沟通说话态度影响着幼儿与家长沟通的实效时间一长,孩子渴望交流的愿望便会被压抑住,也就不愿和父母进行交流了调查结果见表二:表二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态度武断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父母和孩子沟通态度武断小班(30人)中班(30人)大班(30人)平均百分率前期中期后期前期中期后期前期中期后期百分率%72788270727660677071.9分析原因:父母认为沟通就是父母讲,孩子听,因为我是家长,我说了算于是家长一味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强加给孩子,不准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也不准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亲子间的对立和对抗而且非常严重的是,家长指责孩子现象非常严重,在问卷调查中大班幼儿家长经常性的指责为51次,占了总人次的56.7%。
3.亲子沟通时间有限问卷调查显示,约有53.9%人次显示家长感到无法与孩子有充足的时间交流和沟通,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的疏解调查结果见表三:表三父母和孩子沟通时间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父母和孩子沟通时间充足小班(30人)中班(30人)大班(30人)平均百分率前期中期后期前期中期后期前期中期后期百分率%56555750545550525653.9分析原因:信息时代与时俱进,现实生活中工作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家长们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致使父母无暇顾及甚至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孩子与父母也越来越疏远,有的孩子甚至不愿与父母交谈4.亲子沟通中亲子之间矛盾重重有五种家长教育方式造成了亲子沟通间的矛盾重重,具体表现为指责埋怨型、迁就讨好型、打岔唠叨型、强制型和急功近利型,而其中指责埋怨的家长次数尤为多,尤其是大班幼儿的家长,在90人次家长指责埋怨统计中,有59人次的家长都存在这种现象分析原因:第一家长对于孩子的适应度不够这种状态尤其是在孩子入园后,入园后的孩子由于获得了伙伴和园内教育者的影响,每天的言行层显出不一样,有的家长就接受不了,甚至看不懂孩子为何每天一个样这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孩子,于是出现了沟通方式的不适合。
第二家长给予孩子的空间不够本着安全第一的意识,将孩子扼守在家中;本着要学在前才能跟上前进的脚步,周末两天安排了各类型的兴趣班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都受到了控制第三家长近因性不足所谓近因性就是说家长把我近阶段的教育资源不够,导致家长秉着以往的见解,没有及时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为亲子沟通造成了不必要的矛盾许多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那教育的问题就当属幼儿园,这样的观念是大错特错的幼儿教育是社会、家庭共同的教育,应联起手来,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达成共识,做到教育一致性,有效地对幼儿实施良好的教育5.沟通中缺乏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任何一个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都是有过有失,都是在磕磕碰碰中不断积累和获得生活经验的但是不少父母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足时,采取的往往是主动的“进攻”方式对待,一味批评、指责孩子,忽略孩子取得的点滴的进步而孩子却会认为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得不到爸爸妈妈的满意,于是对家长失去了信任,慢慢自己也失去了信心6.父母和孩子沟通的言行不一经常听到父母在抱怨,“不是和你说了好几遍了”、“不是说了这样不可以的”、“你这个孩子怎么还是这样啊”等等,可是孩子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还是如常,一点令家长满意的都没有,这恰是忽视了自身的言行示范的作用。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样怎能要求孩子做家长要求的事情?亲子沟通就很难进行,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父母就是孩子成长的榜样,父母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修养,树立自己的好形象,家庭中的亲子沟通才能通畅无障四、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的方法亲子沟通,就是要创造能让亲子双方慢慢靠近对方的“第三块地盘” 因此家长在亲子沟通种要关注四个步骤,就是“倾听→产生共鸣→一起思考→给予鼓励”1. 倾听——仔细聆听孩子所说的话亲子沟通中,孩子只要看到父母“确实在听自己说话”,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是被父母所爱的,从而能放下心来把心里的话全部倾吐出来不过当孩子和你说话的时候,最好不要只是大声地发出“嗯、嗯”的回应声,或只是随便点头表示赞同,应该在听到孩子说“发生××事,让我觉得很生气”时,回应孩子一句“也难怪你会生气”即使只是跟着附和孩子的话,也能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是爱我的,“爸爸(妈妈)懂我的心情”、“还好我把这件事说出来了”、“以后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还是和爸爸妈妈说的好”所以在亲子沟通中,最重要的是,要先耐心地倾听,并接受孩子的意见和主张,同时适时地给予点头示意等附和的行为,直到孩子把话说完为止。
2. 产生共鸣——所谓共鸣,就是懂得对方的痛楚,能与对方共享喜悦的一种力量在问卷统计中,我们发现大班的孩子和家长沟通时,90人次中趋于51人次家长不善于倾听,而是经常指责孩子的不是,耐心不够,导致孩子胆小内向,不想和人交往的现象日常家长在倾听孩子的倾诉后,一定要能够理解孩子的倾诉,甚至愿意伸出手来拉孩子一把孩子向家长倾诉有时纯粹只是抒发自己的情绪、发发牢骚而已,有时甚至说的都是一些完全不着边际的内容即使在这种时候,还是必须努力和孩子说的话产生共鸣,不然就没有办法继续聊下去了具体来说,即使只是重复地响应孩子“喔,真的呀”,也算是做到了起码的“产生共鸣”,让孩子觉得“把事情告诉愿意听我说话的爸妈,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让孩子触景生情,深受感动,从而对自己树立自信心3. 一起思考——在倾听孩子倾诉产生共鸣后,需要给孩子重要的提示或想法,之后完全让孩子自行思考,好设法引出孩子想“试试看”的意愿绝对不要劈头就泼他冷水:“你根本就办不到,还敢这样说!”“你又来了!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你怎么跟你哥哥差这么多!”你可以和孩子这样互动“你想怎么做呢?”、“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才好呢?”设法让孩子自行思考,同时认真地与孩子一同思考对策。
最后由亲子共同承担结果如果事情得以顺利解决时,亲子之间就能共享成就与喜悦,真是一件乐事4. 给予鼓励——不论孩子提出什么意见,都好好尊重孩子的意见,然后给予孩子一句鼓励的话,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原来我自己一个人也能办得到”、“父母还是爱我的”从而产生一股“不用害怕失败,应该勇敢挑战看看”的意愿,并因此对自己开始产生自信,进而肯定自我 另外在亲子沟通中,家长要善于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与孩子沟通所谓的“第三块地盘”,就是父母站在孩子的立场,与孩子展开沟通的地方常言,交谈就是要“共同理解双方的语词与意思”,所以作为家长不该太过坚持己见,尽可能以理服孩,这才是亲子沟通的真意亲子之间的第三块地盘,就是建立亲子信赖关系的地方,也是促使双方成长的地方,更是让双方之间的沟通能够顺利进行的地方五、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的指导人与人之间在生活中难免有碰撞的时候,包括家长与子女之间,互相需要理解与谅解,只有通过沟通才能达到相互原谅,形成共识研究表明亲子沟通中不当容易引发孩子如下问题:内向,胆小,爱哭,不自信;急躁,爱发脾气,不懂得与同伴相处;不适应幼儿园生活以及外界环境,不爱说话,对家人依赖性强,尤其对母亲的依赖性更胜于父亲;游戏或者学习活动中注意力不够集中;遇事碰到问题缺乏毅力;挫折抵抗力差,不容易甚至无法接受失败或批评等。
基于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是塑造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的沟通是健康的家庭形态和理想的教育模式的认识,我园着手开展了一系列构建以亲子沟通为载体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活动 1. 召开家长会,指导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意识的不断强化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直接沟通的便捷方式,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桥梁,是幼儿园与父母,老师与孩子,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幼儿园彼此了解的纽带,好的家长会,让工作事半功倍,更会让家长认识到亲子之间的沟通的意识不断强化每学期按照惯例开学初和学期末我们各班都召开家长会,除了向家长介绍近期幼儿工作的汇报总结,幼儿的各方面表现与进步,班级幼儿日常状况,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近期工作,制定长远的初步工作计划,教学目标,需要家长应该给予的配合和要求内容,幼儿园的一些活动等更重要的是家长和教师之间对于家。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