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课件 文 岳麓版必修3.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资****亨
  • 文档编号:215929052
  • 上传时间:2021-11-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97.50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28 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1措施,(1)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1950 年),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_教育为主2)开办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3)将“扫盲”写入 1982 年宪法识字,(4)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 20 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2成就:2001 年,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二、义务教育1措施,(1)1986 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_,规定凡年满_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_2)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_”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六,义务教育,科教兴国,(3)针对贫困地区,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_,_”(20 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2成就:到 2001 年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三、高等教育的发展1历程,(1)建国初,照搬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出现体制僵硬、培,养目标狭窄等问题2)1958 年起,实施“教育大革命”,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教育界的大混乱3)1961 年,全面调整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事业进入稳定发,展轨道4)“文革”期间,高等教育被严重破坏,素质下降,人才,断层。

      5)“文革”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拨乱反正;1977 年恢,复_制度6)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建立起了_三级学位制度,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高考,学士,硕士,博士,2启示(1)“文革”期间,教育遭受严重破坏,致使人才断层,国家损失巨大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迅速,成就辉煌,举世瞩目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下列两幅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一教育领域的现象?(,),A扫盲教育C义务教育,B初等教育D高等教育,解析:解读图片信息,可以看出两幅图片体现了政府创办识字班、补习学校,使扫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建国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是(,),A.片面强调“突出政治”,过多参加体力劳动B.基本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C.重视民间力量办学,发展全民教育D.少数民族教育长足发展,答案:A,解析:A 项是“教育大革命”时期的特点,C、D 两项是改革开放后的特点答案:B,3下列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局面B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人才断层局面C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D高等院校升学考试制度得到完善,解析:“文革”期间,高校招生制度走向了推荐制,高考制度被中断,是一种倒退。

      答案:D,问题:为什么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引思】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发展教育以面对国际竞争的需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教育兴,国运兴;教育衰,国运衰我们可以从人才的培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际竞争的需要等方面说明这个问题问题详解】,1社会发展需要劳动者成为各行各业懂得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而科学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才必须通过教育来培养2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力开发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显得日益突出,人的智力开发速度快慢,最终将直接反映在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上因此,要通过教育来开发人的智力3教育的大力投入,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知识经济不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4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5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6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1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C教育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D教育发展需要超前性,解析:邓小平提出教育发展的“三个面向”,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教育的发展,让教育为现代化服务、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未来的发展服务,最终以提高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答案:A,A要想富,先种树B要想富,先修路,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优先发展教育D村民们丰衣足食,衣食无忧,解析:材料体现了村民对教育的重视导致了村庄变美、变富,体现了教育在推动民族发展、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A、B 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D 项仅是对材料的概括,未体现“变化”说明的问题答案:C,教材 P118 思考题参考答案】(1)这是由扫盲教育的重要性决定的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社会个体最基本的人权因此,每个国家都有责任让每个公民有识字的能力,有责任扫除文盲2)说明了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写入宪法中的有关教育的政策规范和教育方针是指导中国教育发展方向的总政策正是由于扫盲教育的重要性和宪法的尊严,所以国家才要把扫盲列入宪法1为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更好地发展经济,从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什么战略?(,),A“希望工程”C“科教兴国”,B计划生育D改革开放,解析:注意时间“20 世纪 90 年代”与内容“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和更好地发展经济”的限制,可知 C 项为正确答案答案:C,2“教育大革命”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文革”期间“四人帮”鼓吹“读书无用”,国家至少少培养了 200 万大学,毕业生,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经验教训?(,),教育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切实落实教育优先,教育必须为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发展的战略地位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AC,BD,解析:结合历史背景和我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来分析、归纳可知四项都符合题意答案:A,3(2011 年广东揭阳一模文综)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A改革开放急需新型人才B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C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析:“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恢复工作,开始全面拨乱反正,系统纠正“文革”错误,1977恢复高考就是其中措施之一A、C、D三项都发生在 1978 年答案:B,4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陈旧残存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有介绍某学校本科生在校人数,并设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等信息这张宣传册最早应印制,于(,),A.20 世纪 60 年代C.20 世纪 80 年代,B20 世纪 70 年代D20 世纪 90 年代,解析: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答案:C,一、单项选择题,11950 年,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的主要内容有(,),高校实行三类办学体制,工农教育的重点是以识字教,育为主,宗旨是“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扫盲,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AC,BD,解析:项高校实行三类办学体制是 1958 年“教育大革命”的内容答案:B,2“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A宪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B义务教育法D教师法,解析:结合教材内容及题干材料“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可知应选 B 项答案:B,3(2011 广东广州一模文综)“1978 年春天,27 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实施“211 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解析:1977 年邓小平复出,恢复了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题中“1978 年春跨入大学”应该是指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第一届考生入学答案:B,答案:C,在传统经济模式中,劳动增长和资本增长所占的比重由,较大到较小,科技教育所占的比重增大,重视科技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地位AC,科技教育逐步被摆在日益重要的战略BD,解析:通过公式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科技教育在传统经济增长中从无到有,比例还超过了劳动和资本增长,可以得出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A,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95 年,党中央分析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进程,,并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党的“十五大”强调,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实现我国技术发展的跨越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指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材料二,日本 19521961 年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资本增长(33.4%)科学技术(66.6%),材料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展科技成为各国提,升国力的主要手段,而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因此,许多国家把发展教育定为战略要务各国比较一致的作法是:加大投资;加强基础教育;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向两头延伸;推进教育形式和手段的现代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简述教育、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当今教育和经济战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解析:本题以我国和世界各国重视教育以及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方式为题材,巧妙体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主题做题时注意紧扣“教育与发展的关系”这条主线答案:(1)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进步则要依赖教育的发展;经济建设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而这又依赖教育的发展,(2)反映了当今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战略是正确3)趋势:加大投资;加强基础教育;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向两头延伸;推进教育形式和手段的现代化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