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辅导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的实践研究.doc
13页主题班会课题——主论文 1扎根班会沃土 学生自主耕耘 收获健康人格 ——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实践研究上海市高境第一中学 丁国萍 (执笔)【摘要】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我校通过对不同特质人格的分析,归纳出了学生应具备的健康人格的六大基本特征同时,充分利用中学主题班会课,以学生自主模式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破了平时缺乏指导性的教育方案;打破了许多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流于形式、枯燥无味、更无系统性的局面;也打破了大多数老师只懂得灌输道理或以强调“不准” 、 “不要”代替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取而代之的是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中存在的积极或消极的现象,并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利用主题班会课的开展,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培养主要通过发挥班级干部作用、逐步形成干部或小组学生轮流主持、任课教师协助、家长参与的主题班会模式,让学生从台前表演渗透到幕后策划,让学生走在教师的前面,让学生学生,而教师扶植两臂,进而形成以“学生自主模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主题班会活动的长效机制,在校内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中学主题班会课 学生自主 健康人格一、问题的提出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开展健康人格教育的工作现状却不容乐观有资料表明,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从 8.34%上升到 10%;约有 32%的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由于现代社会青少年面临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而独生子女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结构,加之溺爱和教育缺失,使孩子在自主能力、适应能力、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创造意识、感恩意识、关心他人、吃苦耐劳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人格缺陷据统计,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有 17%,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格健康是不完全合格的这些情况说明,深入探讨中小学校在健康人格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主题班会课题——主论文 2新的二期课改一个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突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自己主动发展”的人,而不是“被迫上进”的人很难想象,一个习惯于被管的人,或者说一个不被他人管束就不能改善自我的人,他能在学业等各方面有大的发展,更不可能在离开学校之后,还能终生学习!因此,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引导中学生克服成长中的人格缺陷,具备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格、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继而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经受困难与挫折考验,促使其全面发展,非常关键而且紧迫。
二、问题的分析一直以来,作为分管德育工作的党支部副书记兼政教主任的我都在为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和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但在推行素质教育中,由于中、高考教学指挥棒的压力下,很多班主任、教师和家长以抓学科教学成绩为主,认为主题班会课可以敷衍了事,没有人重视、也没有人检查听课,因此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沟通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存在着很大问题1、调查了解学生人格的健康状况,存在严重缺陷人格缺陷 表 现逆反行为对父母或老师的要求和教育持对立的态度有些学生家长无法与之沟通,家长要小心翼翼的与之交流,经常与家长发生激烈冲突理想缺失调查中学生表示自己没有理想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读高中,家长让读就读有些学生表示自己的年龄小,读三校很没面子,所以读高中所以越学越厌学责任感缺失对自己不负责任,只图眼前的愉悦,而不顾虑将来的发展没有家庭责任感,不管父母的艰辛和家庭的困境对社会没有责任感,只是抱怨社会,没有考虑作为社会一员的自己现在和将来应该肩负的责任自我认知差不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或者自恃聪明而自傲,一旦受到挫折和困境就自卑自信感差社会适应能力差 对新的环境的恐惧同学相处障碍,难以融进集体中,产生苦恼。
诚信缺失 抄作业、考试作弊,与同学和老师沟通时不诚实意志不健全在各种活动中没有有自觉的目的性,不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不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信,畏惧困难,顽固执拗主题班会课题——主论文 3根据对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各方面的人格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引导学生克服成长中的人格缺陷,具备良好道德品格、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经受困难与挫折考验,促使其全面发展,非常关键而且紧迫2、调查班主任主题班会课实施情况,令人十分担忧1、随意挪用占用问题由于教学课时紧张,学科教师看到主题班会课便要将其变为自己的教学课,使学生无法参加主题教育活动,而学生不愿整日忙碌于此学科,造成学生抵触情绪,厌恶情绪油然而生,形成恶性循环2、 缺乏指导性教育方案的问题主题班会课每周一节,班主任不当一回事,可有可无出现上课没有主题教案、缺乏指导性的教育方案,甚至随意讲课点评,无上课目标和主题,讲到哪是哪,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自我,甚至受到无意打击,自信心受到伤害等。
3、流于形式,枯燥无味,更无系统性的问题很多教师能认真上好教学课,但无心设计主题班会课,主题班会课形式单调,杂乱无章,造成学生无心听课,效果不佳4、强行灌输道理,制定“不”准令往往有些班主任会采取命令式的教育方法,严格规定“不准” “不行” “不可以”等要求,代替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使学生厌恶、逆反心理油然滋生,德育效果荡然无存三、问题解决1、理论支撑根据埃里克森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埃里克森的八个人格发展阶段年 龄 特定心理危机 积极结果 消极结果0~1 岁 基本信任对基本 内在好的感觉,信任自己和他 坏的感觉,不信任自己和主题班会课题——主论文 4不信任 人,乐观 他人,悲观1~3 岁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 意志训练,自我培训,能作决定 积极严厉,自负怀疑,关注自我,空虚3~5 岁 主动对内疚 成功的欢乐,主动性,方向性,目的性 对深思的目标和取得的成就感到内疚5~12 岁 勤奋对自卑 能够被生产性的工作吸引,因完成工作而自豪 不适合感和自卑感,不能完成任务12~20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对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有信心,生活充满憧憬角色混乱,没有固定的标准,感到虚伪20~24岁 亲密对孤独感情的共鸣,分享想法、工作和感情 避免亲密,关系淡漠24~65岁 繁殖对停滞能投人工作,有建立亲密人际关系的能力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人际关系贫乏65 岁以后 自我整合对失望 有秩序感和意义感怕死,对生活及生活中已得到的或没发生的事情感到痛苦、失望这里我们还是着重研究的是处于青春期的初、高中学生。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2、学校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研究界定1、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我校紧紧围绕已故谈家桢老先生提出的“会学习、会做人、会生活”的 9 字校训,通过对不同特质人格的分析,归纳出了我校学生应具备的健康人格的 6 大基本特征:第一,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有意识地控制生活和把握自己的命运;第二,学生能立足于现实,在现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行动;第三,具有紧张而有节奏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渴望新的目标和新的经历;第四,学生能给予爱也能接受爱,乐于承担义务,情绪成熟健全;第五,学生有独立和自主的需要,乐于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态度;第六,学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同人类共祸福的意识3、学校对以学生自主模式开展中学主题班会课的研究界定学校每周一下午第 8 节为初、高中全部班级的主题班会课,政教处“培养学主题班会课题——主论文 5生健康人格六大基本特征”为德育目标,要求每位班主任必须落实每周教育主题,认真备好主题班会课教案,采取多样形式,拓宽主题班会课渠道,班主任积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活动” ,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中存在的积极或消极的现象,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培养,使主题班会课发挥实效,形成良好和谐的班风、学风,让每位学生健康发展。
四、 具体策略学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中的学生情况,结合各班实际,围绕“学校界定的学生健康人格的六大基本特征”开展研究和实践,通过一年半的努力,寻到有效地学生自主的模式,推进了主题班会课的教育活动,形成良好德育效果一)主题班会组织策划——学生自主管理服务,走入自我教育幕后管理1、让班委的牵头,发挥自主管理作用班委干部是班主任和班级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好的班委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主题班会如能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已经获得一半成功了让全班同学在班委的自主管理下,进行分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通常通过一定时间组织策划,让每位同学走入自我教育的幕后,通过发现班级存在问题——找到问题根源——想办法解决问题——召开主题班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期间班主任要发挥好提供帮助、给出建议,把握大方向的作用如高一(1)班:高一开学之初,班主任决定先从班委的自主性培养起来,把9 个班委分成三组,先告诉他们班会可教育主题的选题,二天后,每组班委拿处出各自方案,再集中讨论,选出最佳方案,由该组三个班委担任本次班会总策划同时,三个方案可以互补长短,教师给出指导意见,最后形成比较优化的最佳方案,三个班委统领,其他班委负责牵头,班级里其他同学在班委带领下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参与班会课的讨论和节目表演。
在组织过程中班委的威信明显提升,收集资料,组织节目的过程也让班委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作为班委的九名学生对班会的组织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这同时带动了其他班级管理工作,班委的管理意识,服务意识更强了,开始把班级当成了发挥才干的领地2、以小组为单位,提高全班学生参与热情班级里有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特主题班会课题——主论文 6别出色的一面,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好意思上台表演或参与活动,作为班主任,虽然有时鼓励他们勇敢尝试,但总是存有怕出丑的顾虑,比较拘泥如果由学生鼓励参与,往往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因此将班级学生以组为单位,轮流分组负责一次班会,包括主持和策划,将学生分成 4-6 个自然组,每一次班会从班会主题的制定——先期的策划——主持人的确定——节目的排练,都由一个自然组独立完成,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期间班主任负责方向性的指导如初二(2)班:初中不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差异,认识问题的深度有差异,进行活动设计和主持等,需有教师担负角色不同,发挥不同作用作为班主任必须对班级大体情况了如指掌,发现班级群体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给出相应建议。
可以有针对的让一组学生负责和策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