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块状经济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对策.doc
11页浙江块状经济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对策“块状经济”的就是产业集群,即产业链上的若干个同类 生产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一起高密度地聚集在某个特定 的区域范围内共同发展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不仅发挥了规 模经济的效益,而且也产生了巨大的溢出效应,带动区域经 济的发展如何把浙江块状经济的独特集群优势转化为出口 竞争力优势,扩大块状经济产品出口规模和效益,是浙江外 贸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浙江块状经济商品出口竞争力的基本现状(一)当前沿海省份商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浙江经济是建立在无数个产业区基础之上,块状经济产 值已占据浙江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考察一个地区的商品 出口竞争力可以从出口额和出口增长率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出口额反映了当地商品的现实出口竞争力,而出口增长率反 映了潜在的出口竞争力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了 如表1所示的数据表1:中国入世后沿海12个省(市、区)商品出口竞争力 指数比较注:2004年数据按1 — 11月海关相应统计数据计算从表1的数据看,沿海12个省份中广东和江苏两省商 品出口竞争力处于领先地位,浙江省虽然处于第4位,但与 广东和江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并且近年来,浙江的出口竞 争力指数与广东省一样呈下降趋势,商品出口竞争力水平逐 渐向平均水平靠近。
2004年浙江省产品出口 581.6亿美元, 增长39.81%,比全国平均增长率35.4%只高了 4.41个百分 点二)当前浙江省内各地商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表2:浙江省11个市商品出口竞争力指数比较注:2004年数据按1 — 11月海关相应统计数据计算从表1的数据看,沿海12个省份中广东和江苏两省商 品出口竞争力处于领先地位,浙江省虽然处于第4位,但与 广东和江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并且近年来,浙江的出口竞 争力指数与广东省一样呈下降趋势,商品出口竞争力水平逐 渐向平均水平靠近2004年浙江省产品出口 581.6亿美元, 增长39.81%,比全国平均增长率35. 4%只高了 4.41个百分 点二)当前浙江省内各地商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表2:浙江省11个市商品出口竞争力指数比较注:2004年数据按1 — 11月海关相应统计数据计算从表1的数据看,沿海12个省份中广东和江苏两省商 品出口竞争力处于领先地位,浙江省虽然处于第4位,但与 广东和江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并且近年来,浙江的出口竞 争力指数与广东省一样呈下降趋势,商品出口竞争力水平逐 渐向平均水平靠近2004年浙江省产品出口 581.6亿美元, 增长39.81%,比全国平均增长率35.4%只高了 4.41个百分 点。
二)当前浙江省内各地商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表2:浙江省11个市商品出口竞争力指数比较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宁波、杭州和绍兴三市在省内 的商品出口竞争力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金华市得益于义乌小 商品国际博览会的促进作用,使其出口竞争力得到加强;嘉 兴商品出口基础较好,但发展速度逐渐缓慢;台州和湖州两 地出口规模处于中等,但近两年的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温州 虽然出口基础较好,但发展速度最慢;丽水的出口总额落后, 但发展速度尚可;舟山和衢州无论是出口总额,还是增长率 都处于落后水平从两年的出口额指数来看,宁波、杭州、 绍兴分处前三位,舟山、衢州、丽水分处后三位从两年的 出口增长率指数来看,杭州、金华、绍兴分处前三位,温州、 舟山、衢州分处后三位二、浙江块状经济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区域经济的商品出口竞争力水平以当地的产业竞争力 为基础,通过分析浙江块状经济的产业竞争力要素,结合国 际贸易环境和规则,可以间接地了解浙江块状经济的出口竞 争力形成的影响因素一)浙江块状经济提升出口竞争力的有利因素1•机制优势浙江块状经济中占经济主导地位的是民营 企业,它们具有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等优势,这是提高出口 竞争优势的体制保证。
2004年民营企业出口继续领先,出口 总额170.7亿美元,同比增长61.3%,占全省出口比重由上 年同期的35. 6%±升到40. 9%o特别是私营企业出口显示了 旺盛的生命力,2004年全省有出口实绩的私营企业近6000 家,总数超过了外资企业,更超过国有企业;累计出口额比 去年同期增长88. 2%,已经占据全省出口 1/4份额,成为仅 次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主力2.比较成本优势浙江省在发展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和成本优势由 于众多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所带来的整体规模经济和外部 经济效应,使得众多产品质优价廉,紧跟市场需求,具有一 定竞争优势尤其在纺织、服装、皮革、小家电、普通机电、 金属及塑料制品、文体用品、饮料、小五金等劳动密集型加 工制造业方面,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3•产业集群优势浙江省块状经济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 要原因是区域性产业相对集中,企业组织形式是“核心能力 +产业外包”正是由于这种深度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体系, 使众多小企业能形成独特的专业化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如台 州市摩托车行业,每家小企业将自己的全部资源集中于一个 零部件上,从而把产品质量做得最精,批量做得最大,成本 做得最低。
这样,由块状经济区域内企业参与的各道工序集 合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集群内众多加工企 业,对内既是由市场联结的独立生产者,对外则发挥大型企 业的功能,既克服了 “大企业病”,又取得了专业化协作与 规模经济的效益4.专业市场优势浙江省发达的专业市场极大地促进 了浙江块状经济出口竞争力的提高2004年全省有44家市 场的23520户经营户开展了对外贸易,出口额达246. 24亿 元绍兴中国轻纺城2004年外贸出口额89.9亿元,比上年 增长48%o有1300多家经营户直接或间接从事纺织品出口贸 易,销售网络覆盖了 83个国家和地区,有22家经营户在美 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窗口,68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 口权,99家外国企业在轻纺城设立了常驻代表机构,常驻轻 纺城的外商已达到1500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有290多家 自营进出口企业开展小商品出口业务,出口到160多个国家 和地区,常驻义乌的外商代表机构增加到410余家,2004 年外贸出口额73. 44亿元二)浙江块状经济提升出口竞争力的制约因素从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高标准来衡量,浙 江块状经济发展的某些传统优势将逐步削弱,而许多不足和 矛盾日益暴露,其商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面临诸多因素的制 约。
1.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问题2003年浙江省30个县域 在发展水平指数和发展活力指数上大大领先于其他县域,但 是得分均在65分以下、名次在200名以后,说明发展后劲 有待增强从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来看,耕地已成为制 约浙江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2003年浙江百强县人均耕地面 积只有0.62亩,比江苏、山东分别低0.31亩和0.43亩 同时,浙江百强县每平方公里上的公路里程数只有0.569公 里,而江苏、山东和广东分别为0. 858公里、0. 642公里和 0. 961公里可见,浙江块状经济中的优势产业、优势区块 在进一步发展商品出口竞争力时,将面临土地资源及电力资 源欠缺、基础设施落后于其他竞争力较强的省份的现实问 题2•产品档次和产业结构问题浙江块状经济目前占竞争 优势的产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或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服 装、纺织、食品工业等,产品的附加值小,档次低,价格便 宜随着WT0的加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浙江省劳动 力成本比较优势将逐渐减弱,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始终存在 并发挥重要影响的国际市场形势下,以价格作为主要竞争手 段的浙江块状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同时,这种 低价竞争极易引起国际市场的注意,并招致国际贸易保护措 施的报复。
浙江的髙新技术产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其结构 和发展速度仍不理想,与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3•技术创新问题浙江块状经济的产业技术水平较低,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一方面,技术引进规模偏小,软技术比 重偏低,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与装备不多据统计,2003 年浙江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53亿元,仅占全国总额的 4. 9%; 2003年末拥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597个,占全国总数 的3. 8%,其中国家检测中心仅4个;产品体系认证机构4个, 占全国总数的3. 5%;另一方面,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不强, 技术创新主体缺位或易位,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技术创 新机制不顺,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欠佳2003年浙江省科学研 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72亿元,占全国总额的4. 7%,仅为 北京的25. 8%;全年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分别为21469 项和14402项,分别占全国总额的7%、7. 9%,均为广东的 51%o4.产业组织和企业制度问题一方面,浙江块状经济多 为小而散的中小企业,以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为主要运行载 体,以传统产业为主要活动空间,迫切需要向现代市场经济 转型并且块状经济中的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有 时还存在无序竞争,在发展外贸时这种内部的竞争会大大影 响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增强。
另一方面,浙江块状经济的众多 中小企业在经过十几年的原始积累之后,已经形成一定规 模,原有的家族式、粗放式的企业管理机制已显得力不从心, 正面临着向规范、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挑战5.利用外资问题浙江是出口大省,但在利用外资方 面与国内其他先进省份相比却相对落后去年以来,浙江省 的合同外资逐月下滑,实际外资平稳增长2004年1-9月全 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748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2. 3%,合同 外资金额99. 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2. 3亿美元,分别增 长22. 7%和27. 8%o全省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只完成全年目 标的68. 7%和65. 1%O合同外资增幅和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分 别比去年同期回落44. 3和33.5个百分点三、提升浙江块状经济出口竞争力的对策(一)从战略管理层次考虑,企业应研究并实施可行的长 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要强化科技创新,从低价竞争转变为质量竞争和 特色竞争为此,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产品技术创新和开发 研究,努力提高企业在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除了加强企业 的技术力量、重视技术人才引进和管理外,浙江块状经济企 业可与教育部门、科研部门加强合作,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 以改善产品的质量和提髙劳动生产率。
同时,可以实施横向 联合,进行特色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使区域科技 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区域商品的出口竞 争力水平第二,要加强企业合作,形成块状经济集团化出口的良性循环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恶 性竞争,只能使整个行业利益受损并失去国际市场如果同 一个区块的同行业企业或整个产业链能相互合作,密切配 合,在发展产品出口时能按同一方案统一行动,协调好行业 内部的利益,形成分散生产、集中出口的集团化出口模式, 从而消除无序竞争的弊端并形成合力的竞争优势第三,要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提高块状经济的管理水平,可直接减少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强产 品的出口竞争力浙江块状经济中多属于中小企业,人力资 源不够雄厚,在不能直接引进外部人才的情况下,更应充分 重视对企业内部员工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和学 习能力二)从产品的市场营销角度看,企业应制订适时的营销 方案,扩大出口首先,企业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市场多元化不仅可 以分散市场风险,更从规模上提高市场份额增加的可能近 年来,我省出口企业开拓中东、东盟、独联体市场成效显著 2003年对中东、独联体市场出口增速最高,同比分别增长 58. 32%、56. 68%; 2004年我省对东盟地区出口同比增长最快, 达到59. 49%o这说明我省出口企业在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