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紫阳县凤凰寨钛磁铁矿.doc
12页1陕西省紫阳县凤凰寨钛磁铁矿简 报陕西顺昌科工贸有限公司二〇〇九年四月2目 录一、概 况 -------------------------------------------------31、位置及交通 -----------------------------------------------------------------------32、自然地理 --------------------------------------------------------------------------33、以往地质工作 --------------------------------------------------------------------4二、矿权设置 ----------------------------------------------4三 区域地质背景 ------------------------------------------51、地质背景 --------------------------------------------------------------------------52、地球物理特征 --------------------------------------------------------------------6四 勘查区地质特征 ----------------------------------------61、赋矿层位及岩性 ----------------------------------------------------------------62、构造 ---------------------------------------------------------------------------------73、侵入岩 -----------------------------------------------------------------------------84、围岩蚀变 --------------------------------------------------------------------------95、矿体特征 -------------------------------------------------------------------------10五 找矿远景评述 -----------------------------------------10六、附图目录 ---------------------------------------------123一、概 况1、位置及交通普查区位于紫阳县城南 63km 处,其地理坐标:东经 108°33′30″--108°41′42″,北纬 32°13′30″-32°17′30″,面积约 29.26km2。
涉及 1/5 万图幅为 I49E023003测区东部有八仙经张家乡、至八仙镇简易公路纵穿全区,并与八仙镇至紫阳县城公路相通,为碎石柏油公路,交通条件较便利2、自然地理勘查区位于巴山腹地,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凉湿中高山地带气候类型一年四季分明,7-8 月为炎热天气,气温高4达 37℃8、9、10 月为降水季节,年降水总量 750-1000 毫米12月及来年 1、2 月为最冷季节,气温为-5℃-7℃,最低可达-13℃,一般积雪 5-10 厘米,最厚达 10 厘米以上区内地形地貌为中高山陡坡地形,海拔高程 1389—2237m,相对高差约 900m,地势陡峻多锯齿状山脊,河流切割深度较大,河谷狭窄,多呈“V”字形谷勘查区内植被较发育,多为落叶乔灌木土地贫瘠,农作物以玉米、豆薯类为主,水稻、小麦次之粮食丰年可以自给自然资源主要有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经济作物主要以核桃、生漆、桐油、蚕桑及种植油菜、黄姜等药材其矿产资源目前发现的主要有石煤、锰矿、铅锌矿、重晶石、毒重石、水泥灰岩等无上规模的矿山和工业企业属贫困山区,经济基础薄弱有较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水力、电力资源充沛3、以往地质工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陕西省地质局区调队进行过 1:20 万《紫阳幅》区域地质调查。
初步建立了区内地层、构造的基本格架,奠定了区内地质工作基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陕西省地矿局物化探队在工作区系统开展过 1:20 万化探扫面工作;圈出了以金为主的众多单元素异常及综合异常,划分了找矿预测区同时省航磁大队在安康南部开展航磁测量时,发现一较大的航磁异常二、矿权设置探 矿 权 人:陕西顺昌科工贸有限公司5证 号:勘查项目名称:陕西省紫阳县凤凰寨磁铁矿普查地 理 位 置: 勘 查 面 积:29.26 平方公里有 效 期 限:三 区域地质背景1、地质背景勘查区位于北巴山加里东褶皱带,高滩-兵房街褶皱束偏西地段(插图 2) ,主要出露地层有中寒武统中厚层泥灰岩、灰岩,含钙质板岩及微粒灰岩夹炭质板岩,上寒武统角砾或似角砾状灰岩、泥灰岩、炭质板岩,下中奥陶统钙质板岩夹灰岩,下志留统炭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和砂岩区内构造发育,主要有高桥-官元向斜、大巴塘-酒厂背斜、八卦庙向斜和小河口-太极渡,大市川-铁佛寺断裂,构造线总体呈北西-南东走向区内碱基性侵入体次火山岩-辉绿岩、辉长岩、正长闪长岩广泛出露,岩体顺层侵入,侵入岩体周围可见到角岩化、大理岩化及硅化等蚀变,该区发现多处磁铁矿化点、钛磁铁矿化点,有较好的成矿条件,找矿前景良好。
区内主要出露上寒武-志留系地层以及碱基性次火山岩-辉绿岩、辉长岩、正长闪长岩矿体主要赋存于辉绿岩体的中上部或上、下两个岩相带之间勘查区位于紫阳高滩-兵房街复式向斜褶皱区西南的高桥-官元倒转向斜北翼,广泛出露一带奥陶—志留系地层及碱基性次火山6岩、灰岩,构造线方位呈北西-南东向展布 2、地球物理特征区域航磁显示,在工作区北侧紫阳—曾家坝航磁异常带西部分布着一组不规则形态的航磁异常,强度-100r—--200r 异常呈带状分布,经初步检查,多数为基性岩体引起四 勘查区地质特征1、赋矿层位及岩性勘查区主要出露上寒武-志留系地层以及碱基性次火山岩-辉7绿岩、辉长岩、正长闪长岩矿体主要赋存于辉绿岩体的中上部或上、下两个岩相带之间现将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上寒武统(∈ 3):主要岩性为灰岩、泥灰岩下部为灰色角砾、似角砾状(或竹叶状)灰岩、泥灰岩,上部为深灰色泥灰岩、含钙炭质板岩夹薄层灰岩,多处可见石煤矿点分布下中奥陶统(O 1-2 ):主要岩性为灰色薄层状钙质板岩、含泥灰岩条带的钙质板岩、泥灰岩、黄-黄绿色砂质板岩,局部见炭质板岩下志留统(S 1):主要分布于该区高桥向斜核部一带,据岩性的不同分为三个组:斑鸠关组(S 1b):岩性以灰-深灰色炭质板岩为主,夹浅灰色、草绿色泥板岩及灰色、黄褐色细砂岩和粉砂岩。
陡山沟组(S 1ds):主要为砂岩、粉砂岩下部为条纹状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中部以灰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为主;上部以砂质、粉砂质板岩为主五峡河组(S 1w):为兰灰色-浅灰色含炭粉砂质板岩2、构造勘查区位于紫阳高滩-兵房街复式向斜褶皱区西南的高桥-官元倒转向斜北翼,广泛出露一带奥陶—志留系地层及碱基性次火山岩,构造线方位呈北西-南东向展布1)褶皱该区褶皱构造较为发育,主要为高桥-官元向斜构造,其构造8要素特征为:高桥-官元向斜轴向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以下志留统五峡河组(S 1w)构成核部,南翼依次出露陡山沟组(S 1ds)和斑鸠关组(S1b),奥陶系(O 1-2)和寒武系地层北翼被高桥-双河逆冲断层切割,致使下志留陡山沟组和斑鸠关组分别与上寒武直接接触,但高桥附近,该向斜构造轮廓清晰可见区内地层中小型褶皱及挠曲发育,尤以上寒武统和下中奥陶地层中剧烈,致使地层产状多变,紊乱不清,劈理发育2)断层区内断裂构造不甚发育,主要分为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断层,北西向规模较大,北东向次之北西向断层:主有要高桥—双河(F 1)和大市川-铁佛寺(F 2)两条区域性逆断层两者与普查区南北作北西-南东向平行排列,性质相同,断面倾向北东,倾角 60°-70°,前者切割高桥-官元的向斜北翼,局部地段可见明显的破碎带差异。
后者在高滩以南切割上寒武统和下中奥陶统,破碎带和地貌差异不明显北东向断层:在 F1断层下盘见一北东向断层(F 3)长约 4 公里,错断高桥向斜核部地层,平面上与 F1呈 X 共轭剪切构造,另外小规模的层间错动在奥陶系地层中较为普遍3、侵入岩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分布广泛岩浆发育,共有大小九个岩体,主要为碱性辉绿岩,是主要的含矿岩石;次为碱性闪长岩、碱9性辉石岩,岩体多呈似层状顺层侵入,均成狭长的条带状分布,有明显的蚀变现象辉绿岩岩体呈脉状产出,走向与地层走向相同,属顺层侵入,产状与围岩一致,一般随正常地层,产状正常,地层倒转岩体易倒转岩体规模大小不一,最长者 8.7km,宽 450 米,一般长 3-5km,宽50-250 米,小者长 170-200 米,宽 30-50 米辉绿岩一般为浅-暗灰绿色,细-粗粒结构,主要由斜长石,普通辉石、单斜石组成,斜长石为细长柱状晶体,辉石为自形--它形不规则的集合体其中的金属矿物有钛铁矿,钛磁铁矿、磁铁矿及黄铁矿部分辉绿岩具有不同程度的分带特征,表现为岩石的色调浅暗和粒度、结构的差异主要有冷凝边,暗灰绿色细粒相带,暗灰绿中细粒相带,浅灰绿的中粒相带,与围岩接触部位可见到角岩化或大理岩化。
正长闪长岩正长闪长岩在工作区出露较少,岩体沿区域构造线方向呈不规则分布,一般规模:长在 450-1500 米,宽 25-175 米,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岩石为浅灰绿色,主要由等粒钾钠长石和部分角闪石组成,其中含有少量的黑云母、绿泥石等岩石为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体分异作用不明显4、围岩蚀变10围岩蚀变主要是角岩化由于岩体较多,所以角岩化在矿区内比较广泛,但主要分布在岩体两侧及岩体的包裹体中,角岩化带一般宽 8—30 米,由岩体边部向外渐弱5、矿体特征大致可分南北两个矿带:南矿带矿体为层状或似层状,走向北西 310°—320°,倾角近于直立总的来看矿体沿走向变化是:两端较贫、中部较富,西部厚度较大,东部较薄,沿厚度方向是中间富,两侧贫共有 5 个矿体,总长9000 余米,平均厚度 5.6 米,Tfe 品位 25—40﹪,延深约 300 米,预测铁矿石约 2800 万吨, 北矿带矿体形态变化较大,多成平行的似层状或条带状,走向常有分叉和尖灭现象,走向北西 310°—320°,倾角 85°—90°一般由2—7 层矿体组成,按其走向变化分为东西两段矿体,总长约 4000米,平均厚度近 42 米,Tfe 品位 15—20﹪,延深约 300 米,预测铁矿石约 18000 万吨。
另外钛品位 4.90—8.42﹪,求得 TiO2储量约 1200 万吨 五 找矿远景评述凤凰寨钛磁铁矿勘查区位于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平利复背斜西部,区域性红椿坝—曾家坝大断裂从本区北部通过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相多变,岩浆活动频繁自中、晚11元古代以来,本区经历了多期、多样的构造运动、火山活动、岩浆活动等地质作用,形成了巴山弧形断裂带内残留古陆块(平利古陆)边缘的构造格局主要出露地层为元古界郧西群、耀岭河群以及下古生界寒武—志留系岩浆岩主要分布于红椿坝—曾家坝断裂南部广大地区,形成于早古生代,以超基性、基性岩为主,次有酸性岩浆岩,属加里东期拉张裂陷背景下的岩浆活动产物尤其是中基性火山岩沿红椿坝—曾家坝大断裂南侧成带状分布,说明了源于上地幔的深源物质在地壳拉伸应力作用下,沿断裂或构造虚脱部位,呈带状侵入、喷溢地表而成区内断裂较为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