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闵行区民办上宝中学2022年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2页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时移走烧杯B.加热试管内的液体C.倾倒液体D.收集氧气2.重金属镉污染对食物链及人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镉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B.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6C.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黄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水电解实验中,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木条燃烧更旺D.向装有生石灰的试管中滴加适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到热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铁丝弯曲 D.酒精挥发5.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在下列性质中,必须考虑的是( )。
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6.已知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某元素的阳离子A3+的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质量数分别是()A.23 53 B.26 30 C.26 56 D.23 46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吸取液体B.洗涤试管C.过滤D.收集氧气8.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Ag+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D.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9.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相同的足量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A.生成氢气的质量:乙>甲>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丙>乙>甲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B.因为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会爆炸,所以点燃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C.因为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都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D.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加热含石蕊的碳酸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B.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C.向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D.往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1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变质 B.水遇冷结冰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 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13.从微观角度解释“干冰升华”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体积增大B.分子数目增多C.分子间距离变大D.分 子种类改变14.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15.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 )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B.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C.镁在氧气中燃烧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
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序号样品量筒起始读数/mL量筒最终读数/mL所需时间/min1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10070约1202l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10070约703_____10070约480(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_____铁锈蚀的速率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4)已知含碳能够加快铁的生锈速度,小明想通过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_____(小数点后保留1位)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测定石灰石中的碳酸钙的含量,取出2.5克石灰石样品,样品中含杂质(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计算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18.(8分)为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假设鸡蛋壳中除碳酸钙的其他物质既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注:盐酸为HCl气体的水溶液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g2)求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小明所用的100g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2)图3中N表示的是 ______物质的溶解度曲线3)图1中甲一定是__________溶液,乙__________是不饱和溶液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详解】A、加热时,不能用手移走烧杯,会造成烫伤,应用坩埚钳等,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加热试管内液体,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液体沸腾溅出伤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操作正确,符合题意;D、该装置不能用来收集氧气,因为装置内空气无法排出,应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应“长进短出”,不符合题意。
故选C2、C【详解】A、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镉的核外电子层数为5,故镉位于第五周期,不符合题意;B、核外电子数=质子数=48,故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不符合题意;C、核外电子数=质子数=48,故核外电子数为2+8+18+18+x=48,x=2,故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符合题意;D、元素周期表中,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另外,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3、D【详解】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故A错误;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错误;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所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气体燃烧,故C错误; D、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所以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到热,故D正确。
故选:D4、A【详解】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铁丝弯曲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酒精挥发是指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5、D【详解】实验室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能否与水反应选择气体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不溶于水,不和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D6、C【详解】A3+是A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某元素的阳离子A3+的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3+3=26,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则该元素原子的质量数是26+30=567、D【详解】A、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挤压胶帽排出空气,再伸入试剂瓶吸取液体,故选项不正确;B、洗涤试管时用试管刷,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如图振荡试管,液体洒出,故选项不正确;C、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故选项不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正确;故选D。
8、B【详解】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比镁弱,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不能与Mg(NO3)2溶液反应,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A、可能是锌只与硝酸银发生了反应,且硝酸银有剩余,则滤液中有Ag+,Cu2+,Zn2+,Mg2+,该情况可能存在,不符合题意;B、滤纸上有银、铜,说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已全部反应,溶液中不含硝酸银,该情况不可能存在,符合题意;C、若锌粉的量恰好将溶液中的银、铜置换出来,则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该情况可能存在,不符合题意;D、若反应后锌有剩余,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该情况可能存在,不符合题意故选:B9、C【解析】A. 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故A错误;B. 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