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芳容至孝阅读答案-芳容至孝文言文阅读答案---记叙文阅读及答案.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36696992
  • 上传时间:2022-09-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芳容至孝阅读答案 芳容至孝文言文阅读答案 -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芳容至孝》阅读答案1 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u,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芳容泣而志之 (2)药之可以即愈 (3)且吾有大事未了 (4)闻言色动 9.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告之于帝 B、贤于材人远矣 C、仓鹰击于殿上 D、万钟于我何加焉 10.翻译下列句子。

      3分)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1分) 译文: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2分) 译文: 11.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参考答案: 8.(4分) (1)记:记住 (2)给......吃药;吃药;用药治 (3)结束;完;了结 (4)脸色;神色;面色 9.(2分)C 10.(3分)(1)(1分)天下哪里(难道)有没有父亲的人呢(吗)?(得分点:岂) (2)(2分)替我叫来(招呼)里正,(我)到时候(或:当面)把原因告诉他得分点:为:“当告以故”句式)(句子翻译基本通顺,看得分点) 11.(2分)有孝心,知道感恩,有毅力,意志坚强,一诺千金 《芳容至孝》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①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

      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②,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注]①燠:读yu,热②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芳容泣而志之:________ (2)药之可以即愈:________ (3)且吾有大事未了:________ (4)闻言色动: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告之于帝 B.贤于材人远矣 C.仓鹰击于殿上 D.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记、记住2)给......吃药、吃药、用药治。

      3)结束、完、了结4)脸色、神色、面色 2.C 3.(1)天下哪里(难道)有没有父亲的人呢(吗)? (2)替我叫来(招呼)里正,(我)到时候(或:当面)把原因告诉他意对即可) 4.有孝心,知道感恩,有毅力,意志坚强,一诺千金答对两点即可) 《芳容至孝》阅读答案3 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u,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芳容泣而志之 ②药之可以即愈 ③且吾有大事未了 ④闻言色动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②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3.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1.①记:记住 ②给......吃药;吃药;用药治 ③结束;完;了结 ④脸色;神色;面色 2.①天下哪里(难道)有没有父亲的人呢(吗)? ②替我叫来(招呼)里正,(我)到时候(或:当面)把原因告诉他 3.有孝心,知道感恩,有毅力,意志坚强,一诺千金 译文 姓周的孝子名叫芳容,是华亭人他的父亲(周)文荣在楚国游历求官时客死他乡在归州的官吏住处芳容十四岁时,祖父祖母相继去世,临终时抚摸着芳容说:“怎能让你成为寻找亲人(骨骸)的孝子,让我在九泉之下可以闭眼芳容哭泣着立下志愿,从此开始有背(父亲)遗骨回来安葬的念头芳容认为自己的年纪快成人了,可以跋山涉水克服困难艰险了,于是自告奋勇说:“天下怎能有没有父亲的人!”于是在家族的宗庙里烧香说:“这次出去没有找到父亲的#39;遗骨,就发誓再也不回来自从出了都城,芳容每天无论天气如何都会赶路时冷时热,时饥时饱到旅店投宿时,头晕目眩,浑身热得像火一样第二天就病得起不来床了。

      旅店主人看到芳容患病的样子,害怕不敢让他留宿,想要把他搬运安放到附近的庙中芳容于是说:“我的病虽然严重,但我神志清醒,用药治疗,就可以痊愈何况我有重要的事没有完成,(请您)为我叫来里正,(我要)把原因告诉他不久里正来了,听到他的讲述后被感动,请来医生(为他治疗)直到六月初才能走路芳容)穿着麻鞋短衣,每天走三四十里路优势遇到风雨突来,经常冒雨赶夜路到天亮 有事赤脚走在山间小路上,脚跟裂开,血止不住地流芳容)终于到达归州,依靠长年打杂的人指点,找到父亲的遗骨芳容背着(父亲的)遗骨上船(回家),半个多月终于到达里门,把父亲按葬在祖墓旁,回复去世的祖父母的遗命 《芳容至孝》阅读答案4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u,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

      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选自《世说新语》 【试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芳容泣而志之 (2)药之可以即愈 (3)且吾有大事未了 (4)闻言色动 2.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告之于帝 B、贤于材人远矣 C、仓鹰击于殿上 D、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4.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参考答案】 1.(1)记:记住 (2)给......吃药;吃药;用药治 (3)结束;完;了结 (4)脸色;神色;面色 2.C 3.(1)天下哪里(难道)有没有父亲的人呢(吗)? (2)替我叫来(招呼)里正,(我)到时候(或:当面)把原因告诉他 4.有孝心,知道感恩,有毅力,意志坚强,一诺千金 【《世说新语》介绍】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唐时称《世说新书》;汉代刘向也曾经写了一本书叫《世说》,但早已亡佚。

      大约宋代,后人为了与刘向的书区别,才改名为《世说新书》宋代陆游重新刻印此书,董题语也都只有称作《世说》是何时又改称为《世说新语》的,则没有人知道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选录魏晋诸家史书以及郭澄之的《郭子》等文人笔记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此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三十六门其前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见《论语-先进》),取材于孔门四科,三十六门略依“由褒到贬”的顺序排列,内容或描写魏晋名士的道德修养、才能禀赋,或描写不同人物的情感特性、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十分丰富又略带谐趣因此总体而言,三十六门的设立充分反映了此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不完全是一般人的人物传记,其中也有一些虚构的故事,是一本小说书而不是一本历史书,但这本小说书含有大量的事实是可以肯定的《世说新语》这本书可以说是魏晋黑暗政治之下的贵族哲学,是当时名士的自由赞歌,是知识分子脱离思想的牢笼所产生的自我觉醒因为有《世说新语》这本书,使我们了解魏晋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风貌,在许多故事的背后,展现的是魏晋时代所有政治、社会与人文的整个缩影,它不似其他史书一样动辄长篇大论,而是以最清丽、简约与潇洒的短文形式作画龙点睛式的描绘,往往在简约的文字背后,有余味无穷的空白,这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继承《论语》、《老子》等短文传统之后的杰作。

      《世说新语》所写的虽然只是生活的片段,但其文学价值则更高于志怪小说其主要特色包括:一、记述东汉末年至两晋时期士人的生活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二、善于把人物的语言和情态结合;三、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技巧,如比喻、对比等,使文字更为生动 【译文】 姓周的孝子名叫芳容,是华亭人他的父亲(周)文荣在楚国游历求官时客死他乡在归州的官吏住处芳容十四岁时,祖父祖母相继去世,临终时抚摸着芳容叹息说:“怎能让你成为寻找亲人(骨骸)的孝子,让我在九泉之下可以闭眼芳容哭泣着立下志愿,从此开始有背(父亲)遗骨回来安葬的念头芳容认为自己快成人了,可以跋山涉水克服困难艰险了,于是自勉道:“天下怎能有没有父亲的人!”于是在家族的宗庙里烧香说:“这次出去没有找到父亲的遗骨,就发誓再也不回来自从出了都城,芳容每天无论天气如何都会赶路时冷时热,时饥时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