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版)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册期末试题.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974184
  • 上传时间:2018-09-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0.8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 广州市 ( 海珠区 )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第一部分基础整合( 25 分)1、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或名言(任选四题作答,如全答,则依序批改前四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每错、漏、添一字扣0.5 分,扣完本小题的分值为止①写出古诗的上句或下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箫鼓追随春社近,②写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是或在困境中,经过一番努力又发现了新的出路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③写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先人后己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④写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自己决心以死殉国,决不投降元朝统治的诗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⑤写出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点明无论国家兴旺衰亡,吃苦受罪的都是老百姓的经典曲句:,;,!2、读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4 分)五彩斑 l ā n ()祖 j í() 梅州 弄巧成 zhuō ( ) 一劳永 yì ()以身殉.() 职濒.()临崩溃鬼使神差.( ) 以讹传讹.()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侃侃而谈委曲求全相形见绌杳无音信B、举世嘱目无动于忠尾尾动听旁征博引C 、温故知新大相迳庭出类拔萃不言而渝D 、鬼死神差慷慨急昂川流不息提心掉胆 4、在短语后面的括号中写出该短语的名称。

      2 分)非常干净 ( ) 扫得很干净 ( ) 成绩好 ( ) 师生员工 (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真是沁人心脾....B、这位摄影大师极善于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2008~2009 学年度 第一学期- 2 - C、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D、他们原来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毕业后各自回到故乡,从此便分道扬镳....了6、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B、古体诗是指古代的诗词,近体诗是指近现代的诗词C、 “寒舍”用来谦称自己的家; “驾临”是欢迎对方到来的敬辞D、 “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加热爱青年志愿者组织了这句话中,删去“通过”或“使”,句子便没有语病了7、语文综合性学习5 分) 观察下面两幅图,根据其主要内容,写出你的感受要求主题明确,语句通顺,不少于 60 字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古诗文阅读(一) (16 分)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实词4 分)①公将鼓.之鼓——②遂逐.齐师逐——③彼竭我盈,故克.之克——④惧.有伏焉惧——9、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的虚词或说明其作用3 分)①夫.大国,难测也夫——- 3 - ②遂.逐齐师遂——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10、在下列文言句后的括号中写出该特殊句式的名称来2 分)①战于长勺②夫战,勇气也1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多义词的意义3 分)①既克,公问其故.故——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故——③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故——1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①夫战,勇气也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现代文阅读(二)( 10 分)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已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了;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13、选文节选自《》 ,作者是,他是我国近代者、者 3 分)14、本文段的论点是2 分)15、为什么说因不尽责任而引起的苦痛是最大的,而且无法排解呢?请说出你的看法 3 分)我的看法:- 4 - 16、学习了这篇短文后,你今后准备怎样做?(2 分)答: (三)说窗( 10 分)①“窗”字,初创时为“囱” ,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音 you,窗子) ,在屋曰囱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

      后来, “窗”字才变为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②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③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 ,对于房屋, 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 窗户是会说话的, 是有表情的,它所流露出的人情味也特别令人回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中永恒的画面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④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地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

      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⑤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100%着眼于实用, 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中感叹道: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 ,, 然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作者的感慨带给人们一种尴尬,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深思17、本文介绍了窗的哪些功能?(2 分)答:18、请对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作具体分析2 分)- 5 - 答:19、第④段中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一种,结合具体句子说明其作用2 分)答:20、作者说“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请以“漏窗”或“空窗”为例简要说明 (2 分)答:21、第⑤段中,加点词“生命窗”指什么?(2 分)答: 第三部分写作实践( 50 分)25、请你按下列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需要”(宽容、理解、互助、掌声、阳光、理解、感动,, )(2)“其实我不想”(当第一、当先进、落后、失败、 骂人、辍学,,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拟写作提纲,后行文②除诗歌、戏剧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书写要工整,字数不少于5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代替第四部分附加题( 10 分)(一)请细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 小题 6 分)外科医生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①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②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簇③在膜内者须亟治医曰: “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注释】①裨( pí)将:偏将,副将②并州剪:并州产的剪刀,指名贵的剪刀③簇:箭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 分)⑴自称善.外科()⑵乃.持并州剪()⑶跪而请谢.()⑷簇在膜内者须亟.治()2、解释下列句子 (2 分) ⑴延使治译:⑵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译:3、读完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让我们联想到了一则什么成语故事?(2 分) - 6 - 答:( 二)赏析下面诗歌,完成4~7 小题 4 分)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本诗选自《 ________ 》 ,作者是近代 ________家、________家。

      1 分) 5、诗中最负盛名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 分) 6、这首诗押韵,韵脚有 (1 分)7、本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1 分)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