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竖向设计教学内容.pptx
40页第四章 竖向设计一、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结合场地的地形,依照使用功能、排水规划及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与标准,确定道路、广场、绿地等室外设施的控制点标高二、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与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防洪标准(GB50201-9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年版三、地形图地形图通过测绘所绘制,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有地形(平原、丘陵等)和地物(道路、房屋等)详细内容见附图(小营文件)1、地形图的方位地形图的方位通常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形图上的任意一点均可通过坐标网予以定位坐标网又分为基本控制大地坐标网和独立坐标网坐标网一般以纵轴为X轴,表示南北方向的坐标,其值大的一端表示北方;横轴为Y轴,表示东西方向的坐标,其值大的一端表示东方地形图中的X轴和Y轴与 数学中的X轴和Y轴相反,因此在计算机中输入地形图中的坐标数值时,一定要先输入Y值,再输入X值,才能符合要求 2、地形图中的高程与等高线(1) 高程 以大地水准面作为零点算起的地面上的高程,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高程相对于绝对标高所设定的高程则称为相对标高。
2)等高线 相同高程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通常等高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间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在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而两等高线间距则随着地形变化而变化,间距越大,地形越平坦;间距越小,地形坡度越陡地形图上采用的等高距一般取决于地形坡度和图纸的比例比例大或地形起伏较小,应采用较小的等高距,反之则采用较大的等高距在1:500和1:1000地形图上,常采用1m的等高距3、山脊和山谷的表示(1)山脊 等高线向低的方向凸出,等高线凸出点连线所形成分水线称作为山脊2)山谷 等高线向高的方向凸出,等高线凸出点连线所形成的汇水线称作为山谷四、竖向设计的表示方法1、箭头法 地面起伏较小,排水顺利或设计地面的要求不严格时,可采用箭头法2、等高线法 可以明显地把设计意图完整地表达出来特别适用于地形复杂(如道路交叉口等),以及对平整度有严格要求的广场五、竖向设计的一般技术要求1、坡度 城市型道路纵向坡度为0.3%8%;郊区型道路依靠路边明沟排水,道路纵向坡度可以为0,路边明沟纵坡度大于0.3%(湿陷性黄土地区大于0.5%)混凝土道路的横坡为1%2.5%路牙石高度一般为0.15m。
2、场地地面形式 依据不同的自然地形坡度,可以分别设计成平坡式、台阶式及混合式1 )当自然地形坡度小于5时,可采用平坡式布置2)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5时,可采用台地式布置台地高度宜为1.53.0m, 台地之间应设档土墙或护坡连接3)采用混和式布置时,台地的划分应与场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相协调4)场地的地面设计坡度不宜小于0.2%,各种场地的设计坡度见附表5)场地的地面排水坡度不大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特殊措施排水六、场地竖向设计例题分析1、场地竖向设计2、道路坡度设计关键词:现状标高、设计标高、脊、谷(沟)、坡度、坡 度走向。





